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特发性死精子症不育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717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治疗特发性死精子症不育的中药,可有效解决效果好的治疗死精子症不育的用药问题,由以下原料药物制成:菟丝子13‑17g、鹿茸4‑6g、淫羊藿13‑17g、枸杞子13‑17g、锁阳13‑17g、黄芪25‑35g、海马2‑4g、红参8‑12g、黄精8‑12g、熟地黄8‑12g、川牛膝8‑12g和烫水蛭4‑6g,本发明专利技术组方科学合理,君、臣、佐、使互相支持,配伍严谨,共奏温肾助阳、化瘀通络之功,有效用于治疗死精子症不育,效果好,开拓了治疗死精子症不育药物的新途径,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特发性死精子症不育的中药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特别是一种治疗特发性死精子症不育的中药(鹿菟强精方)。
技术介绍
育龄夫妇同居1年以上,性生活规律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并排除女方因素,由男方因素导致女方未能孕育的疾病,即为男性不育症。其中死精子症占男性不育的16.41%-18%左右。关于死精子症的诊断,世界卫生组织(WHO)并未作出明确规定,大部分学者认为:多次(至少三次)精液分析(经伊红染色)结果显示全部是死亡精子,或死亡精子数目过多(活精子率在10%以下)即为死精子症。现代医学认为精子的死亡与染色体异常、附睾功能受损、生殖道感染、精子营养物质缺乏、免疫因素、内分泌异常、环境因素和药物毒性等密切相关,对病因明确者,多采取针对性治疗,如生殖系感染者,选敏感抗生素治疗;对内分泌功能异常者,多采用调整内分泌治疗等,但临床效果并不理想,尤其对特发性(指原因不明)死精子症不育患者的治疗更是束手无策。针对这一临床治疗难点,近些年来,在中医药治疗特发性死精子不育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和探索(无论临床研究还是基础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无子”范畴中医学认为男性生殖功能以“肾”为基础,同时有赖于气血和心、肝、脾、肺等脏腑功能的正常与协调,提出了以“肾”为中心的中医生殖学说。传统观点认为,男性不育的基本病机为“肾虚”。基于大量临床和文献的研究,结合该病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肾虚络阻”为该病的核心病机。因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生殖之精,其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关系生殖机能是否正常,肾气的“实、盛、衰”等机体状态直接关乎天癸“至、竭、尽”。肾气与天癸决定了精之“溢、泻、少”,影响男性生殖功能。该病病因复杂,病程较长,“久病多虚多瘀,久病入络”;现代研究也表明,不育患者的睾丸或附睾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基于“肾虚络阻”的病机认识,对治疗特发性死精症当以“益肾通络”为大法,选药组方应具有“温肾助阳,化瘀通络”之功能。前期临床研究表明,治疗特发性死、弱精子症不育疗效确切。现有三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016、2017、和2019),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改善精子线粒体膜电位和修复精子DNA损伤,可有效治疗死精子症不育,现虽有多种药物,但由于种种原因,其使用和效果并不尽人意,因此,如何有效解决治疗死精子症不育药物上的改进和创新是人们非常关心希望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特发性死精子症不育的中药,可有效解决效果好的治疗死精子症不育的用药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特发性死精子症不育的中药,该中药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菟丝子13-17g、鹿茸4-6g、淫羊藿13-17g、枸杞子13-17g、锁阳13-17g、黄芪25-35g、海马2-4g、红参8-12g、黄精8-12g、熟地黄8-12g、川牛膝8-12g和烫水蛭4-6g,其中先将菟丝子、淫羊藿、枸杞子、锁阳、黄芪、黄精、熟地黄、川牛膝和烫水蛭加水浸没药面,室温下浸泡30-40min,武火煎沸后,再转文火煎30min,过滤,得第一次滤液;药渣再加水浸没,武火煎沸后,再转文火煎25-30min,过滤,得第二次滤液;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400-500mL,得中药液,同时将鹿茸、海马研粉,再将红参炖熟,服用时,每次200-250mL,并将鹿茸粉、海马粉、红参均分为两份,每份同每次中药液一起服用,即可。本专利技术组方科学合理,君、臣、佐、使互相支持,配伍严谨,共奏温肾助阳、化瘀通络之功,有效用于治疗死精子症不育,效果好,开拓了治疗死精子症不育药物的新途径,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中,可由以下实施例给出。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一种治疗特发性死精子症不育的中药,该中药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菟丝子15g、鹿茸5g、淫羊藿15g、枸杞子15g、锁阳15g、黄芪30g、海马3g、红参10g、黄精10g、熟地黄10g、川牛膝10g和烫水蛭5g,其中先将菟丝子、淫羊藿、枸杞子、锁阳、黄芪、黄精、熟地黄、川牛膝和烫水蛭加水浸没药面,室温下浸泡30-40min,武火煎沸后,再转文火煎30min,过滤,得第一次滤液;药渣再加水浸没,武火煎沸后,再转文火煎25-30min,过滤,得第二次滤液;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400-500mL,得中药液,同时将鹿茸、海马研粉,再将红参炖熟,服用时,每次200-250mL,并将鹿茸粉、海马粉、红参均分为两份,同每次中药液一起服用,即可。