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针导入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748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针导入仪,包括:支撑台,下部中央处开设有容纳槽;多根第一吸附管,安装在支撑台上并分布于容纳槽的周围,向下延伸至支撑台的下表面,第一吸附管连接有负压源;针刺部,容纳于容纳槽内并上下滑动连接支撑台,上端连接有按压组件,下表面吸附有贴片,贴片上粘贴有若干可溶性微针。将支撑台的下表面稍微施压并贴合于皮肤表面,多根第一吸附管分布于容纳槽的周围,向下延伸至支撑台的下表面,能够对应吸附皮肤,使得曲面部位的皮肤变得平整,尤其是针对凸面结构的皮肤作用更明显,再通过按压组件带动若干可溶性微针刺入中央区域的皮肤,达到可溶性微针垂直地刺入皮肤的效果,使得可溶性微针的传导效率和药物渗透率非常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针导入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及美容领域,特别涉及微针导入仪。
技术介绍
如何将药物正确地导入到治疗部位,使得药物效果最大化发挥是医疗及美容领域面临的新问题。利用注射针注射到所需的位置,通常的最为常见的药物传递方法之一。但伴有一些弊端例如引起疼痛、皮肤受损、出血、注射部位感染等。微针技术可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可在皮肤上无痛地创造微米级的药物传输通道,增强皮肤对活性物质或药物尤其是大分子药物的渗透性,因其具有的无痛、安全、易操作等优势,特别是可溶性微针药物传导技术,刺入皮肤的同时在皮肤内融化释放搭载在微针里的活性药物。但是,传统的可溶性微针都是以贴片形式,通过手指按压的方式刺入到皮肤表面,通过手指按压方式很难有效地将微针刺入至皮肤内,特别是带有很多凸面结构的脸部,不均匀皮肤结构的皱纹以及关节等曲面部位是难以实现垂直地将微针刺入至皮肤内,使得微针的传导效率和药物渗透率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微针导入仪,能够实现垂直地将微针有效地刺入皮肤内。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微针导入仪,包括:支撑台,下部中央处开设有容纳槽;多根第一吸附管,安装在所述支撑台上并分布于所述容纳槽的周围,向下延伸至所述支撑台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吸附管连接有负压源;针刺部,容纳于所述容纳槽内并上下滑动连接支撑台,上端连接有按压组件,下表面吸附有贴片,所述贴片上粘贴有若干可溶性微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导入仪将支撑台的下表面稍微施压并贴合于皮肤表面,多根第一吸附管分布于容纳槽的周围,向下延伸至支撑台的下表面,能够对应吸附皮肤,使得曲面部位的皮肤变得平整,尤其是针对凸面结构的皮肤作用更明显,再通过按压组件带动若干可溶性微针刺入中央区域的皮肤,达到可溶性微针垂直地刺入皮肤的效果,使得可溶性微针的传导效率和药物渗透率都非常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多根所述第一吸附管均匀地分布于所述支撑台的外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台的中央处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导向孔,所述按压组件包括按压杆和弹簧,所述按压杆连接所述针刺部并与所述导向孔滑动连接,所述按压杆在所述支撑台的上方安装有止挡部,所述弹簧设置于止挡部与所述支撑台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按压杆包括由上至下分布的按压部和滑动部,所述导向孔的尺寸大于所述滑动部的尺寸且小于所述按压部的尺寸,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导向孔滑动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台的上端安装有罩筒,所述罩筒具有上端面且下端开口,所述罩筒的上端面设有仅供按压杆穿过的通孔,所述止挡部和所述弹簧被止挡于所述罩筒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簧为压簧,套设于所述按压杆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针刺部的尺寸大于所述导向孔的尺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针刺部上安装有多根第二吸附管,多根所述第二吸附管向下延伸至所述针刺部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吸附管与负压源连接以吸附所述贴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吸附管上下贯穿所述支撑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刺入皮肤前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刺入皮肤后的示意图。附图标记:支撑台1、容纳槽11、导向孔12、罩筒13、通孔131、第一吸附管2、针刺部3、按压组件4、按压杆41、按压部411、滑动部412、弹簧42、止挡部43、贴片5、可溶性微针6、皮肤7、第二吸附管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及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图4和图5,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微针导入仪,包括支撑台1、针刺部3和多根第一吸附管2。其中,支撑台1的下部中央处开设有容纳槽11,多根第一吸附管2安装在支撑台1上并分布于容纳槽11的周围,向下延伸至支撑台1的下表面,第一吸附管2连接有负压源,针刺部3容纳于容纳槽11内并上下滑动连接支撑台1,上端连接有按压组件4,下表面吸附有贴片5,贴片5上粘贴有若干可溶性微针6。可以理解的是,支撑台1的下表面为平面,可溶性微针6可以移动到支撑台1的下表面以下的位置,以刺入皮肤7。另外,如图4所示,多根第一吸附管2分布于容纳槽11的周围并向下延伸至支撑台1的下表面,在连通负压源的情况下,第一吸附管2内形成负压,能够吸附但不伤害皮肤7,具体地,多根第一吸附管2可以作用于若干可溶性微针6外围的皮肤7。将支撑台1的下表面稍微施压并贴合于皮肤7表面,多根第一吸附管2能够对应吸附皮肤7,使得曲面部位的皮肤7变得平整,尤其是针对凸面结构的皮肤7作用更明显,防止可溶性微针6倾斜地刺入皮肤7,再通过按压组件4带动若干可溶性微针6刺入中央区域的皮肤7,达到可溶性微针6垂直地刺入皮肤7的效果,使得可溶性微针6的传导效率和药物渗透率都非常高。具体地,多根第一吸附管2均匀地分布于支撑台1的外周,固定在支撑台1的外周面上,方便安装和拆卸。进一步参见图2和图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台1的中央处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导向孔12,按压组件4包括按压杆41和弹簧42,按压杆41连接针刺部3并与导向孔12滑动连接,按压杆41在支撑台1的上方安装有止挡部43,弹簧42设置于止挡部43与支撑台1之间,使用者用手向下按压按压杆41后并释放,在弹簧42的弹力驱动下按压杆41能够自动向上弹起,由于设定针刺部3的尺寸大于导向孔12的尺寸,针刺部3不会脱离容纳槽11,使用者能够多次按压按压杆41,利于可溶性微针6完全刺入皮肤7。此外,如图2所示,按压杆41包括由上至下分布的按压部411和滑动部412,导向孔12的尺寸大于滑动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微针导入仪,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台,下部中央处开设有容纳槽;/n多根第一吸附管,安装在所述支撑台上并分布于所述容纳槽的周围,向下延伸至所述支撑台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吸附管连接有负压源;/n针刺部,容纳于所述容纳槽内并上下滑动连接支撑台,上端连接有按压组件,下表面吸附有贴片,所述贴片上粘贴有若干可溶性微针。/n

【技术特征摘要】
1.微针导入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台,下部中央处开设有容纳槽;
多根第一吸附管,安装在所述支撑台上并分布于所述容纳槽的周围,向下延伸至所述支撑台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吸附管连接有负压源;
针刺部,容纳于所述容纳槽内并上下滑动连接支撑台,上端连接有按压组件,下表面吸附有贴片,所述贴片上粘贴有若干可溶性微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导入仪,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第一吸附管均匀地分布于所述支撑台的外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导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的中央处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导向孔,所述按压组件包括按压杆和弹簧,所述按压杆连接所述针刺部并与所述导向孔滑动连接,所述按压杆在所述支撑台的上方安装有止挡部,所述弹簧设置于止挡部与所述支撑台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针导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杆包括由上至下分布的按压部和滑动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优微珠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