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湘南学院专利>正文

辅助腿脚康复的丁字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9011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辅助腿脚康复的丁字鞋,包括鞋底、鞋帮、鞋带、横杆、小腿垫、后跟垫、智能手环和手环兜;鞋底后跟底部处设置有卡槽,横杆中部卡接于卡槽内;鞋帮连接于鞋底两侧和后部,鞋帮前部和上部为敞开口,鞋帮后端中部设置有竖向的松紧口,松紧口为拉链口;鞋带套接于鞋帮两侧上部的鞋带孔内;小腿垫下端固定连接于鞋帮后端顶部,小腿垫内设置有气囊,气囊设置气嘴;后跟垫分别固定连接于拉链口两侧的鞋帮后端内壁,后跟垫为半圆形的海绵垫;手环兜固定连接于鞋帮外侧壁,手环兜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伸出孔;手环兜内的鞋帮侧壁为薄纱侧壁;智能手环套接于手环兜内,智能手环的腕带分别从伸出孔伸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辅助腿脚康复的丁字鞋
本技术涉及一种鞋子,特别涉及一种辅助腿脚康复的丁字鞋。
技术介绍
丁字鞋是骨科、老年科的医疗护理工作中防止肢体旋转,保持外展中立位的传统工具。各种原因的截瘫、股骨头骨折、股骨头坏死、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全等的术后患者,均需要穿丁字鞋进行外固定,以防止足下垂、下肢内外旋、关节僵直、假体脱位等并发症。目前常规的丁字鞋包括鞋底、鞋帮、鞋带和固定于鞋底的横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穿戴舒适度低、足跟处易产生压疮等不足,导致患者依从性降低,而且不便于医护人员检查足部的温度、脉搏等血液循环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减少足部压疮和便于监测足部血液循环情况的辅助腿脚康复的丁字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辅助腿脚康复的丁字鞋,包括鞋底、鞋帮、鞋带、横杆、小腿垫、后跟垫、智能手环和手环兜;所述鞋底后跟底部处设置有卡槽,所述横杆中部卡接于所述卡槽内;所述鞋帮连接于所述鞋底两侧和后部,所述鞋帮前部和上部为敞开口,所述鞋帮后端中部设置有竖向的松紧口,所述松紧口为拉链口;所述鞋带套接于所述鞋帮两侧上部的鞋带孔内;所述小腿垫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鞋帮后端顶部,所述小腿垫内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设置气嘴;所述后跟垫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拉链口两侧的鞋帮后端内壁,所述后跟垫为半圆形的海绵垫;所述手环兜固定连接于所述鞋帮外侧壁,所述手环兜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伸出孔;所述手环兜内的鞋帮侧壁为薄纱侧壁;所述智能手环套接于所述手环兜内,所述智能手环的腕带分别从所述伸出孔伸出。所述手环兜为弹性布兜。所述后跟垫包括多个依次拼合的半环形垫,所述半环形垫分别与所述鞋帮连接。所述横杆中设置有振动器、电池和开关,所述振动器与开关电连接,所述开关与电池电连接。所述鞋带为绑带,所述绑带两端通过魔术贴连接。采用本技术的结构,在鞋帮后端顶部连接有小腿垫,小腿垫内设置有可充气的气囊,可以垫高小腿,降低足部后跟的压力,从而减少足部压疮;在鞋帮后端中部设置有松紧口,松紧口通过拉链调节打开大小,可以调节足部后跟的松紧度,与足部后跟更合脚,可以减少足部后跟的压疮;在松紧口两侧的鞋帮内壁设置有后跟垫,后跟垫为海绵垫,可以减少足部后跟的压力,减少压疮产生;在鞋帮两侧设置有手环兜,可以放置手环,通过手环可以检测足部的皮肤温度和脉搏跳动情况,从而便于监测足部的血液循环情况;在鞋底后跟处的横杆中设置有振动器,可以为足部提供小幅度的振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足部压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鞋底,2-鞋带,3-鞋帮,4-小腿垫,5-气嘴,6-后跟垫,7-拉链,8-横杆,9-手环兜,10-智能手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辅助腿脚康复的丁字鞋,包括鞋底、鞋帮、鞋带、横杆、小腿垫、后跟垫、智能手环和手环兜。鞋底后跟底部处设置有卡槽,横杆中部卡接于卡槽内。横杆与鞋底之间通螺钉锁定或者通过胶水粘接固定。横杆为长条形方条。横杆用于防止鞋子倒向两侧。鞋帮连接于鞋底两侧和后部。鞋帮为布料材质。鞋帮底部边缘通过螺钉或者胶水固定于鞋底两侧外边缘和后部外边缘。鞋帮前部和上部为敞开口,便于使用者将足部整个放入鞋内,减少穿鞋的麻烦。鞋帮后端中部设置有竖向的松紧口,松紧口为拉链口。拉链口设置有拉链,拉链可以上下拉动,从而调整松紧口的张开大小,进而调整鞋帮后跟处的松紧度。鞋带套接于鞋帮两侧上部的鞋带孔内。鞋带为剪短鞋带,每对鞋带孔套接一根鞋带,便于鞋带的穿引、抽离和绑紧,进而便于丁字鞋的穿戴使用。