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Cu-Ni-Si-Mg合金铸造夹渣的铸锭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08268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材料,属于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行业,具体为一种减少Cu‑Ni‑Si‑Mg合金铸造夹渣的铸锭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在传统工艺基础上进行了技术处理,具体方法如下:配料(添加Cu、Ni、Si,Cu‑Mg合金除外)→熔炼(中频感应熔炼炉)→成分分析(只分析Ni、Si)→调整成分(Ni、Si)→转保温炉(工频感应熔炼炉)→添加Cu‑Mg合金→添加复合溶渣剂→搅拌→添加煅烧木炭→保温静置→成分分析→铸造→锯切。本发明专利技术产生的效果是:Cu‑Ni‑Si‑Mg铜合金铸锭表面无夹渣现象,且内部经低倍组织检查也无夹渣缺陷,铸锭质量合格。铸锭在热轧后铣面中未发现夹渣现象,且后续带材冷轧加工中无起皮、孔洞及裂边等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少Cu-Ni-Si-Mg合金铸造夹渣的铸锭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材料,属于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行业,具体为一种减少Cu-Ni-Si-Mg合金铸造夹渣的铸锭制备方法,该方法可减少Cu-Ni-Si-Mg合金铸造夹渣,提高Cu-Ni-Si-Mg合金铸锭质量。
技术介绍
Cu-Ni-Si-Mg合金带材产品具有高强度及良好的导电性、抗高温软化性及热松弛性等特性,广泛用于引线框架、弹性元件、微型端子、连接器件材料等电子领域。Cu-Ni-Si-Mg合金铸锭制备作为该合金带材生产的首道工序,对后续轧制加工带材的表面质量及内部组织的影响至关重要。该铜合金铸锭具有如下成份组成(Ni:2.2-4.2%、Si:0.25-1.25%、Mg:0.05-0.3%、Cu:≥96.5%,其余部分为不可避免的杂质)。目前Cu-Ni-Si合金铸锭制备一般采用的生产工艺是:配料→熔炼→成分分析→调整成分→(转炉)→铸造→锯切。该生产工艺主要存在以下不足:Cu-Ni-Si-Mg合金由于存在易氧化造渣的合金Mg元素,在铸造过程中铸锭表面存在大量沿铸锭周向的夹渣现象,且在铸锭低倍组织检查中也发现,存在内部夹渣现象。一些表面较深的夹渣和内部夹渣,在后续的铣面过程中无法全部去除。这些带有夹渣的坯料在后续的带材冷轧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起皮、孔洞等质量缺陷,造成大量废品;同时由于坯料夹渣缺陷,出现轧制裂边、断带等现象,影响轧机正常的高速轧制,甚至损坏设备。为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需要减少该合金铸锭夹渣缺陷,保证铸锭内部组织洁净良好。<br>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减少Cu-Ni-Si-Mg合金铸造夹渣现象,保证铸锭表面、内部质量,减少裂边、起皮、孔洞及断带现象,提高良品率,提供一种减少Cu-Ni-Si-Mg合金铸造夹渣的铸锭制备方法。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在传统工艺基础上进行了技术处理,具体方法如下:配料(添加Cu、Ni、Si,Cu-Mg合金除外)→熔炼(中频感应熔炼炉)→成分分析(只分析Ni、Si)→调整成分(Ni、Si)→转保温炉(工频感应熔炼炉)→添加Cu-Mg合金→添加复合溶渣剂→搅拌→添加煅烧木炭→保温静置→成分分析→铸造→锯切。复合溶渣剂由MgCl2、KCl、BaCl2按照一定质量比例配制,其中MgCl2:45-55%;KCl:39-42%;BaCl2:4-13%。a.配料:按照质量比例份数依次添加标准电解铜、镍、硅;b.熔炼:熔炼温度1200-1250℃;c.转保温炉:转炉温度1220-1240℃;d.添加Cu-Mg合金:在保温炉中按照配比添加Cu-Mg中间合金;e.添加煅烧木炭:在保温炉中添加煅烧木炭,煅烧木炭厚度150-200mm;f.保温静置:保温静置时间≥30min,出炉温度1200-1220℃;g.铸造:铸造温度1200-1220℃,铸造速度80-120mm/min,冷却水流量25-35m³/h,震动频率20-50次/min。所述配料:熔炼温度达到1200℃以上添加镍、硅;熔炼炉内煅烧木炭覆盖厚度控制在150-220mm。所述熔炼:采用中频感应熔炼炉,在镍、硅添加后静置时间30min以上后再取样分析。所述添加Cu-Mg合金:在保温炉中按照配比添加Cu-Mg中间合金,添加熔渣剂,补加煅烧木炭至150-200mm。所述保温炉静置:静置30-50min后,控制镍、硅等含量的均匀性,减少气体含量。所述铸造:采用工频有芯保温炉和整体结晶器进行半连续振动铸造,结晶器规格(厚度×宽度×高度)175mm×430mm×400mm。在开始浇铸至熔体液面升至结晶器高度1/2-2/3时,用炭黑覆盖液面,且覆盖厚度为10-20mm,当液面升至接近结晶器上沿时,再用炭黑铲迅速彻底清渣,然后再覆盖10-20mm的炭黑。与传统工艺的差别在于:(1)一般在熔炼炉将所有成分配制完成,而本专利技术在熔炼炉只配制Ni、Si,这两个元素合格后即可转炉到保温炉,并在保温炉中添加易氧化元素Mg,这样避免了在中频熔炼炉中Mg造渣、烧损和在转炉(开放式)过程中的氧化等现象。