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墙保温用石棉网分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9830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测量的建筑外墙保温用石棉网分切装置,包括基座、控制面板、分切刀盘、电机和台体,所述基座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台体,且台体顶部的一端设有刻度线,并且台体的上方设有L型架体,所述L型架体顶部的一侧设有气缸,且气缸的底端固定有L型连动架,并且L型连动架一侧的内壁上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且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安装有分切刀盘,并且分切刀盘的顶部设有打磨结构,所述台体两侧的基座顶端皆设有定位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提高了分切装置使用时的便捷性,确保了分切装置使用时的分切效果,而且避免了分切装置使用时分切刀盘出现钝化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外墙保温用石棉网分切装置
本技术涉及分切装置
,具体为一种方便测量的建筑外墙保温用石棉网分切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为了提高房屋的御寒性能,需对其外墙部位使用石棉网材料进行保温处理,因石棉网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对其进行生产加工过程中,需对其进行分切处理,因此需使用到相应的分切装置。现今市场上的此类分切装置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1)现有的此类分切装置不便于对石棉网进行测量,难以根据具体分切需求进行相应操作,使用时有所不便;(2)现有的此类分切装置不便于对石棉网进行定位,导致其分切时易出现偏移的现象,影响其分切效果;(3)现有的此类分切装置不便于对分切刀盘进行打磨处理,导致其易出现钝化的现象,时常困扰着人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测量的建筑外墙保温用石棉网分切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分切装置不便于对石棉网进行测量,不便于对石棉网进行定位以及不便于对分切刀盘进行打磨处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测量的建筑外墙保温用石棉网分切装置,包括基座、控制面板、分切刀盘、电机和台体,所述基座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台体,且台体顶部的一端设有刻度线,并且台体的上方设有L型架体,所述L型架体顶部的一侧设有气缸,且气缸的底端固定有L型连动架,并且L型连动架一侧的内壁上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且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安装有分切刀盘,并且分切刀盘的顶部设有打磨结构,所述台体两侧的基座顶端皆设有定位板,且定位板靠近台体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承载框,L型架体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气缸以及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承载框内部的一端设有橡胶垫条,且承载框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底端贯穿承载框并与橡胶垫条的顶端相铰接。优选的,所述打磨结构的内部依次设有打磨框、定位杆以及打磨块,所述分切刀盘的顶部套装有打磨框,且打磨框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定位杆,定位杆的顶端与L型架体的顶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打磨框的两内侧壁上皆固定有打磨块,且相邻打磨块关于分切刀盘的中心线对称,并且打磨块一侧的外壁与分切刀盘的外壁相触碰。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安装有转柄,且螺纹杆表面的承载框内部螺纹连接有定位螺帽,定位螺帽的顶端与承载框的顶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刻度线一侧的台体顶部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内部的一侧设有支撑块,支撑块的顶端延伸至限位槽的外部并与L型架体的底端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方便测量的建筑外墙保温用石棉网分切装置不仅提高了分切装置使用时的便捷性,确保了分切装置使用时的分切效果,而且避免了分切装置使用时分切刀盘出现钝化的现象;(1)通过设置有刻度线、限位槽以及支撑块,通过刻度线对石棉网的长度进行观测,再通过推动L型架体,使支撑块在限位槽的内部移动,完成L型架体位置的调节,以便根据具体分切需求进行相应操作,从而提高了分切装置使用时的便捷性;(2)通过设置有转柄、橡胶垫条、定位螺帽以及螺纹杆,通过旋转转柄,使其带动螺纹杆在定位螺帽的内部转动并下移,橡胶垫条则会同步进行下移,以便将石棉网定位于承载框的内部,以避免其出现偏移的现象,从而确保了分切装置使用时的分切效果;(3)通过设置有打磨框、定位杆以及打磨块,通过定位杆将打磨框定位设置于分切刀盘的顶部,当分切刀盘高速旋转时,其顶部则会与打磨块相接触,以便自动对其进行打磨处理,从而避免了分切装置使用时分切刀盘出现钝化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打磨结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台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2、定位板;3、承载框;4、L型架体;5、控制面板;6、L型连动架;7、气缸;8、打磨结构;801、打磨框;802、定位杆;803、打磨块;9、分切刀盘;10、转柄;11、橡胶垫条;12