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货量可调节的输料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190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供货量可调节的输料设备,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一个筒状的壳体,壳体内同轴转动连接有一个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贯穿并伸出壳体外侧,壳体内设有两个固定在转轴前后两端的挡盘,两个挡盘之间同轴固定有一个圆筒,圆筒的外圆面上圆周均布有多个竖板,相邻的两个竖板与两个挡盘和圆筒外圆面构成一个槽体,每个槽体内设有一个可沿圆筒径向运动的挡板,挡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具有向外弹出趋势的支板,挡板在槽体内移动时,挡板上的两支板始终与槽体侧壁相贴合,壳体上方设有一个储料仓,储粮仓下端出料口与壳体上端相连通,壳体下方设有一个传送带,壳体的右下端设有置于传送带上方的出料口,传送带的转动可驱动转轴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货量可调节的输料设备
本技术涉及物料定量运输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供货量可调节的输料设备。
技术介绍
粉料、颗粒状物料定量输送设备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传统的物料定量输送设备需要在物料源头进行定量给料,而实际生产环节中,原料源头的物料通常是成批量投喂的,而控制物料源进料量则通过改变下料口的大小来实现,但其实际输料速度会根据料仓内物料多少发生变化,为实现供货量的统一,需要不断的对下料口进行调整,或者向料仓内不断供应物料使料仓物料保持一定的量,两种方法均存在操作麻烦且单纯的出料口容易造成物料的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供货量可调节的输料设备,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输料设备在定量输料过程中操作麻烦且出料口容易堵塞的问题。其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一个筒状的壳体,壳体内同轴转动连接有一个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贯穿并伸出壳体外侧,壳体内设有两个固定在转轴前后两端的挡盘,两个挡盘之间同轴固定有一个圆筒,圆筒的外圆面上圆周均布有多个竖板,相邻的两个竖板与两个挡盘和圆筒外圆面构成一个槽体,每个槽体内设有一个可沿圆筒径向运动的挡板,挡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具有向外弹出趋势的支板,挡板在槽体内移动时,挡板上的两支板始终与槽体侧壁相贴合,壳体上方设有一个储料仓,储粮仓下端出料口与壳体上端相连通,壳体下方设有一个传送带,壳体的右下端设有置于传送带上方的出料口,传送带的转动可驱动转轴转动。本技术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输料设备在定量输料过程中操作麻烦且出料口容易堵塞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主视图。图2本技术主视剖面图。图3本技术转轴及其附属装置的左视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3可知,本技术包括一个筒状的壳体1,壳体1内同轴转动连接有一个转轴2,转轴2的两端分别贯穿并伸出壳体1外侧,壳体1内设有两个固定在转轴2前后两端的挡盘3,两个挡盘3之间同轴固定有一个圆筒4,圆筒4的外圆面上圆周均布有多个竖板5,相邻的两个竖板5与两个挡盘3和圆筒4外圆面构成一个槽体,每个槽体内设有一个可沿圆筒4径向运动的挡板6,挡板6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具有向外弹出趋势的支板7,挡板6在槽体内移动时,挡板6上的两支板7始终与槽体侧壁相贴合,壳体1上方设有一个储料仓8,储粮仓下端出料口与壳体1上端相连通,壳体1下方设有一个传送带9,壳体1的右下端设有置于传送带9上方的出料口,传送带9的转动可驱动转轴2转动。为了实现挡板6上的两个支板7有向外弹出趋势,所述挡板6为一个截面为回字形的中空板,两个支板7分别从挡板6的左右两侧插入至挡板6内侧,两个支板7置于挡板6内端部经第一压簧10连接。为了实现挡板6可沿圆筒4径向运动,所述每个挡板6底部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有一个沿圆筒4径向布置的顶杆11,顶杆11内端贯穿圆筒4并置于圆筒4内部,每个顶杆11上套装有一个使其具有向内运动趋势的第二压簧12,第二压簧12的一端固定在顶杆11上,另一端固定在圆筒4内表面,圆筒4内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可沿转轴2轴向运动的锥体13,每个锥体13的外侧同轴转动连接有一个套装在转轴2上的外螺纹管14,外螺纹管14的自由端贯穿并伸出壳体1,壳体1上设有与外螺纹管14配合的螺母15。