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柱立式钻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钻床加工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圆柱立式钻床。
技术介绍
立式钻床通常包括圆柱立式钻床和方柱立式钻床两种,立式钻床用于对板材等材料进行钻孔;圆柱立式钻床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操作台、设于操作台上方的冷却液输送管、以及用于对工件进行钻孔的钻孔总成,在操作台顶部通常开设有多条凹槽以便于对钻孔过程中用到的冷却液进行回收;在钻孔的过程中,将工件放置于操作台上,之后作业人员根据需要将工件移动至所需位置,再由钻孔总成对工件进行打孔。公告号为CN103567488A的中国专利公告了一种多位可调的立式钻床,包含一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有一纵向设置的支撑筒体,所述的支撑筒体的顶部设有一机头部,所述的机头部上设有一第一驱动电机、一手动转盘和一钻头部,所述的底座与机头部之间设有一钻台部,所述的钻台部通过一第一调节部与所述的支撑筒体可滑动地连接,所述的钻台部的下方设有一第二调节部,所述的钻台部通过所述的第二调节部与所述的第一调节部可转动地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多位可调的立式钻床利用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使用者可以利用支撑筒体的底部的液压驱动部和驱动电机十分轻松地调节整个钻台部的高度和设置角度,大大扩展了立式钻床的适用范围,实现全方位自由调。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钻孔过程中产生的废屑会进入凹槽内,废屑在凹槽内积累过多时,会导致废屑卡于凹槽内难以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柱立式钻床,其具有便于清理废屑的有益效果。r>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圆柱立式钻床,包括机架、由上至下依次设于所述机架上的钻孔总成、冷却液输送管和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包括底板、与所述底板顶部沿水平方向弹性滑动连接的多个支撑条,多个所述支撑条并排设于所述底板上,且多个所述支撑条的排布方向与所述支撑条的滑动方向垂直,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条之间形成有排料间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作业时,将工件放置于操作台上,之后作业人员根据需要钻孔的位置挪动工件,将工件挪动至所需位置后,利用钻孔总成对工件进行钻孔,钻孔的同时冷却液输送管对工件加工部位喷射冷却液;钻孔过程中,产生的废屑伴随着冷却液流动至排料间隙内,从而便可对废屑和冷却液进行集中收集;当废屑卡在排料间隙内难以清理时,作业人员推动支撑条沿底板滑动,从而便可增大排料间隙的宽度,将排料间隙的宽度增大之后,便可将废屑从排料间隙清理出。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板顶壁开设有多条与每一所述支撑条一一对应的滑槽,所述支撑条底部固接有可沿平行于支撑条的运动方向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之间设有多个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弹性活动方向与所述滑块的运动方向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条滑动时,带动滑块沿滑槽滑动,滑块滑动的过程中,弹性件收缩或拉伸,从而便可改变排料间隙的宽度,通过设置弹性件对滑块起到牵引作用,可减小工作过程中滑块和支撑条发生晃动。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相邻两个所述滑槽之间连通设有驱动槽,穿过所述底板侧壁设有一端延伸至所述驱动槽内且与所述底板侧壁螺纹连接的螺柱,所述螺柱延伸至所述驱动槽内的一端固接有呈腰形的驱动块;常态下,所述驱动块两端与所述滑块侧壁抵接,所述驱动块转动后可与所述滑块侧壁之间产生活动间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滑动支撑条时,转动螺柱,螺柱转动时带动驱动块转动,驱动块转动至与滑块侧壁之间产生活动间隙时,作业人员便可推动支撑条沿滑槽滑动,通过设置驱动块可在无需滑动支撑条的时候利用两个驱动块将滑块固定,从而便可防止滑块沿滑槽滑动,可避免加工工件的过程中滑块和支撑块滑动,可保证对工件的加工精度。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螺柱伸出所述底板的一端固接有握持块,所述底板侧壁固接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沿所述螺柱的转动方向分布;所述握持块与所述第一限位块触碰时,所述驱动块与所述滑块接触;所述握持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触碰时,所述驱动块和所述滑块侧壁之间产生活动间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握持块时,可根据握持块是否与第一限位块或第二限位块触碰,判断驱动块与滑块的接触状态;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可便于作业人员准确便捷的转动握持块和螺杆。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操作台上设有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可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条顶壁的活动杆、与所述活动杆固接且一端延伸至所述排料间隙内的刮料板,所述活动杆的运动方向与所述排料间隙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活动杆底壁可与所述支撑条顶壁接触,所述刮料板侧壁设有可与所述排料间隙内壁接触的弹性层,所述弹性件处于常态时,所述弹性层处于压缩状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料间隙内有较多的碎屑或冷却液时,作业人员带动活动杆沿支撑条顶壁滑动,活动杆运动时带动刮料板运动,刮料板和活动板运动的过程中便可将碎屑和冷却液从排料间隙内刮除。