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防撞组件和防雨散热的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800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防撞组件和防雨散热的充电桩,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充电桩本体,充电桩本体端面固定安装有进风面板;充电桩本体背面固定安装有排风面板,充电桩本体内表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充电桩本体顶部固定安装有遮雨挡板;还包括底座;底座顶面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座;限位座顶面固定连接有挡座;限位座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一组导向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防撞架、随动座和预碰板的设计,变传统充电桩的固定式结构为可滑动式结构,当充电桩在受到碰撞时,在预碰板的作用下,充电桩能够与碰撞物始终保持设定安全距离,继而保证充电桩本体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防撞组件和防雨散热的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属于充电桩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防撞组件和防雨散热的充电桩。
技术介绍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通过充电枪线连接有充电枪,充电枪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枪设置了一个锁止杠杆以利于插入和取出插头,同时杠杆还能提供一个确定已经锁紧的信号以确保安全,充电桩大多设置在停车场等地点为停放的汽车进行充电,然而大多数停车场是露天的,在较为炎热的夏天,太阳直射下的空气都是比较热的,由于充电桩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热量,高温极易损坏充电桩内部结构,且由于充电桩使用环境的特殊性,导致其极易被车辆碰撞。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防撞组件和防雨散热的充电桩,通过防撞架、抗拉件和随动座的设计,解决了现有的充电桩不能防雨散热及不具备防撞功能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基于防撞组件和防雨散热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端面固定安装有进风面板;所述充电桩本体背面固定安装有排风面板,所述充电桩本体内表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充电桩本体顶部固定安装有遮雨挡板;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面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顶面固定连接有挡座;所述限位座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一组导向杆;两组所述导向杆周侧面均套设有缓冲弹簧;两组所述导向杆周侧面滑动连接有随动座;所述随动座顶面与充电桩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充电桩本体内部滑动连接有一组抗拉件;所述抗拉件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撞架;两所述防撞架一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吸能板;所述充电桩本体两侧面且对应吸能板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预碰板;一组所述预碰板周侧面均与对应位置的吸能板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抗拉件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内部开设有两对称设置的空腔;两所述空腔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杆;两所述滑杆周侧面均套设有抗拉弹簧;两所述抗拉弹簧均位于空腔内部;两所述滑杆横截面均为T型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随动座横截面为倒“U”型结构;所述挡座横截面为“工”字型结构;所述挡座两侧面分别与对应位置的防撞架配合;所述吸能板横截面为“U”型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座与底座相对表面之间固定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充电桩本体对应抗拉件的位置均开设有滑孔。进一步地,所述随动座一表面固定开设有与挡座相配合的条形贯穿孔;所述进风面板和排风面板一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一组风机。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防撞架、随动座和预碰板的设计,变传统充电桩的固定式结构为可滑动式结构,当充电桩在受到碰撞时,在预碰板的作用下,充电桩能够与碰撞物始终保持设定安全距离,继而保证充电桩本体的安全性,继而使该装置具备防碰撞功能。2、通过抗拉弹簧和缓冲弹簧的设计,还能在发生碰撞后,对碰撞力进行充分吸能与稀释,继而降低该装置受到直接碰撞力。3、通过进风面板、排风面板和遮雨挡板的设计,则使该充电桩具备防雨散热功能。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基于防撞组件和防雨散热的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另一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抗拉件、防撞架和吸能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挡座、导向杆、随动座和限位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抗拉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充电桩本体,2-进风面板,3-排风面板,4-温度传感器,5-遮雨挡板,6-底座,7-限位座,8-挡座,9-导向杆,10-缓冲弹簧,11-随动座,12-抗拉件,13-防撞架,14-吸能板,15-预碰板,1201-套管,1202-空腔,1203-滑杆,1204-抗拉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基于防撞组件和防雨散热