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输送大流量高扬程介质的磁力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6336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输送大流量高扬程介质的磁力泵装置,包括泵体、分别位于泵体前端和后端的前泵盖和后泵盖、泵轴、吸入叶轮、吐出叶轮、以及与泵轴驱动连接的磁力驱动单元,泵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泵体内,所述的后泵盖与泵体之间形成吸入泵腔,所述吸入叶轮安装在所述泵轴上并位于吸入泵腔内,所述的前泵盖与泵体之间形成吐出泵腔,所述吐出叶轮安装在泵轴上并位于吐出泵腔内,在泵体内还设有将吸入泵腔和吐出泵腔隔开的截流板,所述截流板与泵体壁面之间还形成分别连接所述吸入泵腔出口和吐出泵腔入口的过流通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适用范围广、密闭性能好、特别适用于大流量高扬程工况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输送大流量高扬程介质的磁力泵装置
本技术涉及离心泵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输送大流量高扬程介质的磁力泵装置。
技术介绍
磁力离心泵现有技术为磁力泵适用于输送小流量低扬程介质,由于大流量高扬程介质伴随着很大的叶轮直径,泵轴的加工及轴系的动平衡是现有技术无法达到的,而大流量高扬程伴随着大的输出功率,会导致泵的损坏几率加大,维修成本提高。中国专利CN109973394A公开了一种双驱二级磁力泵,其由一级泵力泵(A)和二级磁力泵(B)组成;在泵体(1)上开设有右侧的一级泵腔(11a)和左侧的二级泵腔(11b),在泵体(1)上开设有连通一级出液孔(13)和二级进液口(14)的腔道(16),形成串联式磁力泵。该装置通过设置两台泵形成串联以增大扬程,但是,其整体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输送大流量高扬程介质的磁力泵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输送大流量高扬程介质的磁力泵装置,包括泵体、分别位于泵体前端和后端的前泵盖和后泵盖、泵轴、吸入叶轮、吐出叶轮、以及与泵轴驱动连接的磁力驱动单元,所述的泵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泵体内,所述的后泵盖与泵体之间形成吸入泵腔,所述吸入叶轮安装在所述泵轴上并位于吸入泵腔内,所述的前泵盖与泵体之间形成吐出泵腔,所述吐出叶轮安装在泵轴上并位于吐出泵腔内,在泵体内还设有将吸入泵腔和吐出泵腔隔开的截流板,所述截流板与泵体壁面之间还形成分别连接所述吸入泵腔出口和吐出泵腔入口的过流通道。进一步的,所述吸入叶轮和吐出叶轮相对设置,这样设计可以尽量保证吸入叶轮与吐出叶轮之间的轴向力平衡。进一步的,所述吸入叶轮和吐出叶轮的前后口环位置处于同一中心轴线上。进一步的,所述的截流板与泵轴保持间隙配合,并将所述吸入叶轮和吐出叶轮分隔在两侧。更进一步的,所述截流板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泵轴间隙配合的截流轴套。截流板配合截流轴套可起到隔离吸入泵腔和吐出泵腔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的泵轴分别通过前轴承和后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前泵盖和后泵盖上。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吸入叶轮和吐出叶轮布置在所述前轴承和后轴承之间,可使得磁力泵在工作时更为稳定。进一步的,所述的前泵盖、后泵盖分别通过紧固螺钉与泵体固定安装。本技术在磁力泵的泵体内设置两级叶轮,包括吸入叶轮和吐出叶轮,两叶轮之间形成了特殊的流道供介质流通,吸入叶轮先对介质做功,经过一次做功的介质通过过流通道进入吐出叶轮,被第二次做功,连续两次做功提高了介质的扬程,同时此磁力可用于输送大流量的介质。现有技术常采用两泵串联输送介质,以达成大流量和高扬程的目标,而本技术采用在一个磁力泵中设置两级叶轮,不仅保证了大流量和高扬程的输出效果,而且减小了单级叶轮的径向尺寸,更利于加工及对动平衡的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使用范围广:对大流量高扬程工况,解决了两泵串联造成的成本负担。(2)使用寿命长:轴承为两端支撑,泵轴受力均匀,不易弯曲变形。(3)安全可靠:密封采用磁力驱动单元,可达到完全无泄漏。(4)密闭性能好:本技术为静密封,不会出现泄漏。