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品成型过程中冲孔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9892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产品成型过程中冲孔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的上模组件和所述的下模组件上下开合配合,其特征在于,其还进一步包括成型孔组件,所述的成型孔组件位于所述的下模组件的下方,所述的成型孔组件包括有成型针,所述的成型针在下模组件内移动以注塑成型的产品形成通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在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配合注塑产品时,在将要完成时,通过成型孔组件把成型针顶到下模组件中,使得产品注塑有通孔,成型完成,所完成的产品不需要对通孔进行二次修整,完成度高,减少二次修整的时间及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品成型过程中冲孔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具体的,是涉及一种产品成型过程中冲孔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模具注塑完毕之后,注塑成型后的产品如果一开始注塑有孔的话,会产生飞边,会形成不良品,因此,需要后期处理,这样就需要人工进行修整。或者先注塑好一个不带通孔的产品,接着用另外一个模具对产品进行冲孔,这样就会浪费多余的时间、人力和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产品成型过程中冲孔模具,其可克服以上缺陷,修剪平整,提高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产品成型过程中冲孔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的上模组件和所述的下模组件上下开合配合,其特征在于,其还进一步包括成型孔组件,所述的成型孔组件位于所述的下模组件的下方,所述的成型孔组件包括有成型针,所述的成型针在下模组件内移动以注塑成型的产品形成通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成型孔组件进一步包括有推板组件、油缸,所述的油缸固设在所述的下模组件的侧边,所述的油缸的伸缩杆与所述的推板组件配合联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推板组件包括有上推板和下推板,所述的上推板设有针孔和导柱孔,所述的下推板设有与所述的伸缩杆配合的卡槽。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成型孔组件包括有导柱,所述的导柱安装到所述的导柱孔上,所述的成型针安装到所述的针孔上,所述的下推板盖设在所述的上推板下方。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成型孔组件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设有底板和侧挡块,所述的侧挡块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底板的两侧,两个所述的侧挡块形成一提供所述的推板组件活动的腔体。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模组件包括有上模板件和上模仁,所述的上模板件设有上凹槽和上导柱孔,所述的上模仁设置在所述的上凹槽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模板件设有便于所述的上模仁安装的第一圆形槽,所述的上模板件设有注胶口,所述的注胶口设有锥型的倒角。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模仁设有模仁注胶口,所述的模仁注胶口与所述的注胶口配合。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下模组件包括有下模板件和下模仁,所述的下模板件设有下凹槽和下导柱,所述的下模仁设置在所述的下凹槽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下模板件设有便于所述的下模仁安装的第二圆形槽,所述的下模板件设有下模针孔和下模导柱孔,所述的下模仁设有模仁针孔、产品型腔、注塑槽,所述的模仁针孔贯穿所述的产品型腔,所述的注塑槽连通设置在所述的产品型腔一侧,所述的注塑槽与所述的模仁注胶口和所述的注胶口连通配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在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配合注塑产品时,在将要完成时,通过成型孔组件把成型针顶到下模组件中,使得产品注塑有通孔,成型完成,所完成的产品不需要对通孔进行二次修整,完成度高,减少二次修整的时间及人力物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一;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二;图4是本技术的剖解示意图一;图5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三;图6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产品成型过程中冲孔模具,其包括有上模组件1、下模组件2和成型孔组件3,其中:如参考图2、3、4所示,上模组件1包括有上模板件11和上模仁12,上模板件11设有上凹槽111和上导柱孔112,上凹槽111的四个端角分别设有第一圆形槽113,第一圆形槽113便于上模仁12安装到上凹槽111内,且用于避空上模仁12的端角,防止上模仁12的端角与上模板件11形成干涉安装不到位造成损坏。