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生产用原料存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0128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生产用原料存放装置,涉及纺织品原料储存领域,针对功能单一,储存能够明显不足,反而浪费了既有的资源,空间利用率不高,而且工人们的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与箱体两侧内壁焊接的隔板,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双轴电机的一端焊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箱体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辊动轮,所述第一辊动轮的右端焊接有第三皮带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过对纺织原料的挤压能够使箱体内储存大量的原料,提高了装置的储存率,同时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实用性强,适合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生产用原料存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品原料储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纺织生产用原料存放装置。
技术介绍
天然纤维是自然界原有的或经人工培植的植物上、人工饲养的动物上直接取得的纺织纤维,是纺织工业的重要材料来源。纺织原料是一个相对概念。对纱厂来说,纺织原料指的是一切用于纺纱的天然或化学纤维。天然纤维:棉(白棉、彩棉、有机棉等)、麻(亚麻、苎麻、剑麻等)、丝(桑蚕丝、柞蚕丝等)、毛(羊毛、兔毛、澳毛等)。原材料储备指为保证工业企业生产正常进行,对生产周转需要的原材料所建立的物资储备。包括经常储备、保险储备和季节储备。而纺织品原料的储存在纺织品行业是必不可少的,由于纺织品原料特有的特性,现有的对纺织品原料的储存装置大都功能单一,储存能够明显不足,反而浪费了既有的资源,空间利用率不高,而且工人们的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纺织生产用原料存放装置,解决了功能单一,储存能够明显不足,反而浪费了既有的资源,空间利用率不高,而且工人们的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生产用原料存放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与箱体两侧内壁焊接的隔板,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双轴电机的一端焊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箱体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辊动轮,所述第一辊动轮的右端焊接有第三皮带轮,所述第三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的外圈套设有第二皮带,所述箱体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辊动轮,所述第二辊动轮的左端焊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的外圈套设有第一皮带,所述箱体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电风扇,所述箱体的底部焊接有四个支撑杆。优选的,四个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通过螺栓与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双轴电机通过螺栓与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电风扇通过螺栓与箱体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隔板的两侧开设有第一通风孔,所述箱体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两个第二通风孔。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部两侧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辊动轮套设在第一通孔内与第三皮带轮焊接,所述第二辊动轮套设在第二通孔内与第二皮带轮焊接。优选的,所述第一通风孔的内径为5~10cm,所述第二通风孔的内径为3~5cm。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安装双轴电机、转轴、皮带轮、皮带、辊动轮、电风扇和万向轮等结构。其中通过控制双轴电机的启动能够控制转轴的运动,而转轴又能够控制第一皮带轮的转动,第一皮带轮通过第一皮带能够控制第二皮带轮的运动会,而第一皮带轮通过控制第二皮带又能够控制第三皮带轮的转动,第二皮带轮能够控制第二辊动轮的转轴,而第三皮带轮能够控制第一辊动轮的运动,进而通过两个辊动轮的相互运动,能够对纺织原料进行挤压和输送,而通过万向轮能够控制装置整体性的运动,电风扇能对箱体内进行吹风,从而保持箱体内的干燥。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过对纺织原料的挤压能够使箱体内储存大量的原料,提高了装置的储存率,同时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实用性强,适合广泛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纺织生产用原料存放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纺织生产用原料存放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纺织生产用原料存放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双轴电机、3隔板、4转轴、5第一皮带轮、6第一皮带、7第二皮带轮、8第一辊动轮、9第三皮带轮、10电风扇、11第二辊动轮、12第二皮带、13支撑杆、14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纺织生产用原料存放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部设有与箱体1两侧内壁焊接的隔板3,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2,双轴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4,转轴4远离双轴电机2的一端焊接有第一皮带轮5,箱体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辊动轮8,第一辊动轮8的右端焊接有第三皮带轮9,第三皮带轮9与第一皮带轮5的外圈套设有第二皮带12,箱体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辊动轮11,第二辊动轮11的左端焊接有第二皮带轮7,第二皮带轮7与第一皮带轮5的外圈套设有第一皮带6,箱体1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电风扇10,箱体1的底部焊接有四个支撑杆13。四个支撑杆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4,万向轮14通过螺栓与支撑杆13的底部固定连接,双轴电机2通过螺栓与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电风扇10通过螺栓与箱体1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隔板3的两侧开设有第一通风孔,箱体1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两个第二通风孔,箱体1的顶部两侧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辊动轮8套设在第一通孔内与第三皮带轮9焊接,第二辊动轮11套设在第二通孔内与第二皮带轮7焊接,第一通风孔的内径为5~10cm,第二通风孔的内径为3~5cm。本实施例中,首先,通过箱体1底部的万向轮14将装置移动到所需要工作的区域,然后启动双轴电机2,双轴电机2的启动能够带动输出轴进行转动,输出轴转动能够带动转轴4进行转动,转轴4转动能够带动第一皮带轮5进行转动,而左侧的第一皮带轮5通过第一皮带6能够将力传送给第二皮带轮7从而带动第二皮带轮7进行转动,而第二皮带轮7转动能够带动第二辊动轮11进行转动,右侧的第一皮带轮5通过第二皮带12将力传送给第三皮带轮9从而带动第三皮带轮9进行转动,第三皮带轮9转动能够带动第一辊动轮8进行转动,通过控制双轴电机2输出轴的转向,使第一辊动轮8与第二辊动轮11的转向相反,方向皆为箱体1的内部,这时通过向第一辊动轮8与第二辊动轮11之间放入纺织原料,通过第一辊动轮8与第二辊动轮11挤压,使纺织原料体积变小,进而放入箱体内。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生产用原料存放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有与箱体(1)两侧内壁焊接的隔板(3),所述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2),所述双轴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4),所述转轴(4)远离双轴电机(2)的一端焊接有第一皮带轮(5),所述箱体(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辊动轮(8),所述第一辊动轮(8)的右端焊接有第三皮带轮(9),所述第三皮带轮(9)与第一皮带轮(5)的外圈套设有第二皮带(12),所述箱体(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辊动轮(11),所述第二辊动轮(11)的左端焊接有第二皮带轮(7),所述第二皮带轮(7)与第一皮带轮(5)的外圈套设有第一皮带(6),所述箱体(1)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电风扇(10),所述箱体(1)的底部焊接有四个支撑杆(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生产用原料存放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有与箱体(1)两侧内壁焊接的隔板(3),所述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2),所述双轴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4),所述转轴(4)远离双轴电机(2)的一端焊接有第一皮带轮(5),所述箱体(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辊动轮(8),所述第一辊动轮(8)的右端焊接有第三皮带轮(9),所述第三皮带轮(9)与第一皮带轮(5)的外圈套设有第二皮带(12),所述箱体(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辊动轮(11),所述第二辊动轮(11)的左端焊接有第二皮带轮(7),所述第二皮带轮(7)与第一皮带轮(5)的外圈套设有第一皮带(6),所述箱体(1)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电风扇(10),所述箱体(1)的底部焊接有四个支撑杆(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生产用原料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良吴振林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益盟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