、转轴;13、电机;14、支撑块;15、限位槽;16、台体;17、定位螺帽;18、螺纹杆;19、刻度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方便测量的建筑外墙保温用石棉网分切装置,包括基座1、控制面板5、分切刀盘9、电机13和台体16,基座1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台体16,且台体16顶部的一端设有刻度线19,刻度线19一侧的台体16顶部设有限位槽15,且限位槽15内部的一侧设有支撑块14,支撑块14的顶端延伸至限位槽15的外部并与L型架体4的底端固定连接,以便于调节L型架体4的位置;并且台体16的上方设有L型架体4,L型架体4顶部的一侧设有气缸7,该气缸7的型号可为FEST-01,且气缸7的底端固定有L型连动架6,并且L型连动架6一侧的内壁上固定有电机13,该电机13的型号可为Y112M-2,电机13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12,且转轴12远离电机13的一端安装有分切刀盘9,并且分切刀盘9的顶部设有打磨结构8,打磨结构8的内部依次设有打磨框801、定位杆802以及打磨块803,分切刀盘9的顶部套装有打磨框801,且打磨框801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定位杆802,定位杆802的顶端与L型架体4的顶部固定连接,打磨框801的两内侧壁上皆固定有打磨块803,且相邻打磨块803关于分切刀盘9的中心线对称,并且打磨块803一侧的外壁与分切刀盘9的外壁相触碰;通过定位杆802将打磨框801定位设置于分切刀盘9的顶部,当分切刀盘9高速旋转时,其顶部则会与打磨块803相接触,以便自动对其进行打磨处理,避免分切刀盘9出现钝化的现象;台体16两侧的基座1顶端皆设有定位板2,且定位板2靠近台体16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承载框3,承载框3内部的一端设有橡胶垫条11,且承载框3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螺纹杆18,螺纹杆18的底端贯穿承载框3并与橡胶垫条11的顶端相铰接,螺纹杆18的顶端安装有转柄10,且螺纹杆18表面的承载框3内部螺纹连接有定位螺帽17,定位螺帽17的顶端与承载框3的顶部固定连接,以便对石棉网进行定位;L型架体4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控制面板5,该控制面板5的型号可为GC-1,控制面板5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气缸7以及电机1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工作原理:当分切装置使用时,首先将石棉网的两端放置于承载框3的内部,通过旋转转柄10,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方便测量的建筑外墙保温用石棉网分切装置,包括基座(1)、控制面板(5)、分切刀盘(9)、电机(13)和台体(16),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台体(16),且台体(16)顶部的一端设有刻度线(19),并且台体(16)的上方设有L型架体(4),所述L型架体(4)顶部的一侧设有气缸(7),且气缸(7)的底端固定有L型连动架(6),并且L型连动架(6)一侧的内壁上固定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12),且转轴(12)远离电机(13)的一端安装有分切刀盘(9),并且分切刀盘(9)的顶部设有打磨结构(8),所述台体(16)两侧的基座(1)顶端皆设有定位板(2),且定位板(2)靠近台体(16)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承载框(3),L型架体(4)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控制面板(5),控制面板(5)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气缸(7)以及电机(1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方便测量的建筑外墙保温用石棉网分切装置,包括基座(1)、控制面板(5)、分切刀盘(9)、电机(13)和台体(16),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台体(16),且台体(16)顶部的一端设有刻度线(19),并且台体(16)的上方设有L型架体(4),所述L型架体(4)顶部的一侧设有气缸(7),且气缸(7)的底端固定有L型连动架(6),并且L型连动架(6)一侧的内壁上固定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12),且转轴(12)远离电机(13)的一端安装有分切刀盘(9),并且分切刀盘(9)的顶部设有打磨结构(8),所述台体(16)两侧的基座(1)顶端皆设有定位板(2),且定位板(2)靠近台体(16)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承载框(3),L型架体(4)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控制面板(5),控制面板(5)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气缸(7)以及电机(1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测量的建筑外墙保温用石棉网分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3)内部的一端设有橡胶垫条(11),且承载框(3)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螺纹杆(18),螺纹杆(18)的底端贯穿承载框(3)并与橡胶垫条(11)的顶端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良世陈厚洁肖金龙王玮杨磊林邴兴飞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中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中青建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