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反应釜卸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9492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反应釜卸料装置,包括壳体、投料口、搅拌电机、搅拌轴、搅拌叶片、出料口、出料管、连接轴、引料板、复位弹簧、连接块、驱动电机、凸轮与接触块,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投料口,所述壳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左侧贯穿壳体且延伸至其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壳体、投料口、搅拌电机、搅拌轴、搅拌叶片、出料口、出料管、连接轴、引料板、复位弹簧、连接块、驱动电机、凸轮与接触块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一种便于反应釜卸料装置,方便对反应釜内混合后的原料进行下料,采用抖动的方式能够有效的避免下料过程中出现的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反应釜卸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
,具体为一种便于反应釜卸料装置。
技术介绍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反应釜可采用SUS304、SUS316L等不锈钢材料制造,搅拌器有锚式、框式、桨式、涡轮式,刮板式,组合式,转动机构可采用摆线针轮减速机、无级变速减速机或变频调速等,可满足各种物料的特殊反应要求,现有技术中,反应釜混料结束后,对原料进行排出反应釜时,因出料口形状的固定性,原料在涌入出料口,容易造成出料口的堵塞,降低了出料的速率,并且原料容易粘附在出料板上,从而致使排料不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反应釜卸料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反应釜卸料装置,包括壳体、投料口、搅拌电机、搅拌轴、搅拌叶片、出料口、出料管、连接轴、引料板、复位弹簧、连接块、驱动电机、凸轮与接触块,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投料口,所述壳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左侧贯穿壳体且延伸至其内部,位于壳体内部的搅拌轴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搅拌叶片,所述壳体右侧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壳体的右侧且对应出料口的位置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出料口的内壁上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有引料板,所述引料板设置在搅拌轴的下方,所述壳体内壁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壳体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壳体且延伸至其内部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引料板的底部且对应凸轮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接触块。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部且对应投料口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挡料板。优选的,所述搅拌轴表面的左侧且对应壳体内壁左侧的位置设置有轴承。优选的,所述连接块靠近引料板的一侧与其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凸轮的右侧且对应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与壳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凸轮靠近接触块的一侧与其相互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壳体、投料口、搅拌电机、搅拌轴、搅拌叶片、出料口、出料管、连接轴、引料板、复位弹簧、连接块、驱动电机、凸轮与接触块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一种便于反应釜卸料装置,方便对反应釜内混合后的原料进行下料,采用抖动的方式能够有效的避免下料过程中出现的堵塞。2、本技术通过设置挡料板使得原料在通过投料口投放到壳体内时不会出现洒料,通过设置轴承使得搅拌轴转动更加稳定,通过设置限位轴与固定杆使得凸轮转动更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的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A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壳体;2、投料口;3、搅拌电机;4、搅拌轴;5、搅拌叶片;6、出料口;7、出料管;8、连接轴;9、引料板;10、复位弹簧;11、连接块;12、驱动电机;13、凸轮;14、接触块;15、挡料板、16、轴承;17、限位轴;18、固定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便于反应釜卸料装置,包括壳体1、投料口2、搅拌电机3、搅拌轴4、搅拌叶片5、出料口6、出料管7、连接轴8、引料板9、复位弹簧10、连接块11、驱动电机12、凸轮13与接触块14,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投料口2,壳体1的顶部且对应投料口2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挡料板15,通过设置挡料板15使得原料在通过投料口2投放到壳体1内时不会出现洒料,壳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3,搅拌电机3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搅拌轴4,搅拌轴4的左侧贯穿壳体1且延伸至其内部,搅拌轴4表面的左侧且对应壳体1内壁左侧的位置设置有轴承16,通过设置轴承16使得搅拌轴4转动更加稳定,位于壳体1内部的搅拌轴4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搅拌叶片5,壳体1右侧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6,壳体1的右侧且对应出料口6的位置设置有出料管7,出料管7上设置有电磁阀,出料口6的内壁上通过连接轴8转动连接有引料板9,引料板9设置在搅拌轴4的下方,壳体1内壁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0,复位弹簧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1,连接块11靠近引料板9的一侧与其固定连接,壳体1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贯穿壳体1且延伸至其内部固定连接有凸轮13,凸轮13的右侧且对应驱动电机12输出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轴17,限位轴1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8,固定杆18的底部与壳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限位轴17与固定杆18使得凸轮13转动更稳定引料板9的底部且对应凸轮13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接触块14,凸轮13靠近接触块14的一侧与其相互接触,通过壳体1、投料口2、搅拌电机3、搅拌轴4、搅拌叶片5、出料口6、出料管7、连接轴8、引料板9、复位弹簧10、连接块11、驱动电机12、凸轮13与接触块14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一种便于反应釜卸料装置,方便对反应釜内混合后的原料进行下料,采用抖动的方式能够有效的避免下料过程中出现的堵塞。使用时,将原料通过投料口2投放到壳体1内,然后打开搅拌电机3,使其通过搅拌轴4带动搅拌叶片5对原料进行搅拌,搅拌完成后,只要打开出料管7上的阀门,然后打开驱动电机12,使其带动凸轮13以不同的半径对接触块14进行挤压,在复位弹簧10自身的弹力作用下,使得引料板9能够往复运动,从而能够将原料抖落至出料口6的位置,方便了出料。综上所述:该便于反应釜卸料装置,通过设置壳体1、投料口2、搅拌电机3、搅拌轴4、搅拌叶片5、出料口6、出料管7、连接轴8、引料板9、复位弹簧10、连接块11、驱动电机12、凸轮13与接触块14,解决了
技术介绍
所提到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反应釜卸料装置,包括壳体(1)、投料口(2)、搅拌电机(3)、搅拌轴(4)、搅拌叶片(5)、出料口(6)、出料管(7)、连接轴(8)、引料板(9)、复位弹簧(10)、连接块(11)、驱动电机(12)、凸轮(13)与接触块(1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投料口(2),所述壳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3),所述搅拌电机(3)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搅拌轴(4),所述搅拌轴(4)的左侧贯穿壳体(1)且延伸至其内部,位于壳体(1)内部的搅拌轴(4)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搅拌叶片(5),所述壳体(1)右侧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6),所述壳体(1)的右侧且对应出料口(6)的位置设置有出料管(7),所述出料管(7)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出料口(6)的内壁上通过连接轴(8)转动连接有引料板(9),所述引料板(9)设置在搅拌轴(4)的下方,所述壳体(1)内壁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0),所述复位弹簧(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1),所述壳体(1)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2),所述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贯穿壳体(1)且延伸至其内部固定连接有凸轮(13),所述引料板(9)的底部且对应凸轮(13)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接触块(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反应釜卸料装置,包括壳体(1)、投料口(2)、搅拌电机(3)、搅拌轴(4)、搅拌叶片(5)、出料口(6)、出料管(7)、连接轴(8)、引料板(9)、复位弹簧(10)、连接块(11)、驱动电机(12)、凸轮(13)与接触块(1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投料口(2),所述壳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3),所述搅拌电机(3)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搅拌轴(4),所述搅拌轴(4)的左侧贯穿壳体(1)且延伸至其内部,位于壳体(1)内部的搅拌轴(4)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搅拌叶片(5),所述壳体(1)右侧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6),所述壳体(1)的右侧且对应出料口(6)的位置设置有出料管(7),所述出料管(7)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出料口(6)的内壁上通过连接轴(8)转动连接有引料板(9),所述引料板(9)设置在搅拌轴(4)的下方,所述壳体(1)内壁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0),所述复位弹簧(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1),所述壳体(1)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2),所述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贯穿壳体(1)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荣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荣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