为了实现传送带9的驱动,所述传送带9经电机驱动的皮带轮组驱动,传送带9辊筒芯轴的前后两端各同轴固定有一个第一带轮16,转轴2的两端部分别固定有一个第二带轮17,同侧的第一带轮16经皮带与第二带轮17连接。本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是:本装置在使用时根据需要调整下料量,当需要减小下料量时,其调整的过程通过转动两侧伸出壳体1外侧的外螺纹管14,外螺纹管14端部可设置转盘方便转动,转动外螺纹管14在螺母15的配合下实现两侧的两个锥体13向内运动同样的距离,此时移动锥体13实现锥体13内运动,此时锥体13的向内移动使得顶杆11向外侧移动,同时第二压簧12被压缩并使其具有反弹的趋势和弹性势能,顶杆11向外侧移动使得挡板6向外移动,在挡板6向外移动的时候,槽体开口位置宽度大于底部,因此在第一压簧10的作用下,随着挡板6向外移动两支板7向外移动并使得支板7贴紧槽体侧壁滑动,此时槽体的承载量降低实现下料量的减少。当需要增加下料量时,反向转动外螺纹管14,使得两锥体13向外移动,在第二压簧12的复位作用下实现顶杆11向内移动,此时挡板6向内运动,两支板7向内收缩,槽体承载量增加,实现下料量的增加。完成下料量的调节后,通过打开电机开关实现传送带9的转动,传送带9转动经第一带轮16和皮带驱动第二带轮17转动,从而实现转轴2转动,转轴2转动驱动圆筒4和多个槽体以及锥体13同步转动,其中锥体13通过滑块结构滑动安装在转轴2上,外螺纹管14与转轴2相对转动。本装置的显著好处:通过转轴2转动带动槽体转动使得槽体可精确带动物料向传送带9运输,同时传动带与转轴2同步转动,因此每次下料更精确,通过调整槽体的承载量实现对物料下料量的调整使得物料下料量调整快速且精确,同时通过转动的槽体对物料运输能有效解决物料堵塞出料口的问题。本技术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输料设备在定量输料过程中操作麻烦且出料口容易堵塞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货量可调节的输料设备,包括一个筒状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同轴转动连接有一个转轴(2),转轴(2)的两端分别贯穿并伸出壳体(1)外侧,壳体(1)内设有两个固定在转轴(2)前后两端的挡盘(3),两个挡盘(3)之间同轴固定有一个圆筒(4),圆筒(4)的外圆面上圆周均布有多个竖板(5),相邻的两个竖板(5)与两个挡盘(3)和圆筒(4)外圆面构成一个槽体,每个槽体内设有一个可沿圆筒(4)径向运动的挡板(6),挡板(6)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具有向外弹出趋势的支板(7),挡板(6)在槽体内移动时,挡板(6)上的两支板(7)始终与槽体侧壁相贴合,壳体(1)上方设有一个储料仓(8),储粮仓下端出料口与壳体(1)上端相连通,壳体(1)下方设有一个传送带(9),壳体(1)的右下端设有置于传送带(9)上方的出料口,传送带(9)的转动可驱动转轴(2)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货量可调节的输料设备,包括一个筒状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同轴转动连接有一个转轴(2),转轴(2)的两端分别贯穿并伸出壳体(1)外侧,壳体(1)内设有两个固定在转轴(2)前后两端的挡盘(3),两个挡盘(3)之间同轴固定有一个圆筒(4),圆筒(4)的外圆面上圆周均布有多个竖板(5),相邻的两个竖板(5)与两个挡盘(3)和圆筒(4)外圆面构成一个槽体,每个槽体内设有一个可沿圆筒(4)径向运动的挡板(6),挡板(6)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具有向外弹出趋势的支板(7),挡板(6)在槽体内移动时,挡板(6)上的两支板(7)始终与槽体侧壁相贴合,壳体(1)上方设有一个储料仓(8),储粮仓下端出料口与壳体(1)上端相连通,壳体(1)下方设有一个传送带(9),壳体(1)的右下端设有置于传送带(9)上方的出料口,传送带(9)的转动可驱动转轴(2)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货量可调节的输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6)为一个截面为回字形的中空板,两个支板(7)分别从挡板(6)的左右两侧插入至挡板(6)内侧,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武强乔华任平英马飞焦锐丽王明杰王利卿陈素郑向歌马倩李阁陈泽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