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输送大流量高扬程介质的磁力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泵体;2-吸入叶轮;3-吐出叶轮;4-前泵盖;5-后泵盖;6-泵轴;7-前轴承;8-后轴承;9-磁力驱动单元;10-截流板,11-截流轴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用于输送大流量高扬程介质的磁力泵装置,其结构参见图1所示,包括泵体1、分别位于泵体1前端和后端的前泵盖4和后泵盖5、泵轴6、吸入叶轮2、吐出叶轮3、以及与泵轴6驱动连接的磁力驱动单元9,泵轴6转动安装在泵体1内,后泵盖5与泵体1之间形成吸入泵腔,吸入叶轮2安装在泵轴6上并位于吸入泵腔内,前泵盖4与泵体1之间形成吐出泵腔,吐出叶轮3安装在泵轴6上并位于吐出泵腔内,在泵体1内还设有将吸入泵腔和吐出泵腔隔开的截流板10,截流板10与泵体1壁面之间还形成分别连接吸入泵腔出口和吐出泵腔入口的过流通道。请再参见图1所示,吸入叶轮2和吐出叶轮3相对设置,这样设计可以尽量保证吸入叶轮2与吐出叶轮3之间的轴向力平衡。吸入叶轮2和吐出叶轮3的前后口环位置处于同一中心轴线上。请再参见图1所示,截流板10与泵轴6保持间隙配合,并将吸入叶轮2和吐出叶轮3分隔在两侧。截流板10上还设置有与泵轴6间隙配合的截流轴套11。截流板10配合截流轴套11可起到隔离吸入泵腔和吐出泵腔的作用。泵轴6分别通过前轴承7和后轴承8转动安装在前泵盖4和后泵盖5上。吸入叶轮2和吐出叶轮3布置在前轴承7和后轴承8之间,可使得磁力泵在工作时更为稳定。前泵盖4、后泵盖5分别通过紧固螺钉与泵体1固定安装。本实施例在磁力泵的泵体1内设置两级叶轮,包括吸入叶轮2和吐出叶轮3,两叶轮之间形成了特殊的流道供介质流通,吸入叶轮2先对介质做功,经过一次做功的介质通过过流通道进入吐出叶轮3,被第二次做功,连续两次做功提高了介质的扬程,同时此磁力可用于输送大流量的介质。现有技术常采用两泵串联输送介质,以达成大流量和高扬程的目标,而本实施例采用在一个磁力泵中设置两级叶轮,不仅保证了大流量和高扬程的输出效果,而且减小了单级叶轮的径向尺寸,更利于加工及对动平衡的处理。以上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磁力驱动单元为本领域的常用的磁力泵中的磁力驱动部件,可以有如外磁转子总成、内磁转子总成等结构部件组成。同样的,其余未具体说明的功能部件,也均为本领域为实现对应功能的常用部件。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揭示,不脱离本技术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输送大流量高扬程介质的磁力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分别位于泵体前端和后端的前泵盖和后泵盖、泵轴、吸入叶轮、吐出叶轮、以及与泵轴驱动连接的磁力驱动单元,所述的泵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泵体内,所述的后泵盖与泵体之间形成吸入泵腔,所述吸入叶轮安装在所述泵轴上并位于吸入泵腔内,所述的前泵盖与泵体之间形成吐出泵腔,所述吐出叶轮安装在泵轴上并位于吐出泵腔内,在泵体内还设有将吸入泵腔和吐出泵腔隔开的截流板,所述截流板与泵体壁面之间还形成分别连接所述吸入泵腔出口和吐出泵腔入口的过流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输送大流量高扬程介质的磁力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分别位于泵体前端和后端的前泵盖和后泵盖、泵轴、吸入叶轮、吐出叶轮、以及与泵轴驱动连接的磁力驱动单元,所述的泵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泵体内,所述的后泵盖与泵体之间形成吸入泵腔,所述吸入叶轮安装在所述泵轴上并位于吸入泵腔内,所述的前泵盖与泵体之间形成吐出泵腔,所述吐出叶轮安装在泵轴上并位于吐出泵腔内,在泵体内还设有将吸入泵腔和吐出泵腔隔开的截流板,所述截流板与泵体壁面之间还形成分别连接所述吸入泵腔出口和吐出泵腔入口的过流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大流量高扬程介质的磁力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叶轮和吐出叶轮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大流量高扬程介质的磁力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叶轮和吐出叶轮的前后口环位置处于同一中心轴线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大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佰诺泵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