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材料原料处理装置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制备纳米氧化锌的原料上料过滤装置,包括外壳(1)、过滤腔(2)、出料斗(3)和控制器(4),所述过滤腔(2)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出料斗(3)设置在外壳(1)的下部,控制器(4)安装在外壳(1)的外表,装置还包括电缆(5),所述控制器(4)内部设置电源模块、控制单元;所述电源模块连接至电缆(5),所述控制单元分别连接至引风机(13)、第一自控振打机构(231)和第二自控振打机构(24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原料上料过滤装置能够根据氧化锌制备原料与粉尘粒径的不同对其进行拦截,并且能够在拦截一段时间后进行振打,保证粉尘的去除率,提高制得的氧化锌产物的纯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纳米氧化锌的原料上料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原料过滤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备纳米氧化锌的原料上料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纳米氧化锌(ZnO)粒径介于1-100nm之间,是一种高端的高功能精细无机产品,表现出许多特殊的性质,如非迁移性、荧光性、压电性、吸收和散射紫外线能力等,利用其在光、电、磁、敏感等方面的奇妙性能,可制造气体传感器、荧光体、变阻器、紫外线遮蔽材料、图像记录材料、压电材料、压敏电阻、高效催化剂、磁性材料和塑料薄膜等。现在纳米氧化锌在橡胶等各个领域以其优异的特性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中并未涉及制备纳米氧化锌过程中原料的上料过滤装置,但在实际制备过程中原料的粉尘影响了制得的纳米氧化锌的品质纯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备纯度高的纳米氧化锌的原料上料过滤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制备纳米氧化锌的原料上料过滤装置,包括外壳1、过滤腔2、出料斗3、控制器4和电缆5,所述过滤腔2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出料斗3设置在外壳(1)的下部,控制器4安装在外壳1的外表面;所述电缆5连接至控制器4;所述外壳1的一端设置进料口11,另一端设置引风口12,所述引风口12的外侧设置引风机13;所述引风机13为江苏全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型号为YX-81D-3的风机。所述过滤腔2内部包括粉尘过滤区21、原料区22、第一振打区23、第二振打区24;所述粉尘过滤区21设置在靠近进料口11端,所述原料区22设置在靠近引风口12端;所述第一振打区23分别设置在粉尘过滤区21与进料口11之间的上部;所述第二振打区24设置在原料区22与引风口12之间的上部;所述出料斗3包括粉尘出料斗31和原料出料斗32,所述粉尘出料斗31设置在粉尘过滤区21的下部,所述原料出料斗32设置在原料区22的下部;所述控制器4内部设置电源模块、控制单元;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至电缆5,所述控制单元分别电连接至引风机13、第一自控振打机构231和第二自控振打机构241,所述控制单元的单片机的型号为AT89C52。优选地,所述进料口11为“7”形进料管道。优选地,所述粉尘过滤区21内部设置粉尘滤网211。优选地,所述粉尘滤网211为HEPA滤网。优选地,所述粉尘滤网211设置2-3个,2-3个滤网既保证了引风机13产生的压力能够满足对原料的上料及过滤。优选地,所述原料区22设置1个纳米拦截网221。优选地,所述粉尘出料斗31和原料出料斗32设置为倒锥形,料斗下部分别设置粉尘控制阀311和原料控制阀321。优选地,所述第一振打区23、第二振打区24内部分别设置第一自控振打机构231、第二自控振打机构241,所述第一自控振打机构231、第二自控振打机构241使用专利名称为滤筒式除尘净化设备专用振打清灰机构中的清灰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对制备氧化锌的原料中的粉尘进了过滤,保证了后期制得的氧化锌的纯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制备纳米氧化锌的原料上料过滤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控制装置与其他装置之间的电路原理图;图3是单片机驱动自控装置中电机的电路图;图中:1.外壳11.进料口12.引风口13.引风机2.过滤腔21.粉尘过滤区211.粉尘滤网22.原料区221.氧化锌拦截网23.第一振打区231.第一自控振打机构24.第二振打区241.第二自控振打机构3.出料斗31.粉尘出料斗311.粉尘控制阀32.原料出料斗321.原料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实施例1一种制备纳米氧化锌的原料上料过滤装置,包括外壳1、过滤腔2、出料斗3、控制器4和电缆5,所述过滤腔2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出料斗3设置在外壳1的下部,控制器4安装在外壳1的外表面;所述电缆5连接至控制器4;所述外壳1的一端设置进料口11,另一端设置引风口12,所述引风口12的另一侧设置引风机13;所述进料口11为“7”形进料管道;所述引风机13为江苏全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型号为YX-81D-3的风机。