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油田生产井采出液含水率的自动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6271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改进的油田生产井采出液含水率的自动测量装置,包括:控制器、进液管、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出液管;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电动阀门;第二管路上,沿管内液体流向依次设有第二电动阀门、第一静态混合器、压力表、第二静态混合器和含水率传感器;第一静态混合器与第二静态混合器中间的管道,管径由大到小均匀变化到预设管径;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动阀门和第二电动阀门控制连接;控制器分别与压力表和含水率传感器通讯连接。进行含水率测量时,该装置通过第一过渡管道,管径从大到小的变化,可增大采出液的流速,配合静态混合器,让采出液得到充分混合再进行准确测量;该装置所需的部件较少、结构简单、体积小,测量准确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油田生产井采出液含水率的自动测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田测量
,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的油田生产井采出液含水率的自动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世界上的所有油田的采油井中,产油率和产油量是油田生产最重要的基本数据,我国绝大多数油田采用二次三次驱油作业,二次采油是采用水驱技术,三次采油采用三元复合驱技术。我国大庆油田、吉林油田、塔里木油田、胜利油田等大型油田由于油田老化多采用类似的技术进行深度采油。二次三次驱油作业条件下,采出物是一种三相流(气相、水相、油相),气相中可能的组分是H2S、CO2和低碳数烃类等,水相中包含驱油化学品,油相指粗原油。各个油田为了实时监测油井的采出水量,需要精确地掌握油井的产油量,则必须定期测定油井产出液的含水量。但是在现有技术中,三相流从地下转移到地面后,由于温度压力的变化,形态发生变化,油水气快速分离,气体从体相中溢出,水相下沉,油相上浮,水相中以水包油的形式含不确定的油,油相中以油包水的形式含不确定的水,水包油形式的含油量和油包水的含水率均是动态变化的,导致测量原油产率非常困难。油田由于没有简单可靠的测试油水比率的方法,使得油田数据化工作难以进展,特别是采出液中高含气高含水的工况测量难度更大。而且现有的一些专利技术以及产品,为了保证测量的可靠性,必须确保含水率传感器表面的清洁,需要通过自吸泵还有四个电磁阀才能实现自清洁和测量,结构繁琐,体积庞大。因此,如何研究出一种可靠性高、体积小并能满足现场安装维护需要的油田生产井采出液含水率的自动测量装置,是同行从业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至少解决上述部分技术问题的改进的油田生产井采出液含水率的自动测量装置。一种改进的油田生产井采出液含水率的自动测量装置,包括:控制器和测量装置本体;所述测量装置本体包括:进液管、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入口端与井口管道通过法兰连接,出口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出液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与主管道连通;其中: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电动阀门;所述第二管路上,沿管内液体流向依次设有第二电动阀门、第一静态混合器、压力表、第二静态混合器和含水率传感器;所述第一静态混合器与所述第二静态混合器中间的管道,为第一过渡管道;所述第一过渡管道的管径由大到小均匀变化到预设管径,所述第一过渡管道的内壁平滑过渡;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动阀门和第二电动阀门控制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力表和含水率传感器通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含水率传感器与所述出液管中间的管道,为第二过渡管道;所述第二过渡管道的管径,由预设管径逐渐增大,均匀过渡到与所述第二管路相同的管径。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清洗所述含水率传感器的清洗部件;所述清洗部件包括: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和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穿设于管道壁,所述清洁机构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传动机构上,另一端具有清洁环;所述清洁环套设在所述含水率传感器的探针上;所述驱动机构通过输出轴驱动所述传动机构往复运动;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清洁环往复运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机构控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清洁机构呈工字型;包括:依次连接的限位杆、连接杆和清洁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杆穿设于管道壁,所述清洁杆的一端设有所述清洁环。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管道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环;所述清洁杆与所述管道壁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密封环;所述限位杆与所述管道壁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三密封环。进一步地,所述清洁环为环状的毛刷或橡胶。