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版印刷机的墨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9943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版印刷机的墨腔装置,包括墨腔和网纹辊,所述墨腔包括两边的刮刀、两边的端封以及刮刀和端封形成的填充印墨的墨槽,所述网纹辊靠近墨腔并通过旋转接触墨槽内的印墨来沾附转移沾附印墨,所述墨腔的背面连通所述墨槽设有回墨口和进墨口,所述回墨口通过回墨管道连通节流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解决漏印的情况,简单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版印刷机的墨腔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墨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柔版印刷机的墨腔装置。
技术介绍
在印刷工业界用到一种表面雕刻有微小孔穴的网纹辊,刮墨即是在网纹辊辊面上进行的(刮墨的过程就是以特定腔室支持的刮刀片,刮除网纹辊表面的多余的墨,仅在网纹辊的孔穴中留下定量的墨,用以传送给印版,实现印刷的目的)。在柔版印刷中,网纹辊的孔穴得到印墨后,传递印版辊。在传统刮墨方式中,系采用一根胶辊对网纹辊进行挤压,实现刮墨的功能。因胶辊的磨损、受损、及其在高速印刷中的不稳定性,胶辊刮墨已经逐步被刮刀片取代。刮刀片式的刮墨方式中有一种传统的全封闭式的双刮刀片设计,通过上下两片刮刀,及两边的端封,试图将印墨封闭在刮刀腔内,但缺点是两边端封较容易漏墨,且材料损耗较高。申请号为CN201120522013.7的专利提出一种“单刮刀墨腔系统”,在无需封闭的情况下就能获得足够的印墨高度,减少损耗。但是印刷机在工作过程中墨腔内的印墨会受到冲击、扰动,导致印墨转移出现短暂的中断,引起漏印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柔版印刷机的墨腔装置,能有效解决漏印的情况,简单稳定。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柔版印刷机的墨腔装置,包括墨腔和网纹辊,所述墨腔包括两边的刮刀、两边的端封以及刮刀和端封形成的填充印墨的墨槽,所述网纹辊靠近墨腔并通过旋转接触墨槽内的印墨来沾附转移沾附印墨,所述墨腔的背面连通所述墨槽设有回墨口和进墨口,所述回墨口通过回墨管道连通节流阀。柔印印刷生产方式不同于凹版印刷,属于间接式油墨转移印刷,对印刷过程油墨的供给速度,远不及凹版浸入式迅速。因此,柔印墨腔的蓄墨性能将影响印刷面油墨的转移性,转移能力直接造成印刷面是否能够完全转移到足够的油墨,如不足,将导致出现印刷漏印的情况。墨槽设有回墨口,印墨从回墨口经回墨管流出,经泵抽回墨缸,当回墨速度过快时,墨槽内油墨的储备就会较少,进而影响印刷,因此,本技术在回墨管道上设置节流阀,减小回流速度,使得墨槽内能储备更多的油墨,同时可以控制回墨速度,进而实现墨槽内印墨量受控的目的。优选的,所述回墨口设有调节口径的调节片,通过调节片改变回墨口的管径,进一步减少印墨的回流速度,增加墨槽的储墨量。优选的,所述回墨口设有球型阀,控制简单方便。优选的,所述回墨口处连有抬升管架,提高印墨的流出高度,增加墨槽内的印墨量。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抬升管架包括连接回墨口的引流段、竖直向上的抬升段以及抬升后的回墨段,所述回墨段的高度不低于所述墨槽的最高点,利用连通器原理,增加墨槽内印墨的深度,达到填满墨槽的目的。优选的,所述墨槽的底面为弧形凸面,有利于挤出墨槽内的空气,使得网纹辊着墨更加均匀。优选的,所述进墨口位于所述墨槽的最高点处,使得进墨口下方能留有更多的印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有效的解决了柔版印刷在墨腔处的漏印问题,大大提高了墨槽内的储墨能力,印刷更加稳定高效,降低损失。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1-墨腔,2-网纹辊,3-刮刀,4-墨槽,5-进墨口,6-回墨口,7-球型阀,81-引流段,82-抬升段,83-回墨段,9-节流阀。具体实施方式本具体实施方法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技术的说明书之后所作出的任何改变,只要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都将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一种柔版印刷机的墨腔装置,包括墨腔1和网纹辊2,墨腔1包括两边的刮刀3、两边的端封(图中未示出)以及刮刀3和端封形成的填充印墨的墨槽4,墨槽4的底面为弧形凸面,网纹辊2靠近墨腔1并通过旋转接触墨槽内的印墨4来沾附转移印墨,墨腔1的背面连通墨槽4设有回墨口6和进墨口5,进墨口5位于墨槽4的最高点处,回墨口6通过回墨管道连接墨缸,回墨管道上设有抬升管架,包括连接回墨口6的引流段81、竖直向上的抬升段82以及抬升后的回墨段83,引流段81设有球型阀7,回墨段83设有节流阀9,回墨段83的高度不低于墨槽4的最高点。实施例2:一种柔版印刷机的墨腔装置,包括墨腔和网纹辊,墨腔包括两边的刮刀、两边的端封以及刮刀和端封形成的填充印墨的墨槽,墨槽的底面为弧形凸面,网纹辊靠近墨腔并通过旋转接触墨槽来沾附印墨,墨腔的背面连通墨槽设有回墨口和进墨口,进墨口位于墨槽的最高点处,回墨口通过回墨管道连接墨缸,回墨管道上设有抬升管架,包括连接回墨口的引流段、竖直向上的抬升段以及抬升后的回墨段,引流段设有调节管径的调节片,回墨段设有节流阀,回墨段的高度不低于墨槽的最高点。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版印刷机的墨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墨腔和网纹辊,所述墨腔包括两边的刮刀、两边的端封以及刮刀和端封形成的填充印墨的墨槽,所述网纹辊靠近墨腔并通过旋转接触墨槽内的印墨来沾附转移印墨,所述墨腔的背面连通所述墨槽设有回墨口和进墨口,所述回墨口通过回墨管道连通节流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版印刷机的墨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墨腔和网纹辊,所述墨腔包括两边的刮刀、两边的端封以及刮刀和端封形成的填充印墨的墨槽,所述网纹辊靠近墨腔并通过旋转接触墨槽内的印墨来沾附转移印墨,所述墨腔的背面连通所述墨槽设有回墨口和进墨口,所述回墨口通过回墨管道连通节流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版印刷机的墨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墨口设有调节口径的调节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柔版印刷机的墨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墨口设有球型阀。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建设叶亮李作斌邹志颖洪流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淡雅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