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固定结构的裸电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245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固定结构的裸电芯,包括裸电芯以及设置于所述裸电芯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粘附部和锁紧部,所述锁紧部设置于所述裸电芯的边缘,所述粘附部设置于所述裸电芯的中部,所述粘附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并列设置,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两面均具有粘性。该裸电芯结构简单,便于固定裸电芯,不易发生位移或形变,安全性能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固定结构的裸电芯
本技术属于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固定结构的裸电芯。
技术介绍
手机等数码设备自带有储能电池,选用的储能电池一般为锂离子电池,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跌落导致锂离子电池短路发热、破损、甚至燃烧等现象,跌落可靠性成为一种重要的安全性能。在5G手机时代,行业内对锂离子电池的续航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1、具有更高的容量,这样电池具有了更大的重量;2、具有长寿命,要求更多的电解液量;3、具有更高的体积能量密度,这样电池电解液存储空间有限,导致游离电解液更多。锂离子电池包括裸电芯以及包裹裸电芯的外壳,现有技术中,裸电芯是直接放置在外壳内部中的,由于裸电芯与外壳之间还存在一定的间隙,它们之间会发生相对滑动,在进行机械可靠性模拟测试(跌落、滚筒、微跌等)时,高重量导致电池受到比较大的冲击,裸电芯中的电解液会因此而发生泄漏,游离的电解液在裸电芯与外壳之间起到了润滑作用,导致裸电芯的移动加剧,且很容易出现短路、破损、甚至燃烧等安全问题。因此,相关技术亟待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固定结构的裸电芯,能够固定裸电芯,降低裸电芯的位移,以提升手机5G时代高重量、高游离电解液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固定结构的裸电芯,包括裸电芯以及设置于所述裸电芯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粘附部,所述粘附部设置于所述裸电芯的中部,所述粘附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并列设置,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两面均具有粘性。在实际应用中,固定结构设置在裸电芯上的至少一面,根据实际需要可以灵活地设置;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均优选为热熔双面胶,采用两条热熔双面胶设计,用于裸电芯的位置固定,防止裸电芯与电芯的外壳之间发生位移或窜动;可在相同、甚至低于现有技术方案单位面积重量比时,保持高重量、高游离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具有高的机械可靠性;同时通过将一条宽的热熔双面胶设置为两条较窄的热熔双面胶,大大降低制造时气泡产生的风险,提升了产品合格率;且该粘附部结构简单,不需要改装卷绕贴胶加工设备,可自动化生产,减少了卷绕贴胶设备的安装成本和改装成本,该裸电芯结构简单,便于固定,不易发生位移或形变,安全性能高。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具有固定结构的裸电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部分的宽度为10mm~50mm。这种结构设计能够保证粘接的稳定性;在实际应用中,第一部分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设置。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具有固定结构的裸电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部分的宽度为10mm~50mm。这种结构设计能够保证粘接的稳定性;在实际应用中,第二部分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设置。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具有固定结构的裸电芯的一种改进,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粘附部和锁紧部,所述锁紧部设置于所述裸电芯的边缘。锁紧部用于裸电芯的端部保持紧密排列,防止裸电芯结构松散,同时降低隔膜翻折引起的短路风险。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具有固定结构的裸电芯的一种改进,所述锁紧部包括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所述第四部分相对设置于所述裸电芯的两端。在实际应用中,裸电芯是通过卷绕或叠片形成的,其端部露出了层状的极片;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优先选用热熔单面胶,设置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有助于裸电芯端部极片位置的相对固定和稳定,有利于增强裸电芯结构的牢固性和工作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具有固定结构的裸电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三部分、所述第四部分均为单面具有粘性。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第三部分、第四部分与裸电芯之间紧密贴合;在实际应用中,可使用蓝色胶纸或透明胶纸,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其它颜色的胶纸,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灵活地设置。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具有固定结构的裸电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三部分的粘附面与所述裸电芯的顶部接触。在实际应用中,第三部分根据实际需求可设置在裸电芯的任意一侧;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第三部分对裸电芯的端部结构进行加强固定,在跌落时,防止端部松散,同时降低隔膜翻折引起的短路风险,以增加其工作的稳定性,提高其安全可靠性能。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具有固定结构的裸电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四部分的粘附面与所述裸电芯的底部接触。在实际应用中,第四部分根据实际需求可设置在裸电芯的任意一侧,优选地与第三部分相对设置;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第四部分对裸电芯的端部结构进行加强固定,在跌落时,防止端部松散,同时降低隔膜翻折引起的短路风险,以增加其工作的稳定性,提高其安全可靠性能。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具有固定结构的裸电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四部分包括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所述第五部分、所述第六部分并列设置于所述裸电芯的底部。这种结构设计增强了其工作的效果,使得裸电芯的结构更加牢固。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具有固定结构的裸电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均为平面结构。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增大对裸电芯定位时的束缚面积。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具有固定结构的裸电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三部分、所述第四部分均为U型结构。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对裸电芯的端部进行夹紧固定。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裸电芯容置于外壳内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裸电芯容置于外壳内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其中:1-裸电芯;2-固定结构;21-粘附部;211-第一部分;212-第二部分;22-锁紧部;221-第三部分;222-第四部分;2221-第五部分;2222-第六部分;3-外壳。具体实施方式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固定结构的裸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裸电芯(1)以及设置于所述裸电芯(1)的固定结构(2),所述固定结构(2)包括粘附部(21),所述粘附部(21)设置于所述裸电芯(1)的中部,所述粘附部(21)包括第一部分(211)和第二部分(212),所述第一部分(211)与第二部分(212)并列设置,所述第一部分(211)、所述第二部分(212)的两面均具有粘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固定结构的裸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裸电芯(1)以及设置于所述裸电芯(1)的固定结构(2),所述固定结构(2)包括粘附部(21),所述粘附部(21)设置于所述裸电芯(1)的中部,所述粘附部(21)包括第一部分(211)和第二部分(212),所述第一部分(211)与第二部分(212)并列设置,所述第一部分(211)、所述第二部分(212)的两面均具有粘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固定结构的裸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211)的宽度为10mm~5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固定结构的裸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212)的宽度为10mm~5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固定结构的裸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2)还包括锁紧部(22),所述锁紧部(22)设置于所述裸电芯(1)的边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固定结构的裸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部(22)包括第三部分(221)和第四部分(22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本安于子龙彭启川赵云龙杨建孙陈杰李载波杨山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锂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