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船式吊机结构及其水上桥梁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08094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联船式吊机结构及其水上桥梁施工方法,结构包括拱形桁架/承载船体/起重设备以及操作室。施工方法具体步骤为:行驶至施工地点并下放船锚;利用卷扬机将运输船上的预制梁段提起;通过绞动船锚以及控制卷扬机沿轨道移动的方式使预制梁段移动至安装位置并安装;联船式吊机向后方移动至脱离桥墩范围。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两艘承载船体,增加了吊机的起吊能力;拱形桁架配合两艘承载船体的结构避免了采用两艘浮吊的协同性问题,能够充分抵抗所受到的海上不利荷载,有效的增加了吊装过程中吊机的整体稳定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施工方法可实现桥梁大尺寸构件的快速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联船式吊机结构及其水上桥梁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联船式吊机结构及其水上桥梁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水上桥梁,尤其是海上桥梁施工过程中,往往因海上复杂多变的气候因素的影响,需采用大阶段预制,大型吊机进行安装的施工方式,最大限度减少现场的施工时间,以保证施工中的桥梁结构能够迅速形成完好的受力体系,减小海上复杂气候对施工中的桥梁工程的不利影响。目前的施工方法中,普遍采用大型浮吊进行吊装施工。包括我国著名的海上桥梁港珠澳大桥在内,其大型海上构件均为浮吊吊装。但浮吊因其本身为单船体结构且其吊臂为高耸的结构,在吊装过程中其起吊能力不仅受到吊机本身结构强度的限制,还受到船体结构整体稳定性的限制。这往往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浮吊的吊装能力。对于部分超限构件的吊装,目前也有工程实例尝试采用双浮吊联合吊装的安装方式,但因两台浮吊在水上协同性存在问题,易于出现大型构件掉落海中的工程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联船式吊机结构及其水上桥梁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联船式吊机结构,包括拱形桁架(3),其特征在于,拱形桁架(3)竖直设置且两端均设有配有锚机的承载船体(1),拱形桁架(3)顶部设有若干起重设备(4),至少一个承载船体(1)上设有便于工人驾驶承载船体(1)以及控制起重设备(4)的操作室(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船式吊机结构,包括拱形桁架(3),其特征在于,拱形桁架(3)竖直设置且两端均设有配有锚机的承载船体(1),拱形桁架(3)顶部设有若干起重设备(4),至少一个承载船体(1)上设有便于工人驾驶承载船体(1)以及控制起重设备(4)的操作室(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船式吊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拱形桁架(3)由大尺寸无缝钢管焊接而成,拱形桁架(3)包括用于与承载船体(1)连接的连接部以及用于对起重设备(4)进行支撑的支撑部,连接部与承载船体(1)的甲板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船式吊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部顶部固设有便于起重设备(4)移动的轨道(5),起重设备(4)通过电机驱动轨道轮的方式在轨道(5)上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联船式吊机结构,其特征在于,起重设备(4)为两台卷扬机。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联船式吊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承载船体(1)的头部和尾部均设有锚机。


6.一种联船式吊机结构的水上桥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联船式吊机行驶至待施工桥墩(9)附近,之后在辅助船只(6)的协助下,使拱形桁架(3)的中线前方对准待施工桥墩(9),将两艘承载船体(1)的船锚(7)进行下放,位于承载船体(1)前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俊龙李飞高璞谢朋林马慧杰强伟亮李晓磊耿文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