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车门玻璃安装导轨结构及后车门玻璃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07995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后车门玻璃安装导轨结构及后车门玻璃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导轨和下导轨,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之间通过连接支架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导轨上端连接至后门窗框上,所述下导轨安装连接至车门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汽车后车门玻璃安装导轨结构及后车门玻璃安装方法,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后车门玻璃安装导轨结构及后车门玻璃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后车门玻璃安装导轨结构及后车门玻璃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汽车车门玻璃导轨是车门内十分重要的零部件,其结构合理性、刚度以及稳定性对车门玻璃装配及玻璃升降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目前后车门导轨采用一体式导轨,装配后车门玻璃时,受后端玻璃角窗的限制,后车门玻璃装配非常困难,需要扭动玻璃导轨,同时借助塑料小撬棍强行将玻璃卡入玻璃呢槽。此装配方式缺陷:1.安装操作困难;2.装配工时较长(安装玻璃工位需60秒);3.由于需要扭导轨,对导轨姿态造成人为改变,导轨一致性差,影响玻璃升降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安装的汽车后车门玻璃安装导轨结构及后车门玻璃安装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汽车后车门玻璃安装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导轨和下导轨,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之间通过连接支架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导轨上端连接至后门窗框上,所述下导轨安装连接至车门上。为使上述技术方案更加详尽和具体,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以下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以获得满意的实用效果:所述连接支架包括U型结构本体,在所述U型结构本体端部设有插舌。所述U型结构本体安装连接在所述下导轨上端,所述上导轨下端设有插槽,所述插舌向上延伸插接至所述插槽内。所述插舌的两侧设有对称布置的卡边。所述卡边设于所述U型结构本体两侧折弯边上,所述卡边对应卡接至所述上导轨的侧边。所述卡边为朝向中心凸起的弧形结构,两个所述卡边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上导轨的宽度。在插接方向上,所述插舌前端宽度小于后端宽度。所述上导轨的上端通过导轨上支架连接在所述后门窗框上,所述下导轨通过导轨下支架连接至车门内板上。所述上导轨上还设有连接至车门内板加强板上的导轨中支架。一种后车门玻璃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将后门窗框及玻璃安装导轨上安装呢槽;将后三角窗玻安装到对应位置上,再装配上导轨;将后门玻璃总成安装至对应位置上,安装后将后门玻璃总成上升到上止点,将下导轨卡接安装至上导轨上,再将下导轨固定安装,完成汽车后车门玻璃的安装。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汽车后车门玻璃安装导轨结构及后车门玻璃安装方法,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后车门玻璃安装导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车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导轨上端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导轨中支架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为导轨中支架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下导轨安装布置结构示意图;图8为上导轨和下导轨连接结构示意图;图9为导轨下支架安装结构示意图;图10为导轨下支架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玻璃安装导轨,11、上导轨,12、下导轨,13、连接支架,131、插舌,132、卡边,14、导轨上支架,15、导轨中支架,16、导轨下支架,17、导轨堵头,2、后门窗框,3、后三角窗玻璃,4、呢槽,5、安装螺钉,61、车门外板,62、车门内板,63、车门内板加强板,7、凸焊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这种汽车后车门玻璃安装导轨结构,如图1、2中所示,玻璃安装导轨1包括上导轨11和下导轨12,上导轨11和下导轨12之间通过连接支架13可拆卸连接;上导轨11上端连接至后门窗框2上,下导轨12安装连接至车门上。