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芳煇专利>正文

婴儿摇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862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婴儿摇床,其主要是在床面顶部位置上设有一支撑部,且在内部中设一贯穿透空的接设孔及于其上的一横设位置上置一金属支撑梢;而另摇动支撑体的顶上则设有跨嵌槽口及贯穿孔径,且在底下内部两孔之间穿设有一紧迫孔,而在支撑竖杆则另有一止摇块设置,以形成两插梢呈十字状接触支撑,并由一螺丝插梢形成撑张支撑竖杆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顺畅摇摆与稳固架设效果操作外,可由止摇块的嵌入床面底端而予形成滞限位实施效果。从而具有摇、停两用实施。(*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婴儿摇床。一般婴儿摇床结构由一摇床主体的配合一支撑架构所组成,并且大都必须配置有数多项元件以达到摇摆作用,如轴承的呈摆晃使用,其中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由护盖A的内部顶端适当处分设有两相对持的凹A1、凸A2榫,使其配合脚座B上的两前后支撑架C顶上所呈向上的凹弧部份C1,以组合跨置后而成为摇摆操作的实施使用。其护盖A内的嵌合凹、凸榫一经搭设于支撑架C向上凹弧部份C1,是一由床体本身重量再加上婴儿体重加诸于嵌榫暨凹弧部份C1时,而造成所摆的作用力因磨擦阻力增大影响而导致不能很顺利地形成摇摆操作;同时,亦由于重量的加附暨摇晃动作,致而造成脚座B两侧的支撑架C渐而产生脱摇松驰状,使常感到结构设计并不甚理想、实用,使用也很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顺畅摇摆与稳固架设效果,并由止摇块的嵌入床面底端而予形成滞限位实施效果,从而具有摇、停两用实施的婴儿摇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婴儿摇床,其特征在于其主要是在床面顶部位置上设有一支撑部,且在内部中设一贯穿透空的接设孔及于其上的一横设位置上置一金属支撑梢;而另摇动支撑体的顶上则设有跨嵌槽口及贯穿孔径,且在底下内部两孔之间穿设有一紧迫孔,而在支撑竖杆则另有一止摇块设置,以形成两插梢呈十字状接触支撑,并由一螺丝插梢形成撑张支撑竖杆作用,以为达到顺畅摇摆与稳固架设效果。在两边支撑竖杆间缝有止摇块设置,具有停止床面成滞限位实施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已有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及组合配件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组合剖面暨撑张时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摇摆作动的操作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止摇块呈停滞摇摆的操作示意图图6为图3支撑体2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为图5止摇块4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婴儿摇床,其由基座主体1所配设摇摆床面3与摇动支撑体2及栏架所组成,其主体1的两边脚座11上设有杆架的坐落于地面,且于支撑竖杆12所插置的定位孔111、112之间穿设有一紧迫孔113,同时,摇动支撑体2底下内部穿插的定位孔21、22之间亦穿设有一紧迫孔23,而在顶上则设有跨嵌槽口24及于两侧支撑面的贯穿孔径25,另在于床面3顶部位置上制有一支撑部31,而支撑部31内并制有一贯穿透空的接设孔311,且于其上的横设位置中则装设有一金属支撑梢312;并在两支撑竖杆12间则另有一止摇块4设置。其中,分别于前、后位置上制有一推持部41与一插缝空间421形成的缘强部42,而左、右两边则挖设有供撑竖杆12套夹呈局限作用的凹部43。如此,支撑竖杆12两端分别插设脚座11、摇动支撑体2的定位孔111、21及112、22局限定位后,得将由螺丝插梢2A的直接穿置于各边的两紧迫孔113,23,是而导致支撑竖杆12而造成支撑竖杆12的受到撑张挤迫同时,甚至还将两杆的内侧部微些碰触刮切,即如图3所示,是而形成完全地贴滞于各定位孔中紧紧架设固定住。不再有松弛间隙情形;再将床面3支撑部31与摇动支撑体2跨嵌槽口24套合,而使贯穿两孔311、25相吻对后,再由一金属的定位梢3A穿串结合,致使两金属梢体312、3A恰呈十字状接触,是消减其靡擦阻力为最少。进而便可轻旋力量即可做成摇摆移动的操作(如图4),因此,其不仅可减少装配元件以呈精致之外,亦而达到十分流畅地做成摇摆实施。并可稳固支撑竖杆的架设坐落,以改善已有结构所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形。同时,若再将由止摇块4的沿支撑竖杆12间缝往上移动,使其因而嵌入床面3底端的槽位32,如图5所示,构成停止摇床原先应有的操作而改变成固定状态,以方便婴儿或爬、或站立的使用。本技术的优点是具有顺畅摇摆与稳固架设效果,由止摇块的嵌入床面底端而予形成滞限位实施效果,从而具有摇、停两用实施。权利要求1.一种婴儿摇床,有床体、支撑架等,其特征在于其主要是在床面(3)顶部位置上设有一支撑部(31),且在内部中设一贯穿透空的接设孔(311)及于其上的一横设位置上置一金属支撑梢(312);而另摇动支撑体(2)的顶上则设有跨嵌槽口(24)及贯穿孔径(25),且在底下内部两孔之间穿设有一紧迫孔(113),而在支撑竖杆(12)则另有一止摇块(4)设置,以形成两插梢呈十字状接触支撑,并由一螺丝插梢(2A)形成撑张支撑竖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摇床,其特征在于在两边支撑竖杆(12)间缝有止摇块(4)设置。专利摘要一种婴儿摇床,其主要是在床面顶部位置上设有一支撑部,且在内部中设一贯穿透空的接设孔及于其上的一横设位置上置一金属支撑梢;而另摇动支撑体的顶上则设有跨嵌槽口及贯穿孔径,且在底下内部两孔之间穿设有一紧迫孔,而在支撑竖杆则另有一止摇块设置,以形成两插梢呈十字状接触支撑,并由一螺丝插梢形成撑张支撑竖杆作用。本技术具有顺畅摇摆与稳固架设效果操作外,可由止摇块的嵌入床面底端而予形成滞限位实施效果。从而具有摇、停两用实施。文档编号A47D9/00GK2343909SQ9824089公开日1999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29日专利技术者黄芳煇 申请人:黄芳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摇床,有床体、支撑架等,其特征在于:其主要是在床面(3)顶部位置上设有一支撑部(31),且在内部中设一贯穿透空的接设孔(311)及于其上的一横设位置上置一金属支撑梢(312);而另摇动支撑体(2)的顶上则设有跨嵌槽口(24)及贯穿孔径(25),且在底下内部两孔之间穿设有一紧迫孔(113),而在支撑竖杆(12)则另有一止摇块(4)设置,以形成两插梢呈十字状接触支撑,并由一螺丝插梢(2A)形成撑张支撑竖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芳煇
申请(专利权)人:黄芳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