在保温炉中加入Mg,并同时加入溶渣剂,大大减少了熔体的氧化造渣。(2)铜合金铸造覆盖剂大多采用炭黑覆盖,在开始浇铸液面升至接近结晶器上沿时添加炭黑覆盖。而本专利技术是在开始浇铸至熔体液面升至结晶器高度1/2-2/3时,迅速用炭黑覆盖液面,且覆盖厚度为10-20mm。当液面升至接近结晶器上沿时,再用炭黑铲迅速彻底清渣,然后再覆盖10-20mm的炭黑。至此可正常振动铸造。这样在浇铸初期液面高度1/2-2/3和液面升至接近结晶器上沿时多炭黑覆盖,大大减少了在浇铸初期结晶器中熔体在裸露情况下的氧化造渣,并且在熔体浇铸至接近结晶器上沿时,迅速的彻底清渣,将期初产生的氧化渣清理干净,避免了氧化渣夹入铸锭内部或表面。经过清渣后,结晶器中熔体洁净度很高,此时再进行炭黑的全面积覆盖,且覆盖的厚度较大,隔绝了空气,保证了熔体在结晶器中质量,避免了造渣和夹渣的产生。一种经上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铜镍硅合金铸锭,所述铜合金的化学成分及其质量比例份数分别是:Ni2.2-4.2%、Si0.25-1.5%、Mg0.03-0.5%、Cu≥96.3%,其余部分为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Cu-Ni-Si-Mg铜合金铸锭表面无夹渣,内部组织低倍检查无夹渣、夹灰等缺陷。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效果是:铜合金铸锭表面无夹渣缺陷,内部低倍组织检查无夹渣、夹灰等缺陷。铸锭在热轧后铣面中,未发现夹渣现象;且后续冷轧加工中无起皮、孔洞及裂边断带现象。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1、配料:按照质量比例份数依次在熔炼炉中添加标准电解铜、镍、硅。2、熔炼:熔炼温度1200-1250℃。3、转炉:转炉温度1220-1240℃。4、添加Cu-Mg合金和复合溶渣剂:在保温炉中按照配比添加Cu-Mg中间合金,木炭覆盖厚度150mm。复合溶渣剂中MgCl255%;KCl:39%;BaCl2:6%。5、保温炉静置:静置时间:30min,出炉温度1215℃。6、铸造:铸造温度1200-1220℃,铸造速度80mm/min,冷却水流量30m³/h,整体结晶器下方小车小车震动频率50次/min。采用实施例1铸造的Cu-Ni-Si-Mg铜合金铸锭表面无夹渣,内部经低倍组织检查无夹渣缺陷。铸锭在热轧后铣面中未发现夹渣现象,且在后续带材冷轧加工中无起皮、孔洞及裂边等现象。实施例21、配料:按照质量比例份数依次添加标准电解铜、镍、硅等。2、熔炼:熔炼温度1200-1250℃。3、转炉:转炉温度1220-1240℃。4、添加Cu-Mg合金和复合溶渣剂:在保温炉中按照配比添加Cu-Mg中间合金,木炭覆盖厚度180mm。复合溶渣剂中MgCl2:45%;KCl:42%;BaCl2:13%。5、保温炉静置:静置时间40min,出炉温度120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少Cu-Ni-Si-Mg合金铸造夹渣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配料→熔炼→成分分析→调整成分→转保温炉→添加Cu-Mg合金→搅拌→添加煅烧木炭→保温静置→成分分析→铸造→锯切;/n其中:a.配料:按照质量比例份数依次添加铜、镍、硅;/nb.熔炼:熔炼温度1200-1250℃;/nc.转保温炉:转炉温度1220-1240℃;/nd.添加Cu-Mg合金:在保温炉中按照配比添加Cu-Mg中间合金;/ne.添加煅烧木炭:煅烧木炭厚度150-200mm;/n f. 保温静置:保温静置时间≥30min,出炉温度1200-1220℃;/ng.铸造:铸造温度1200-1220℃,铸造速度80-120mm/min,冷却水流量25-35m³/h,震动频率20-50次/min。/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Cu-Ni-Si-Mg合金铸造夹渣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配料→熔炼→成分分析→调整成分→转保温炉→添加Cu-Mg合金→搅拌→添加煅烧木炭→保温静置→成分分析→铸造→锯切;
其中:a.配料:按照质量比例份数依次添加铜、镍、硅;
b.熔炼:熔炼温度1200-1250℃;
c.转保温炉:转炉温度1220-1240℃;
d.添加Cu-Mg合金:在保温炉中按照配比添加Cu-Mg中间合金;
e.添加煅烧木炭:煅烧木炭厚度150-200mm;
f.保温静置:保温静置时间≥30min,出炉温度1200-1220℃;
g.铸造:铸造温度1200-1220℃,铸造速度80-120mm/min,冷却水流量25-35m³/h,震动频率20-50次/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Cu-Ni-Si-Mg合金铸造夹渣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添加Cu-Mg合金后再添加复合溶渣剂,则方法步骤调整为:配料→熔炼→成分分析→调整成分→转保温炉→添加Cu-Mg合金→添加复合溶渣剂→搅拌→添加煅烧木炭→保温静置→成分分析→铸造→锯切;复合溶渣剂由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芹吕显龙李辉韩彩香王琦景洁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晋西春雷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