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一种治疗特发性死精子症不育的中药,该中药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菟丝子14g、鹿茸5.5g、淫羊藿14g、枸杞子16g、锁阳14g、黄芪33g、海马2.5g、红参11g、黄精9g、熟地黄11g、川牛膝9g和烫水蛭5.5g,制备、服用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一种治疗特发性死精子症不育的中药,该中药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菟丝子16g、鹿茸4.5g、淫羊藿16g、枸杞子14g、锁阳16g、黄芪27g、海马3.5g、红参9g、黄精11g、熟地黄9g、川牛膝11g和烫水蛭4.5g,制备、服用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4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中,还可根据需要将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还可根据需要制成适于医学上服用的剂型,如丸剂、胶囊、颗粒剂(粉剂)、膏剂等,以丸剂为例,该中药丸剂是由菟丝子187.5g、鹿茸62.5g、淫羊藿187.5g、枸杞子187.5g、锁阳187.5g、黄芪375g、海马37.5g、红参125g、黄精125g、熟地黄125g、川牛膝125g和烫水蛭62.5g制成,其中菟丝子、鹿茸、锁阳、海马、红参、水蛭粉碎成中药粉,备用;其余淫羊藿、枸杞子、黄芪、黄精、熟地黄和川牛膝加水浸泡2小时后,煎煮2次,每次1.5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浓缩成稠膏,与中药粉混匀,按常规方法制丸1000粒,干燥,即得,每次服用20-30粒,早、晚各一次,温开水冲服。在上述药物中,其中,菟丝子为补肾填精种子之要药,平补三阴而助阳,具有补而不燥,滋而不腻的特性;鹿茸既温补肾阳,又益肾填精,二者共为君药;淫羊藿、锁阳、海马补肾助阳,同时海马还有调气活血功效;熟地黄、枸杞子、黄精补肾填精养阴,同时兼有阴中求阳之义;红参、黄芪补中益气,烫水蛭活血通络,黄芪配水蛭,补益而不壅滞,水蛭配黄芪,破瘀而不伤正,诸药相配共为臣药;川牛膝既补肝肾,又活血通脉引血下行,直达病所,兼有引经之义,而为佐使药。全方选药科学合理,配伍严谨,共奏温肾助阳,化瘀通络之功,具有直接或间接促进精子生成和提高精力活力的作用,而活血类药物有改善血流、促进微循环、抗氧化、消炎等作用,在提高精子活率、前向运动精子率、精子总活力以及改善精子DNA碎片指数等方面,总体疗效好,且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具有好的安全性,有效用于治疗特发性死精子症不育,并经临床试验和实践,效果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特发性死精子症不育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菟丝子13-17g、鹿茸4-6g、淫羊藿13-17g、枸杞子13-17g、锁阳13-17g、黄芪25-35g、海马2-4g、红参8-12g、黄精8-12g、熟地黄8-12g、川牛膝8-12g和烫水蛭4-6g,其中先将菟丝子、淫羊藿、枸杞子、锁阳、黄芪、黄精、熟地黄、川牛膝和烫水蛭加水浸没药面,室温下浸泡30-40min,武火煎沸后,再转文火煎30min,过滤,得第一次滤液;药渣再加水浸没,武火煎沸后,再转文火煎25-30min,过滤,得第二次滤液;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400-500mL,得中药液,同时将鹿茸、海马研粉,再将红参炖熟,服用时,每次200-250mL,并将鹿茸粉、海马粉、红参均分为两份,每份同每次中药液一起服用,即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特发性死精子症不育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菟丝子13-17g、鹿茸4-6g、淫羊藿13-17g、枸杞子13-17g、锁阳13-17g、黄芪25-35g、海马2-4g、红参8-12g、黄精8-12g、熟地黄8-12g、川牛膝8-12g和烫水蛭4-6g,其中先将菟丝子、淫羊藿、枸杞子、锁阳、黄芪、黄精、熟地黄、川牛膝和烫水蛭加水浸没药面,室温下浸泡30-40min,武火煎沸后,再转文火煎30min,过滤,得第一次滤液;药渣再加水浸没,武火煎沸后,再转文火煎25-30min,过滤,得第二次滤液;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400-500mL,得中药液,同时将鹿茸、海马研粉,再将红参炖熟,服用时,每次200-250mL,并将鹿茸粉、海马粉、红参均分为两份,每份同每次中药液一起服用,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特发性死精子症不育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所述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菟丝子15g、鹿茸5g、淫羊藿15g、枸杞子15g、锁阳15g、黄芪30g、海马3g、红参10g、黄精10g、熟地黄10g、川牛膝10g和烫水蛭5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自学王祖龙陈建设陈翔张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