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叠式蒸发冷热泵模块机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泵机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叠式蒸发冷热泵模块机组。
技术介绍
水冷空调较风冷空调具有显著的制冷效率,因此是中央空调制冷领域的首选设备。但由于水冷空调体积大,不便于安装、运输、维护等特点,尤其是占用室内大面积空间造成建筑的浪费。因此机组小型模块化将成为水冷冷水机组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现有的水冷冷水机组普遍使用的壳管式冷凝器或蒸发冷凝器存在体积大、效率低、“飞水”现象造成水冷却水浪费严重等现象,制约了水冷冷水机组的小型化、模块化。现有的水冷冷水机组中,水冷壳管式冷凝器及蒸发冷凝换热器还存在如下问题:壳管式冷凝器:制冷空调运行的过程即是热量从客户端向室外转移的过程,冷媒获得较低的过冷度是空调稳定、高效运行的前提,为使得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蒸汽最大限度的接近室外环境度就要求换热器内冷媒流程既管程足够长,出于对换热能力及制造成本考虑,导致壳管式换热器体积较大、功率高,因此不利于换热器的小型化;冷却水的汽化潜热换热量是热传递换热量的数十倍,而壳管式换热器壳与管间封闭的热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叠式蒸发冷热泵模块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冷换热器、风冷换热器、冷媒运行总成;所述蒸发冷换热器、风冷换热器并联后与冷媒运行总成连接;所述冷媒运行总成用于运行冷媒在蒸发冷换热器或风冷换热器中换热;/n所述蒸发冷换热器包括多个换热板,多个换热板沿着与蒸发换热面垂直的方向间隔排列;每个换热板中包括至少一个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为由多个冷凝管水平段竖向排列成板状结构,多个冷凝管水平段的两端通过冷凝管折弯段连接构成至少一条冷媒换热通道,板状结构的两面构成蒸发换热面;板状结构中竖向排列的多个冷凝管水平段中相邻的两个冷凝管水平段之间无缝隙连接,使蒸发换热面具有连续性且呈凹凸起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叠式蒸发冷热泵模块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冷换热器、风冷换热器、冷媒运行总成;所述蒸发冷换热器、风冷换热器并联后与冷媒运行总成连接;所述冷媒运行总成用于运行冷媒在蒸发冷换热器或风冷换热器中换热;
所述蒸发冷换热器包括多个换热板,多个换热板沿着与蒸发换热面垂直的方向间隔排列;每个换热板中包括至少一个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为由多个冷凝管水平段竖向排列成板状结构,多个冷凝管水平段的两端通过冷凝管折弯段连接构成至少一条冷媒换热通道,板状结构的两面构成蒸发换热面;板状结构中竖向排列的多个冷凝管水平段中相邻的两个冷凝管水平段之间无缝隙连接,使蒸发换热面具有连续性且呈凹凸起伏状;所述布水槽内位于冷却外管与冷凝管水平段之间设置有支架;最上侧的冷凝管水平段的上方还设置有冷却外管;所述冷却外管与最上侧的冷凝管水平段之间还设置有布水槽;所述布水槽的两侧设置有布水微孔板;所述布水微孔板的上端与冷却外管的管壁连接、下端与最上侧的冷凝管水平段的管壁连接,使布水槽以内嵌的方式固定在冷却外管与换热单元之间而构成一体结构;所述冷却外管设置有若干出水孔与布水槽连通,用于向布水槽均匀注水;所述布水槽用于将冷却外管注入的水通过布水微孔板均流分布于蒸发换热板面形成水幕在冷媒换热通道的外侧与冷媒换热;所述冷媒换热通道内还穿设有冷却内管,用于通过冷却内管的水在冷媒换热通道的内侧与冷媒换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叠式蒸发冷热泵模块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包括多个所述换热单元;多个所述换热单元竖向排列,相邻的两个换热单元通过冷凝管折弯段连接,使各自的冷媒换热通道对应连通;相邻的两个换热单元中位于下侧的换热单元中的冷却外管的顶部与位于上侧的换热单元的最下侧的冷凝管水平段的底部连接;多个所述支架间隔设置在冷却外管的底部与所属换热单元的最上侧的冷凝管水平段的顶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叠式蒸发冷热泵模块机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换热单元之间的冷却外管、布水槽、布水微孔板的连接方式替换为:所述冷却外管的上方设置有布水槽,布水槽的两侧设置有布水微孔板,布水微孔板的下端与冷却外管的管壁连接、上端与位于上侧的换热单元的最下侧的冷凝管水平段的管壁连接;冷却外管的底部与所属的换热单元中的最上侧的冷凝管水平段的顶部连接;多个所述支架间隔设置在冷却外管的顶部与位于上侧的换热单元的最下侧的冷凝管水平段的底部之间;或者替换为:位于上侧的换热单元的最下侧的冷凝管水平段与位于下侧的换热单元最上侧的冷凝管水平段之间设置布水槽,布水槽的两侧设置有布水微孔板,布水微孔板的下端与位于下侧的换热单元最上侧的冷凝管水平段的管壁连接、上端与位于上侧的换热单元最下侧的冷凝管水平段的管壁连接;所述冷却外管穿设在布水槽中。
4.根据权利要3所述的一种复叠式蒸发冷热泵模块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外管的顶部与位于上侧的换热单元的最下侧的冷凝管水平段的底部连接并与所属的换热单元的最上侧的冷凝管水平段留有距离,多个所述支架间隔设置在冷却外管的底部与该冷却外管所属的换热单元的最上侧的冷凝管水平段的顶部之间;或者,所述冷却外管的底部与其所属的换热单元的最上侧的冷凝管水平段的顶部连接并与位于上侧的换热单元的最下侧的冷凝管水平段留有距离,多个所述支架间隔设置在冷却外管的顶部与位于上侧的换热单元的最下侧的冷凝管水平段的底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叠式蒸发冷热泵模块机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换热单元中,位于下侧的换热单元中的冷凝管水平段的数量小于位于上侧的换热单元中的冷凝管水平段的数量,用于使多个换热单元的蒸发换热面的换热面积自上至下递减;位于下侧的换热单元中的冷却外管的出水孔的数量小于位于上侧的冷却外管的出水孔的数量,用于满足对应换热面积的蒸发换热面的布水需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叠式蒸发冷热泵模块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的冷媒换热通道的顶端设置有冷媒蒸汽入口、底端设置有冷媒液体出口;换热板的冷却外管的一端设置有外冷却水入口;冷却内管的两端分别穿出冷媒换热通道,其底端设置有内冷却水入口、顶端设置有内冷却水出口;多个换热板的冷媒蒸汽入口连接有第一冷媒蒸汽主管,多个换热板的冷媒液体出口连接有第一冷媒液体主管,多个换热板的冷却外管的外冷却水入口连接有外冷却进水分流管;所述外冷却进水分流管还连接有冷却副管;多个冷却内管的内冷却水入口连接有冷却主管、内冷却水出口连接有内冷却出水汇集管;所述内冷却出水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斌,李一杰,
申请(专利权)人:瀚润联合高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