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充电桩本体1端面固定安装有进风面板2;进风面板2工作时呈进风状态,充电桩本体1背面固定安装有排风面板3,排风面板3工作时呈排风状态,充电桩本体1内表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4工作时与进风面板2和排风面板3中的风机构成反馈,且在转速可调范围内,温度传感器4的数值与风机的转速成正比,温度传感器4的型号为DS18B20,充电桩本体1顶部固定安装有遮雨挡板5;还包括底座6;底座6顶面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座7;限位座7顶面固定连接有挡座8;限位座7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一组导向杆9;两组导向杆9周侧面均套设有缓冲弹簧10;两组导向杆9周侧面滑动连接有随动座11;缓冲弹簧10设置的作用在于抑制随动座11的运动趋势;随动座11顶面与充电桩本体1固定连接;充电桩本体1内部滑动连接有一组抗拉件12;抗拉件12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撞架13;两防撞架13一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吸能板14;充电桩本体1两侧面且对应吸能板14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预碰板15;一组预碰板15周侧面均与对应位置的吸能板14滑动连接。其中如图6所示,抗拉件12包括套管1201;套管1201内部开设有两对称设置的空腔1202;两空腔1202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杆1203;两滑杆1203周侧面均套设有抗拉弹簧1204;两抗拉弹簧1204均位于空腔1202内部;两滑杆1203横截面均为T型结构,通过该结构设计,从而保证滑杆1203只能向外侧方向运动而不能向内侧方向运动。其中如图5、图1所示,随动座11横截面为倒“U”型结构;挡座8横截面为“工”字型结构;挡座8两侧面分别与对应位置的防撞架13配合;吸能板14横截面为“U”型结构。其中,限位座7与底座6相对表面之间固定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设置的作用在于加强限位座7的结构强度,充电桩本体1对应抗拉件12的位置均开设有滑孔。其中,随动座11一表面固定开设有与挡座8相配合的条形贯穿孔;进风面板2和排风面板3一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一组风机。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使用前,通过相关连接件将底座6固定于安装平台上,使用时,温度传感器4通过与进风面板2和排风面板3的配合,实现该装置的通风散热,遮雨挡板5则实现该充电桩的遮风挡雨,当该装置受到左方向或右方向的碰撞时,碰撞物预先与该方向的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防撞组件和防雨散热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所述充电桩本体(1)端面固定安装有进风面板(2);所述充电桩本体(1)背面固定安装有排风面板(3),所述充电桩本体(1)内表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4);所述充电桩本体(1)顶部固定安装有遮雨挡板(5),其特征在于:/n还包括底座(6);所述底座(6)顶面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座(7);所述限位座(7)顶面固定连接有挡座(8);/n所述限位座(7)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一组导向杆(9);两组所述导向杆(9)周侧面均套设有缓冲弹簧(10);两组所述导向杆(9)周侧面滑动连接有随动座(11);所述随动座(11)顶面与充电桩本体(1)固定连接;/n所述充电桩本体(1)内部滑动连接有一组抗拉件(12);所述抗拉件(12)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撞架(13);两所述防撞架(13)一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吸能板(14);/n所述充电桩本体(1)两侧面且对应吸能板(14)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预碰板(15);一组所述预碰板(15)周侧面均与对应位置的吸能板(14)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防撞组件和防雨散热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所述充电桩本体(1)端面固定安装有进风面板(2);所述充电桩本体(1)背面固定安装有排风面板(3),所述充电桩本体(1)内表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4);所述充电桩本体(1)顶部固定安装有遮雨挡板(5),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底座(6);所述底座(6)顶面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座(7);所述限位座(7)顶面固定连接有挡座(8);
所述限位座(7)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一组导向杆(9);两组所述导向杆(9)周侧面均套设有缓冲弹簧(10);两组所述导向杆(9)周侧面滑动连接有随动座(11);所述随动座(11)顶面与充电桩本体(1)固定连接;
所述充电桩本体(1)内部滑动连接有一组抗拉件(12);所述抗拉件(12)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撞架(13);两所述防撞架(13)一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吸能板(14);
所述充电桩本体(1)两侧面且对应吸能板(14)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预碰板(15);一组所述预碰板(15)周侧面均与对应位置的吸能板(14)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防撞组件和防雨散热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件(12)包括套管(1201);所述套管(1201)内部开设有两对称设置的空腔(1202);两所述空腔(1202)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杆(1203);两所述滑杆(1203)周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森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