小腿垫下端固定连接于鞋帮后端顶部,小腿垫内设置有气囊,气囊设置气嘴。气嘴伸出小腿垫外。小腿垫用于垫高小腿下端,进而减少使用者躺在床上使用时脚后跟的压力,降低脚后跟的血管压力。气囊为圆盘形橡胶气囊,气囊外表面套接有布袋。气嘴可以用于充气和放气。通过打气筒连接气嘴给气囊充气。通过按压气嘴内的气门芯放气。后跟垫分别固定连接于拉链口两侧的鞋帮后端内壁,后跟垫为半圆形的海绵垫。拉两口两侧的半圆形海绵垫相互对称。海绵垫用于抵住足部后跟及后跟两侧,使得足后跟与鞋帮后端之间接触更柔软,减少足后跟产生压疮。手环兜固定连接于鞋帮外侧壁,手环兜顶部设置有入口,手环兜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伸出孔,用于手环的腕带伸出。手环兜内的鞋帮侧壁为薄纱侧壁,便于手环与足部皮肤更贴近。智能手环套接于手环兜内,智能手环的腕带分别从两端的伸出孔伸出。智能手环中配置有显示屏、温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时钟、电池和扬声器等。当需要观察智能手环检测到的足部温度和足部脉搏时,只需从手环兜内取出智能手环即可观察到。当然也可以通过电脑或者手机与智能手环建立无线通信连接,间接获取智能手环检测到的数据。如图1所示,手环兜为弹性布兜,便于弹性固定手环兜内的智能手环,减少智能手环松动,提高智能手环对足部采集的血液循环数据的准确性。如图1所示,后跟垫包括多个依次拼接的半环形垫,所述半环形垫分别与所述鞋帮连接。由于半环形垫分别与鞋帮连接,使得后跟垫不易移位变形,与鞋帮连接更牢固,使用更方便。如图1所示,横杆中设置有振动器、电池和开关,振动器与开关电连接,开关与电池电连接。振动器包括马达和偏心轮,偏心轮连接在马达的转轴上,当马达转动时,带动偏心轮转动,进而产生振动。横杆中设置有电池盒,电池安装在电池盒内。横杆中设置有马达的固定腔。开关固定在横杆的上侧表面或者前侧表面。开关为按压开关或者拨动开关。当足部后跟因血液循环减少而发麻时,可以通过开动振动器来为足部提供振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足部的舒适性,减少足部的压疮产生。如图1所示,鞋带为绑带,绑带两端通过魔术贴连接。魔术贴包括圆毛贴和刺毛贴。绑带下表面连接有圆毛贴,绑带上表面连接有刺毛贴。圆毛贴对皮肤的刺激更少。当鞋带两端绕到鞋帮顶部,刺毛贴一端的鞋带在上侧,圆毛贴一端的鞋带在下侧,两者相互贴紧即可绑定鞋帮顶部,其余鞋带依次贴紧绑定,使得鞋帮顶部包裹住足背,从而完成穿鞋。将鞋带设置为绑带,并且在绑带两端设置魔术贴,使得系鞋带更简单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腿脚康复的丁字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鞋帮、鞋带、横杆、小腿垫、后跟垫、智能手环和手环兜;/n所述鞋底后跟底部处设置有卡槽,所述横杆中部卡接于所述卡槽内;/n所述鞋帮连接于所述鞋底两侧和后部,所述鞋帮前部和上部为敞开口,所述鞋帮后端中部设置有竖向的松紧口,所述松紧口为拉链口;/n所述鞋带套接于所述鞋帮两侧上部的鞋带孔内;/n所述小腿垫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鞋帮后端顶部,所述小腿垫内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设置气嘴;/n所述后跟垫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拉链口两侧的鞋帮后端内壁,所述后跟垫为半圆形的海绵垫;/n所述手环兜固定连接于所述鞋帮外侧壁,所述手环兜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伸出孔;所述手环兜内的鞋帮侧壁为薄纱侧壁;所述智能手环套接于所述手环兜内,所述智能手环的腕带分别从所述伸出孔伸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腿脚康复的丁字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鞋帮、鞋带、横杆、小腿垫、后跟垫、智能手环和手环兜;
所述鞋底后跟底部处设置有卡槽,所述横杆中部卡接于所述卡槽内;
所述鞋帮连接于所述鞋底两侧和后部,所述鞋帮前部和上部为敞开口,所述鞋帮后端中部设置有竖向的松紧口,所述松紧口为拉链口;
所述鞋带套接于所述鞋帮两侧上部的鞋带孔内;
所述小腿垫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鞋帮后端顶部,所述小腿垫内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设置气嘴;
所述后跟垫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拉链口两侧的鞋帮后端内壁,所述后跟垫为半圆形的海绵垫;
所述手环兜固定连接于所述鞋帮外侧壁,所述手环兜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伸出孔;所述手环兜内的鞋帮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春红
申请(专利权)人:湘南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