上模板件11设有注胶口114,注胶口114设有锥型的倒角,锥形的倒角便于塑料流到注胶口114内。上模仁12设有模仁注胶口121,模仁注胶口121与注胶口114配合连通。如参考图2、3、4所示,下模组件2包括有下模板件21和下模仁22,下模板件21设有下凹槽211、下导柱212、第二圆形槽213、下模针孔214和下模导柱孔215,下导柱212与上导柱孔112滑动配合,使得上模组件1和下模组件2能够沿着下导柱212进行开合不产生偏移,下凹槽211的四个端角分别设有第二圆形槽213,第二圆形槽213便于下模仁22安装到下凹槽211内,且用于避空下模仁22的端角,防止下模仁22的端角与下模板件21形成干涉安装不到位造成损坏。下模针孔214和下模导柱孔215用于与成型孔组件3配合,下模板件21贯穿设有下模针孔214和下模导柱孔215,下模仁22设有模仁针孔221、产品型腔222、注塑槽223,模仁针孔221贯穿产品型腔222,注塑槽223连通设置在产品型腔222一侧,注塑槽223与模仁注胶口121和注胶口114配合连通,待塑形的塑料通过注胶口114流入模仁注胶口121内,接着通过模仁注胶口121流入到注塑槽223内,然后通过注塑槽223流入到产品型腔222内。如参考图1、2、3、4、5、6所示,成型孔组件3包括有成型针31、推板组件32、油缸33、导柱34和底座35,推板组件32包括有上推板321和下推板322,上推板321设有针孔3211和导柱孔3212,油缸33固设在下模组件2的侧边,油缸33设有活动伸缩的伸缩杆331,伸缩杆331的末端设有圆形凸台,下推板322设有卡槽3221,卡槽3221为U形凸槽,卡槽3221与伸缩杆331配合连接,使得油缸33联动下推板322,导柱34穿过导柱孔3212安装到上推板321上,成型针31穿过针孔3211安装到上推板321上,下推板322盖设在上推板321底部,用于固定成型针31和导柱34的位置,防止其脱落。成型针31可上下活动于下模板件21的下模针孔214内,导柱34可上下活动于下模导柱孔215内,成型孔组件3可以沿着导柱34与下模组件2上下配合运作,导柱34起到导向作用,防止运作时偏移。底座35设有底板351和侧挡块352,侧挡块352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底板351的两侧,两个侧挡块352形成一提供推板组件32活动的腔体353,且两个侧挡块352能够为板组件32起到一个导向作用,还能防止板组件32偏移脱落。如参考图1、2、3、4、5、6所示,装配使用时,上模组件1和下模组件2通过上导柱孔112和下导柱212上下开合配合,成型孔组件3和下模组件2通过导柱34与下模导柱孔215上下运动配合,且成型孔组件3通过两个油缸33固定在下模组件2上。注塑时,待塑形的塑料通过注胶口114流入模仁注胶口121内,接着通过模仁注胶口121流入到注塑槽223内,然后通过注塑槽223流入到产品型腔222内。产品准备成型,此时则需通过油缸33带动推板组件32把成型针31顶入下模仁22内部,且顶至上模仁21的底端面处,这样带孔的产品注塑完成。采用这种方式,所完成的产品不需要对通孔进行二次修整,完成度高,优良品产率高,减少二次修整的时间及人力物力,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产品成型过程中冲孔模具,包括上模组件(1)和下模组件(2),所述的上模组件(1)和所述的下模组件(2)上下开合配合,其特征在于,其还进一步包括成型孔组件(3),所述的成型孔组件(3)位于所述的下模组件(2)的下方,所述的成型孔组件(3)包括有成型针(31),所述的成型针(31)在下模组件(2)内移动以注塑成型的产品形成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品成型过程中冲孔模具,包括上模组件(1)和下模组件(2),所述的上模组件(1)和所述的下模组件(2)上下开合配合,其特征在于,其还进一步包括成型孔组件(3),所述的成型孔组件(3)位于所述的下模组件(2)的下方,所述的成型孔组件(3)包括有成型针(31),所述的成型针(31)在下模组件(2)内移动以注塑成型的产品形成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成型过程中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型孔组件(3)进一步包括有推板组件(32)、油缸(33),所述的油缸(33)固设在所述的下模组件(2)的侧边,所述的油缸(33)的伸缩杆(331)与所述的推板组件(32)配合联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产品成型过程中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板组件(32)包括有上推板(321)和下推板(322),所述的上推板(321)设有针孔(3211)和导柱孔(3212),所述的下推板(322)设有与所述的伸缩杆(331)配合的卡槽(32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产品成型过程中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型孔组件(3)包括有导柱(34),所述的导柱(34)安装到所述的导柱孔(3212)上,所述的成型针(31)安装到所述的针孔(3211)上,所述的下推板(322)盖设在所述的上推板(321)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一种产品成型过程中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型孔组件(3)包括底座(35),所述的底座(35)设有底板(351)和侧挡块(352),所述的侧挡块(352)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底板(351)的两侧,两个所述的侧挡块(352)形成一提供所述的推板组件(32)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亿辰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