通过设置清理组件可便于作业人员对排料间隙进行清理,可避免排料间隙内的残渣过多而影响作业人员对工件的加工;弹性层的设置可在排料间隙的宽度出现改变时依旧可以将排料间隙清理干净。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操作台上设有用于带动所述活动杆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轴线与所述活动杆的运动方向平行且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的螺杆、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的丝杠螺母、用于带动所述螺杆转动的电机,所述活动杆与所述丝杠螺母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带动活动杆运动时,电机带动螺杆转动,螺杆转动时带动丝杠螺母与之相对转动,丝杠螺母沿螺杆相对转动的过程沿平行于螺杆的轴线方向活动,丝杠螺母沿平行于螺杆轴线方向运动时带动活动杆同步运动;此种驱动方式结构简单、作业过程稳定。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刮料板与所述丝杠螺母之间连接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两个分别与所述刮料板和所述丝杠螺母固接的滑动杆、用于将两个所述滑动杆固定的紧固件,两个所述滑动杆可相互滑动,所述伸缩组件处于伸张状态时,所述弹性层可滑动至排料间隙内,所述伸缩组件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刮料板顶壁位于所述支撑条顶壁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清理排料间隙时,作业人员将伸缩组件调整至伸张状态,之后再用紧固件将两个滑动杆固定,从而便可由驱动组件带动清理组件运动;无需清理时,将伸缩组件调整至收缩状态,并用紧固件将两个滑动杆固定,从而可避免作业人员对工件加工时清理组件对作业人员移动工件造成影响。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操作台下方设有集料组件,所述集料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操作台下方的集料盒、开设于所述集料盒顶壁的集料槽、设于所述集料槽内壁的滤网,所述操作台的边部位于所述集料槽内壁以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作业过程中,多余的冷却液流动至集料盒内进行回收,在此过程中会有部分碎屑随着冷却液流动至滤网上,从而滤网便可将碎屑与冷却液分离,可便于作业人员对冷却液和碎屑进行分类集中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柱立式钻床,包括机架(1)、由上至下依次设于所述机架(1)上的钻孔总成(11)、冷却液输送管(12)和操作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2)包括底板(21)、与所述底板(21)顶部沿水平方向弹性滑动连接的多个支撑条(22),多个所述支撑条(22)并排设于所述底板(21)上,且多个所述支撑条(22)的排布方向与所述支撑条(22)的滑动方向垂直,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条(22)之间形成有排料间隙(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柱立式钻床,包括机架(1)、由上至下依次设于所述机架(1)上的钻孔总成(11)、冷却液输送管(12)和操作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2)包括底板(21)、与所述底板(21)顶部沿水平方向弹性滑动连接的多个支撑条(22),多个所述支撑条(22)并排设于所述底板(21)上,且多个所述支撑条(22)的排布方向与所述支撑条(22)的滑动方向垂直,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条(22)之间形成有排料间隙(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立式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1)顶壁开设有多条与每一所述支撑条(22)一一对应的滑槽(3),所述支撑条(22)底部固接有可沿平行于支撑条(22)的运动方向与所述滑槽(3)滑动连接的滑块(31),所述滑块(31)与所述滑槽(3)之间设有多个弹性件(32),所述弹性件(32)的弹性活动方向与所述滑块(31)的运动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柱立式钻床,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滑槽(3)之间连通设有驱动槽(33),穿过所述底板(21)侧壁设有一端延伸至所述驱动槽(33)内且与所述底板(21)侧壁螺纹连接的螺柱(34),所述螺柱(34)延伸至所述驱动槽(33)内的一端固接有呈腰形的驱动块(35);常态下,所述驱动块(35)两端与所述滑块(31)侧壁抵接,所述驱动块(35)转动后可与所述滑块(31)侧壁之间产生活动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圆柱立式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柱(34)伸出所述底板(21)的一端固接有握持块(36),所述底板(21)侧壁固接有第一限位块(37)和第二限位块(38),所述第一限位块(37)和第二限位块(38)沿所述螺柱(34)的转动方向分布;所述握持块(36)与所述第一限位块(37)触碰时,所述驱动块(35)与所述滑块(31)接触;所述握持块(36)与所述第二限位块(38)触碰时,所述驱动块(35)和所述滑块(31)侧壁之间产生活动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柱立式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2)上设有清理组件(4),所述清理组件(4)包括可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条(22)顶壁的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仲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双龙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