所述过滤腔2内部包括粉尘过滤区21、原料区22、第一振打区23、第二振打区24;所述粉尘过滤区21设置在靠近进料口11端,所述原料区22设置在靠近引风口12端;所述粉尘过滤区21内部设置粉尘滤网211,所述粉尘滤网211为HEPA滤网;所述粉尘滤网211设置2个;所述原料区22设置1个拦截网221。所述出料斗3包括粉尘出料斗31和原料出料斗32,所述粉尘出料斗31设置在粉尘过滤区21的下部,所述原料出料斗32设置在原料区22的下部;所述控制器4内部设置电源模块、控制单元;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至电缆5,所述控制单元分别电连接至引风机13、第一自控振打机构231和第二自控振打机构241;所述控制单元的单片机的型号为AT89C52。所述粉尘出料斗31和原料出料斗32设置为倒锥形,料斗下部分别设置粉尘控制阀311和原料控制阀321。所述第一振打区23、第二振打区24内部分别设置第一自控振打机构231、第二自控振打机构241,所述第一自控振打机构231、第二自控振打机构241使用专利名称为滤筒式除尘净化设备专用振打清灰机构中的清灰机构。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对制备氧化锌的原料中的粉尘进了过滤,保证了后期制得的氧化锌的纯度。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粉尘过滤区21内部设置3HEPA滤网。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对制备氧化锌的原料中的粉尘进了过滤,保证了后期制得的氧化锌的纯度,同时,保证了引风机风压的阻力。实施例3本技术的原理如下:将制备氧化锌的原料放置在过滤装置的进料口11处,给引风机13通电开启引风机13,在引风机13工作的情况下,将原料吸入过滤腔2,原料进入粉尘过滤区21,HEPA滤网211将粉尘拦截,拦截后的粉尘一部分附着在滤网表面,另一部分被拦截后下落至粉尘出料斗将粉尘进行收集;由于纳米原料的尺寸较小可通过滤网进入原料区22,原料区22设置原料拦截网221,拦截网对过滤后的原料进行拦截后落入原料斗31,通过粉尘控制阀311和原料控制阀321的开启将拦截的粉尘和原料分别进行收集。在过滤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通过自控振打机构241对粉尘滤网211和原料拦截网进行振打,使得附着在滤网表面的粉尘和原料进行振打落入各自下方设置的出料斗,进行收集。以上说明仅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本技术并不限于列举上述实施例,应当说明的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所做出的所有等同替代、明显变形形式,均落在本说明书的实质范围之内,理应受到本技术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纳米氧化锌的原料上料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过滤腔(2)、出料斗(3)、控制器(4)和电缆(5),所述过滤腔(2)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出料斗(3)设置在外壳(1)的下部,控制器(4)安装在外壳(1)的外表面;所述电缆(5)连接至控制器(4);/n所述外壳(1)的一端设置进料口(11),另一端设置引风口(12),所述引风口(12)的外侧设置引风机(13);/n所述过滤腔(2)内部包括粉尘过滤区(21)、原料区(22)、第一振打区(23)、第二振打区(24);所述粉尘过滤区(21)设置在靠近进料口(11)端,所述原料区(22)设置在靠近引风口(12)端;所述第一振打区(23)分别设置在粉尘过滤区(21)与进料口(11)之间的上部;所述第二振打区(24)设置在原料区(22)与引风口(12)之间的上部;/n所述出料斗(3)包括粉尘出料斗(31)和原料出料斗(32),所述粉尘出料斗(31)设置在粉尘过滤区(21)的下部,所述原料出料斗(32)设置在原料区(22)的下部;/n所述控制器(4)内部设置电源模块、控制单元;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至电缆(5),所述控制单元分别电连接至引风机(13)、第一自控振打机构(231)和第二自控振打机构(2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纳米氧化锌的原料上料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过滤腔(2)、出料斗(3)、控制器(4)和电缆(5),所述过滤腔(2)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出料斗(3)设置在外壳(1)的下部,控制器(4)安装在外壳(1)的外表面;所述电缆(5)连接至控制器(4);
所述外壳(1)的一端设置进料口(11),另一端设置引风口(12),所述引风口(12)的外侧设置引风机(13);
所述过滤腔(2)内部包括粉尘过滤区(21)、原料区(22)、第一振打区(23)、第二振打区(24);所述粉尘过滤区(21)设置在靠近进料口(11)端,所述原料区(22)设置在靠近引风口(12)端;所述第一振打区(23)分别设置在粉尘过滤区(21)与进料口(11)之间的上部;所述第二振打区(24)设置在原料区(22)与引风口(12)之间的上部;
所述出料斗(3)包括粉尘出料斗(31)和原料出料斗(32),所述粉尘出料斗(31)设置在粉尘过滤区(21)的下部,所述原料出料斗(32)设置在原料区(22)的下部;
所述控制器(4)内部设置电源模块、控制单元;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至电缆(5),所述控制单元分别电连接至引风机(13)、第一自控振打机构(231)和第二自控振打机构(2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有军,雷显波,肖朝军,朱飞,杨勇,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中科纳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