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强专利>正文

一种扭扭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051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扭扭车,包括转向把手,转向把手伸缩装置,360度转向轴芯及前车轮、转向轴套及与前车身固定机构、轴芯与转向把手折弯装置,车底板回形结构,前后车身折叠机构及拉簧辅助固定机构,装于后车板的后轮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结构强度高、耗材少、重量轻、运动噪音小。可折叠存放减少占用空间,便于组装拆卸携带方便,整车环保,生产成本低,不仅适合小龄儿童娱乐同时还可适应更大年龄的小孩或大人娱乐、休闲运动使用,在娱乐同时可以整身运动健身,手部、胳膊、腰、大腿,膝盖、小腿,脚脖、脚掌均可运动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扭扭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玩具车,具体说是一种扭扭车。
技术介绍
现在市面扭扭车多为小孩使用娱乐功能单一,不适合大龄孩子及成人休闲运动娱乐,不能折叠、伸缩、占用空间大,不便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目前市场常见扭扭车的特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扭扭车又名蛇步车,该扭扭车结构简单,车板可折叠,把手可伸缩,整车可以快速拆装,占用空间小易于携带,不仅适合儿童娱乐同时可以适应更大年龄与成人娱乐健身。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伸缩车把手,转向把手与前轮竖轴固定折弯装置,前轮竖轴外套管与车底板固定机构,前轮竖轴、横轴及并排双前车轮,车底板180度折叠加固机构及拉簧辅助装置,设于后车底板的车轮组。前后车轮直径均大于8cm可以适应更多路面滑行更省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平面分解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的车底板背面结构图图中:1、转向把手,2、转向把手伸缩锁紧装置,3、转向把手外套管,4、转向把手折弯装置挡板,5、转向把手折弯装置挡板与折弯装置固定螺丝,6、转向把手外套管与折弯装置固定螺丝,7、转向把手折弯装置挡板与转向外套管拉簧,8固定折弯装置,9、折弯装置与转向外套管固定螺丝,10、折弯装置凹槽,11、折弯装置内穿孔洞,12、折弯装置与前轮竖轴固定螺丝,13、前轮竖轴,14、前轮竖轴外套管,15、竖轴转向轴承,16、前轮横轴,17、前轮竖轴与折弯装置固定螺丝,18、前轮竖轴外套管与车底板加强板固定机构,19、车底板加强板,20、车底板,21、车底板180度折叠加固机构,22、后车轮轴,23、车轮,24、拉簧,25、拉簧固定螺丝,26、车底板加强板与车底板固定螺丝,27,车底板回形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坐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前车身、后车身、伸缩转向把手与前轮竖轴固定折弯机构,前后车身连接折叠固定机构。所述的前车身包括车底板20(回形结构27)、设于车底板上面的车底板加强板19、两者通过车底板加强板与车底板固定螺丝26固定或拆卸,前轮竖轴外套管与车底板加强板固定机构18将前轮竖轴外套管14与车底板加强板19固定,前轮竖轴13与前轮横轴16居中垂直90度固定,横轴16两端设车轮23,前轮竖轴外套管14上下两端设竖轴转向轴承15,所述的前轮竖轴13长度大于前轮竖轴外套管14,前轮竖轴13于所述的转向轴承15穿过,固定折弯装置8由折弯装置内穿孔洞11套入前轮竖轴13,折弯装置与前轮竖轴固定螺丝12和前轮竖轴与折弯装置固定螺丝17固定,转向把手1直径小于转向把手外套管3的内部直径,转向把手1穿入转向把手外套管3内,转向把手伸缩锁紧装置2固定锁紧,转向把手折弯装置挡板4置于转向把手外套管3底部由转向把手折弯装置挡板与折弯装置固定螺丝5固定(可上下活动),转向把手折弯装置挡板与转向外套管拉簧7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的折弯装置挡板4与转向把手外套管3底部使所述的折弯装置挡板始终具有向下的拉力,转向把手外套管与折弯装置固定螺丝6和折弯装置与转向外套管固定螺丝9固定,转向把手折弯装置挡板4卡入折弯装置凹槽10(所述的挡板向上拉起后转向把手外套管3可在所述的固定折弯装置内弯曲活动)。所述的后车身包括车底板,设于后车底板尾部的后车轮轴22,设于后车轮轴22两端的车轮23。所述的前后车身车板由车底板180度折叠加固机构21连接加固折叠,所述的前后两车底板中部两侧上部设拉簧15使之收放时自行展开或折叠闭合。前后车身车底板结构为回形结构27,总体车辆强度高、耗材少、重量轻、运动噪音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扭扭车,包括前车身、后车身、转向机构及车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车身、后车身的车底板(20)通过车底板180度折叠加固机构(21)连接加固折叠,所述的前车身包括车底板(20)、前轮竖轴外套管(14)、前轮竖轴外套管与车底板加强板固定机构(18)、设于前轮竖轴外套管(14)内的前轮竖轴(13)、车底板加强板(19)、设于前轮竖轴(13)上的固定折弯装置(8)、及转向把手(1),所述的后车身包括后车底板(20)、设于后车底板(20)的后车轮轴(22)、后车轮(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扭扭车,包括前车身、后车身、转向机构及车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车身、后车身的车底板(20)通过车底板180度折叠加固机构(21)连接加固折叠,所述的前车身包括车底板(20)、前轮竖轴外套管(14)、前轮竖轴外套管与车底板加强板固定机构(18)、设于前轮竖轴外套管(14)内的前轮竖轴(13)、车底板加强板(19)、设于前轮竖轴(13)上的固定折弯装置(8)、及转向把手(1),所述的后车身包括后车底板(20)、设于后车底板(20)的后车轮轴(22)、后车轮(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扭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底板加强板(19)与前车身的车底板(20)宽度一致,长度小于前车身的车底板(20)的长度,所述的车底板加强板(19)与前车身的车底板(20)固定拆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扭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轮竖轴外套管(14)与车底板加强板(19)通过前轮竖轴外套管与车底板加强板固定机构(18)连接,前轮竖轴外套管(14)置于车底板加强板(19)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
申请(专利权)人:刘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