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用防渗漏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9362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临床用防渗漏引流管,包括导流管一和导流管二,所述导流管一的中间外表面设有收放架,且导流管一的顶端设置有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的内侧固定有固定螺纹,且固定螺纹的内侧设置有固定管,所述导流管二固定于固定管的上方,且导流管二的外表面设置有硅胶气囊,所述硅胶气囊的外侧中央设置有皮肤层,且硅胶气囊外表面右侧设置有胶带。通过设置的硅胶气囊为工字形,可以防止使用过程中导流管二掉落,而影响装置的正常使用,提高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设置的引流口成圆锥形,可以加快引流液从引流口流出,防止引流液堆积在患者体内,并且设置的波纹管能够根据需求合理地调节装置放置在体内的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用防渗漏引流管
本技术涉及临床装置
,具体为一种临床用防渗漏引流管。
技术介绍
引流管是供临床引流用,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一种医疗器械。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市场上的引流管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引流管过长收放不便,在患者翻身时易压倒引流管,并且装置与患者的肌肤连接不紧密,同时装置佩戴不便,患者长时间使用时,引流袋拆卸不便,以及引流管使用时会出现渗透的现象,易造成伤口感染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临床用防渗漏引流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用防渗漏引流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引流管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引流管过长收放不便,在患者翻身时易压倒引流管,并且装置与患者的肌肤连接不紧密,同时装置佩戴不便,患者长时间使用时引流袋拆卸不便,以及引流管使用时会出现渗透的现象,易造成伤口感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临床用防渗漏引流管,包括导流管一(1)和导流管二(7),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一(1)的中间外表面设有收放架(2),且导流管一(1)的顶端设置有限位卡槽(4),所述限位卡槽(4)的内侧固定有固定螺纹(5),且固定螺纹(5)的内侧设置有固定管(6),所述导流管二(7)固定于固定管(6)的上方,且导流管二(7)的外表面设置有硅胶气囊(8),所述硅胶气囊(8)的外侧中央设置有皮肤层(11),且硅胶气囊(8)外表面右侧设置有胶带(12),所述导流管一(1)的下端外侧设置有橡胶圈(13),且橡胶圈(13)的外侧固定有引流袋(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用防渗漏引流管,包括导流管一(1)和导流管二(7),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一(1)的中间外表面设有收放架(2),且导流管一(1)的顶端设置有限位卡槽(4),所述限位卡槽(4)的内侧固定有固定螺纹(5),且固定螺纹(5)的内侧设置有固定管(6),所述导流管二(7)固定于固定管(6)的上方,且导流管二(7)的外表面设置有硅胶气囊(8),所述硅胶气囊(8)的外侧中央设置有皮肤层(11),且硅胶气囊(8)外表面右侧设置有胶带(12),所述导流管一(1)的下端外侧设置有橡胶圈(13),且橡胶圈(13)的外侧固定有引流袋(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用防渗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一(1)与收放架(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且收放架(2)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卡块(3),且导流管一(1)与橡胶卡块(3)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用防渗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槽(4)与固定管(6)内壁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且固定管(6)与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冬丽陈君红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