本专利技术中,如图8中所示,连接支架13包括U型结构本体,在U型结构本体端部设有插舌131。安装设置时,U型结构本体安装连接在下导轨12上端,上导轨11下端设有插槽,插舌131向上延伸插接至插槽内。插舌131的两侧设有对称布置的卡边132。卡边132配合卡接至上导轨11上起到安装导向及夹紧卡接安装的作用。本专利技术中,如图8中所示,卡边132设于U型结构本体两侧折弯边上,卡接安装后,卡边132对应卡接至上导轨11的侧边。卡边132为朝向连接支架中部位置凸起的弧形结构,两个卡边132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上导轨11的宽度,卡边132上端呈开口状,中部凸起位置距离略小于上导轨11之间的宽度,可方便安装,且可配合中间位置的插舌实现快速的卡接安装。本专利技术中,为进一步方便上导轨11和下导轨12之间的卡接安装,优选的,在插接方向上,插舌131前端宽度小于后端宽度。本专利技术中,车门总成包括车门外板61、车门内板62及设于车门外板61和车门内板62之间的车门内板加强板63,如图4、7、9、10中所示,上导轨11的上端通过导轨上支架14连接在后门窗框2上,下导轨12通过导轨下支架16连接至车门内板62上。如图5、6中所示,上导轨11上还设有连接至车门内板加强板63上的导轨中支架15。如图2中所示,后三角窗玻璃3安装在安装导轨上,上导轨11上端设有导轨堵头。如图4中所示,导轨上支架14为L型支架,导轨上支架14一端与上导轨11点焊连接,另一端上自带安装螺纹,通过安装螺钉5安装至后门窗框2上。本专利技术中,如图5、6中所示,导轨中支架15呈L型折弯结构,其一侧通过点焊连接至上导轨11上,另一侧设有螺纹安装孔,通过安装螺钉5安装至车门内板加强板63上,在安装螺钉5上设有垫圈。本专利技术中,如图7、9、10中所示,导轨下支架16一端点焊连接在下导轨12上,另一端设有凸焊螺母7,通过安装螺钉紧固连接在车门内板62上。本专利技术后车门玻璃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将后门窗框及玻璃安装导轨上安装呢槽;将后三角窗玻安装到对应位置上,再装配上导轨;将后门玻璃总成安装至对应位置上,安装后将后门玻璃总成上升到上止点,将下导轨卡接安装至上导轨上,再将下导轨固定安装,完成汽车后车门玻璃的安装。本专利技术这种汽车后车门玻璃安装导轨结构,可有效的解决汽车后车门玻璃难装配困难的问题。上导轨11通过螺栓紧固安装在后门窗框2上,下导轨12通过螺栓紧固安装车门内板62上,上导轨11和下导轨12之间通过连接支架13卡接组成。其中后门后三角窗上导轨总成包括上导轨11,设在上导轨11上的导轨上支架14,导轨中支架15,在上导轨11上设有导轨堵头17;后门后三角窗下导轨总成包括下导轨12,设在下导轨12上的导轨下支架16,导轨下支架16上焊接凸焊螺母,连接支架13点焊连接在下导轨12上端。具体的,采用本专利技术这种汽车后车门玻璃安装导轨结构,如图2、3中所示,车门玻璃装配顺序为:先将后门窗框2及玻璃安装导轨1上安装呢槽4,将后三角窗玻璃3安装到对应位置上,再装配上导轨总成,将上导轨11上的导轨上支架14及导轨中支架15分别固定安装至后门窗框2和靠近窗框边缘的车门内板加强板63上;再安装后门玻璃总成,安装后将后门玻璃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后车门玻璃安装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导轨和下导轨,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之间通过连接支架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导轨上端连接至后门窗框上,所述下导轨安装连接至车门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车门玻璃安装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导轨和下导轨,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之间通过连接支架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导轨上端连接至后门窗框上,所述下导轨安装连接至车门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车门玻璃安装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包括U型结构本体,在所述U型结构本体端部设有插舌。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车门玻璃安装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结构本体安装连接在所述下导轨上端,所述上导轨下端设有插槽,所述插舌向上延伸插接至所述插槽内。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车门玻璃安装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舌的两侧设有对称布置的卡边。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后车门玻璃安装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边设于所述U型结构本体两侧折弯边上,所述卡边对应卡接至所述上导轨的侧边。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后车门玻璃安装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广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锐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