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凡专利>正文

一种应用于儿科临床的药物分量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127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3
一种应用于儿科临床的药物分量器,包括圆筒,圆筒的下端封闭,圆筒的上端螺纹安装筒盖,圆筒的下部内固定安装隔板,隔板的下方设有环形板,环形板与圆筒中心线共线,环形板的外周与圆筒的内壁轴承连接,环形板的顶侧与隔板的底侧滑动接触配合,环形板的底侧与圆筒的底部滑动接触配合,环形板的顶侧开设左右对称的矩形透槽,矩形透槽的内侧分别开设第一通孔与环形板的内孔相通,第一通孔内分别轴承安装内螺纹管,内螺纹管内分别螺纹安装丝杆,两侧的丝杆螺纹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操作便捷,便于药物的定量取出,且能够灵活调节取药量的多少,将药物储存在圆筒内,便于药物的防潮储存,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适合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儿科临床的药物分量器
本技术属于儿科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儿科临床的药物分量器。
技术介绍
幼儿服用的药剂多为颗粒状或粉末状,且颗粒状或粉末状的固体药经常使用软塑料包装,由于对应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所服用药剂的分量不同,经常导致软塑料包装内的药物分多次给幼儿喂食,然而软塑料包装内的药物由于不便于封口,导致内部的药物返潮固化或药性挥发,造成药物的浪费,同时影响对用药量的正确把控,对应幼儿的年龄,同时不便于药物从软包装内定量取出,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故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应用于儿科临床的药物分量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儿科临床的药物分量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应用于儿科临床的药物分量器,包括圆筒,圆筒的下端封闭,圆筒的上端螺纹安装筒盖,圆筒的下部内固定安装隔板,隔板的下方设有环形板,环形板与圆筒中心线共线,环形板的外周与圆筒的内壁轴承连接,环形板的顶侧与隔板的底侧滑动接触配合,环形板的底侧与圆筒的底部滑动接触配合,环形板的顶侧开设左右对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儿科临床的药物分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1),圆筒(1)的下端封闭,圆筒(1)的上端螺纹安装筒盖(2),圆筒(1)的下部内固定安装隔板(3),隔板(3)的下方设有环形板(4),环形板(4)与圆筒(1)中心线共线,环形板(4)的外周与圆筒(1)的内壁轴承连接,环形板(4)的顶侧与隔板(3)的底侧滑动接触配合,环形板(4)的底侧与圆筒(1)的底部滑动接触配合,环形板(4)的顶侧开设左右对称的矩形透槽(5),矩形透槽(5)的内侧分别开设第一通孔(6)与环形板(4)的内孔相通,第一通孔(6)内分别轴承安装内螺纹管(7),内螺纹管(7)内分别螺纹安装丝杆(8),两侧的丝杆(8)螺纹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儿科临床的药物分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1),圆筒(1)的下端封闭,圆筒(1)的上端螺纹安装筒盖(2),圆筒(1)的下部内固定安装隔板(3),隔板(3)的下方设有环形板(4),环形板(4)与圆筒(1)中心线共线,环形板(4)的外周与圆筒(1)的内壁轴承连接,环形板(4)的顶侧与隔板(3)的底侧滑动接触配合,环形板(4)的底侧与圆筒(1)的底部滑动接触配合,环形板(4)的顶侧开设左右对称的矩形透槽(5),矩形透槽(5)的内侧分别开设第一通孔(6)与环形板(4)的内孔相通,第一通孔(6)内分别轴承安装内螺纹管(7),内螺纹管(7)内分别螺纹安装丝杆(8),两侧的丝杆(8)螺纹方向相反,丝杆(8)的外端分别位于对应的内螺纹管(7)外端的外部固定连接矩形板(9)的内侧,矩形板(9)的前侧、后侧分别与矩形透槽(5)的前侧或后侧滑动接触配合,矩形板(9)的顶侧分别与隔板(3)的底侧滑动接触配合,矩形板(9)的底侧分别与圆筒(1)的底部滑动接触配合,圆筒(1)底侧的中间开设第二通孔(10),第二通孔(10)内轴承安装竖轴(11),竖轴(11)的上端固定安装同轴的第一斜齿轮(12),内螺纹管(7)的内端分别固定安装同轴的第二斜齿轮(13),第二斜齿轮(13)分别与第一斜齿轮(12)啮合配合,隔板(3)底侧的右侧开设第三通孔(14),第三通孔(14)能够分别使矩形透槽(5)与隔板(3)上部的圆筒(1)相连通,圆筒(1)底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凡
申请(专利权)人:吴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