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8041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包括:一登船塔主体结构,其内部安装有登船梯,该登船塔主体结构和登船梯为可拆卸结构;登船塔主体结构的左右两侧中至少一侧安装有运输电梯,每个运输电梯包括:一电梯井,其一侧与登船塔主体结构可拆卸连接,其顶部安装有曳引机构,其另一侧安装有一电梯轿厢,该电梯轿厢通过曳引机构牵引;两个分别安装于登船塔主体结构前后侧的支撑结构;以及若干安装于登船塔主体结构和/或电梯轿厢后侧的连接板,其一端连接邮轮的甲板,另一端与登船梯和/或电梯轿厢形成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运输大量物资、能源以及人员的建造工装,满足邮轮甲板施工需求,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建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
技术介绍
大型邮轮的甲板往往有几十层之多,总高度达到了60米,而邮轮甲上的施工、内装特别复杂,施工人员以及施工工具远远超出邮轮内部楼梯的运量。同时,每层甲板之间的通行楼梯往往不能搬运大件的物资,这对邮轮内部施工而言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大型豪华邮轮具有上建高的特点,在工装过程中涉及到工作人员需要进出不同高度的甲板进行施工,船体内部的楼梯运量小,不能满足施工需求。对于外部的登船梯,目前市场上的不是为邮轮设计的,垂直高度低,亦不能满足邮轮工装的需求。一般的登船塔都是对于集装箱船或是油船等设计的,该类船舶的上建高度没有邮轮高,上建的施工复杂度没有邮轮大。因此,此类登船塔的设计高度不能满足邮轮工装的需求,在一些建筑工地上也会用到类似装置,此类装置的垂直高度高,但是其运量较小,再加上其使用环境没有像船坞、码头恶劣,此类装置的强度以及抗风能力均不能满足需求。邮轮上建的工装复杂,需要多个施工团队配合完成,人员和物资的运势不方便就会导致浪费工时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可以运输大量物资、能源以及人员的建造工装,满足邮轮甲板施工需求,提高施工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包括:一登船塔主体结构,其内部安装有登船梯,该登船塔主体结构和登船梯为可拆卸结构;登船塔主体结构的左右两侧中至少一侧安装有运输电梯,每个运输电梯包括:一电梯井,其一侧与登船塔主体结构可拆卸连接,其顶部安装有曳引机构,其另一侧安装有一电梯轿厢,该电梯轿厢通过曳引机构牵引;两个分别安装于登船塔主体结构前后侧的支撑结构;以及若干安装于登船塔主体结构和/或电梯轿厢后侧的连接板,其一端连接邮轮的甲板,另一端与登船梯和/或电梯轿厢形成通道。上述的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中登船梯的宽度为3米至3.5米。上述的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中登船梯的通道两侧设有扶手。上述的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中曳引机构还包括一配重块。上述的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中电梯轿厢的出入口处设置有若干道防护链。上述的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中支撑结构为三角形,该支撑结构内部设置若干道横向和纵向的加强筋,两个相连的横向和纵向的加强筋之间设有斜向加强筋。上述的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中连接板的底部设有若干第一斜向支撑和/或其顶部的通道两侧设有第一护栏。上述的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中还包括一连接登船塔主体结构和邮轮的甲板的栈桥,该栈桥的一端延伸至邮轮的甲板内部,该栈桥内和登船塔主体结构上设有若干用于水能、电能和气体输送的管道并输送至邮轮内部。上述的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中栈桥底部设有若干第二斜向支撑和/或其顶部的通道两侧设有第二护栏。上述的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中第二护栏为拱形。本专利技术输液器漏堵检测机大大提高了输液器漏堵检测的精度,且具有检测精度可靠、效率高、操作简单快捷等优点,同时还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右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梯轿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3,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的一种实施方式,其包括:一登船塔主体结构100,其内部安装有登船梯101,该登船塔主体结构100和登船梯101为可拆卸结构,本实施例中,登船梯101的宽度满足四到五人同时并行,该登船梯101的通道两侧设有扶手102;登船塔主体结构100的左右两侧安装有运输电梯200,每个运输电梯200包括:一电梯井201,其一侧与登船塔主体结构100可拆卸连接,其顶部安装有曳引机构202,其另一侧安装有电梯轿厢203,该电梯轿厢203通过曳引机构202牵引;本实施例中,曳引机构202还包括一配重块,电梯轿厢203的出入口处设置有若干道防护链204;两个分别安装于登船塔主体结构100前后侧的支撑结构300;本实施例中,支撑结构300为三角形,该支撑结构300内部设置若干道横向和纵向的加强筋301,两个相连的横向和纵向的加强筋301之间设有斜向加强筋302;以及若干安装于登船塔主体结构100和/或电梯轿厢203后侧的连接板400,其一端连接邮轮的甲板,另一端与登船梯101和/或电梯轿厢203形成通道,本实施例中,连接板400的底部设有第一斜向支撑401,其顶部的通道两侧设有第一护栏402。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连接登船塔主体结构100和邮轮的甲板的栈桥500,该栈桥500的一端延伸至邮轮的甲板内部,该栈桥500内和登船塔主体结构100上设有若干用于水能、电能和气体输送的管道(图中未示出)并输送至邮轮内部,该栈桥500底部设有若干第二斜向支撑501,其顶部的通道两侧设有第二护栏502。登船塔主体结构100和登船梯101通过螺栓连接,可以按照实际使用高度进行调整再通过螺栓固定,登船梯101的设计宽度满足4-5个人同时并行(一般3米至3.5米),这个设计的目的是保证在人员流动量大的时候满足运载需求,同时也可以搬运体积较大的物资上船,在紧急情况下也可满足人员撤离需求。在登船塔主体结构100的两侧设计有两台运输电梯200,运输电梯200不仅可以运输施工人员上下船,在设计载荷的范围内也可以运输一些物资。登船塔主体结构100的电梯井201的顶端安装的曳引机构202一侧通过钢缆连接电梯轿厢203,另一侧通过钢缆连接一块配重块,配重块可以降低电梯突然启动时的瞬时负载,也可节省曳引机的输出功率,提高曳引机构202的使用寿命。连接板400是连接每层楼梯通道以及电梯至邮轮甲板的连接结构,由于本专利技术的登船塔是安装于船坞或者码头,与邮轮甲板之间还有一段空隙,安装连接板400可以方便施工人员直接进入邮轮甲板内部,同时避免因失足而发生的高空坠落危险,连接板400下方设计有两个第一斜向支撑401,与登船塔主体结构100连接,提高连接板400的承重能力。邮轮的每层甲板位置与本专利技术的登船塔的距离并不完全相同的,对于连接板400无法满足距离需求的甲板,通过栈桥500来连接邮轮和登船塔,栈桥500可以直接延伸至甲板内部,也可以沿着登船塔主体结构100的外部结构并通过栈桥500进行拉线,将外部的电能、气体或水能源运输至船体内部,以解决邮轮在建造过程中,邮轮内部的通电和照明需求以及焊接打磨等用气需求。栈桥500下方设计有两个斜向支撑501,同时栈桥500由于伸入甲板内部,甲板也可为其提供支撑。登船塔高度会达到60米甚至更高,其安装位置一般在船坞以及码头上,其顶部承受的风载荷是非常巨大的,因此需要对登船塔进行加固保证其可以抵抗横向与纵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一登船塔主体结构,其内部安装有登船梯,该登船塔主体结构和登船梯为可拆卸结构;/n所述登船塔主体结构的左右两侧中至少一侧安装有运输电梯,每个所述运输电梯包括:一电梯井,其一侧与所述登船塔主体结构可拆卸连接,其顶部安装有曳引机构,其另一侧安装有一电梯轿厢,该电梯轿厢通过曳引机构牵引;/n两个分别安装于所述登船塔主体结构前后侧的支撑结构;以及/n若干安装于登船塔主体结构和/或电梯轿厢后侧的连接板,其一端连接邮轮的甲板,另一端与所述登船梯和/或电梯轿厢形成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401 CN 20202046125631.一种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登船塔主体结构,其内部安装有登船梯,该登船塔主体结构和登船梯为可拆卸结构;
所述登船塔主体结构的左右两侧中至少一侧安装有运输电梯,每个所述运输电梯包括:一电梯井,其一侧与所述登船塔主体结构可拆卸连接,其顶部安装有曳引机构,其另一侧安装有一电梯轿厢,该电梯轿厢通过曳引机构牵引;
两个分别安装于所述登船塔主体结构前后侧的支撑结构;以及
若干安装于登船塔主体结构和/或电梯轿厢后侧的连接板,其一端连接邮轮的甲板,另一端与所述登船梯和/或电梯轿厢形成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登船梯的宽度为3米至3.5米。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登船梯的通道两侧设有扶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邮轮建造工装的登船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机构还包括一配重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辉诸敏瑛季代英陆秀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奋为船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