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或工控机。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还设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远程终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下述一项或多项:WIFI模块、公众移动通信网通信模块、蓝牙模块和近场通信模。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改进的油田生产井采出液含水率的自动测量装置,包括:控制器和测量装置本体;所述测量装置本体包括:进液管、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入口端与井口管道通过法兰连接,出口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出液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与主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电动阀门;所述第二管路上,沿管内液体流向依次设有第二电动阀门、第一静态混合器、压力表、第二静态混合器和含水率传感器;所述第一静态混合器与所述第二静态混合器中间的管道,为第一过渡管道;所述第一过渡管道的管径由大到小均匀变化到预设管径,所述第一过渡管道的内壁平滑过渡;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动阀门和第二电动阀门控制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力表和含水率传感器通讯连接。在测量含水率时,该装置通过第一过渡管道,管径从大到小的变化,可增大采出液的流速,配合以两个静态混合器,让充分混合的采出液得到充分的混合再进行准确测量;相比传统的测量装置,本技术的装置所需的部件较少、结构简单、体积小、占地少,而且测量准确性较高。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改进的油田生产井采出液含水率的自动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含水率传感器与清洁机构安装关系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与多个部件之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控制器,2-测量装置本体,21-进液管,22-第一管路,23-第二管路,24-出液管,221-第一电动阀门,231-第二电动阀门,232-第一静态混合器,233-压力表,234-第二静态混合器,235-含水率传感器,236-第一过渡管道,237-第二过渡管道,3-清洗部件,31-驱动机构,32-传动机构,33-清洁机构,331-清洁环,332-限位杆,333-连接杆,334-清洁杆,335-第一密封环,336-第二密封环,337-第三密封环,管道壁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油田生产井采出液含水率的自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1)和测量装置本体(2);所述测量装置本体(2)包括:进液管(21)、第一管路(22)、第二管路(23)和出液管(24);/n所述进液管(21)的入口端与井口管道通过法兰连接,出口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管路(22)和第二管路(23)的输入端相连通;/n所述第一管路(22)和第二管路(23)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出液管(24)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出液管(24)的另一端与主管道连通;/n其中:/n所述第一管路(22)上设有第一电动阀门(221);/n所述第二管路(23)上,沿管内液体流向依次设有第二电动阀门(231)、第一静态混合器(232)、压力表(233)、第二静态混合器(234)和含水率传感器(235);/n所述第一静态混合器(232)与所述第二静态混合器(234)中间的管道,为第一过渡管道(236);所述第一过渡管道(236)的管径由大到小均匀变化到预设管径,所述第一过渡管道(236)的内壁平滑过渡;/n所述控制器(1)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动阀门(221)和第二电动阀门(231)控制连接;所述控制器(1)分别与所述压力表(233)和含水率传感器(235)通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油田生产井采出液含水率的自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1)和测量装置本体(2);所述测量装置本体(2)包括:进液管(21)、第一管路(22)、第二管路(23)和出液管(24);
所述进液管(21)的入口端与井口管道通过法兰连接,出口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管路(22)和第二管路(23)的输入端相连通;
所述第一管路(22)和第二管路(23)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出液管(24)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出液管(24)的另一端与主管道连通;
其中:
所述第一管路(22)上设有第一电动阀门(221);
所述第二管路(23)上,沿管内液体流向依次设有第二电动阀门(231)、第一静态混合器(232)、压力表(233)、第二静态混合器(234)和含水率传感器(235);
所述第一静态混合器(232)与所述第二静态混合器(234)中间的管道,为第一过渡管道(236);所述第一过渡管道(236)的管径由大到小均匀变化到预设管径,所述第一过渡管道(236)的内壁平滑过渡;
所述控制器(1)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动阀门(221)和第二电动阀门(231)控制连接;所述控制器(1)分别与所述压力表(233)和含水率传感器(235)通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水率传感器(235)与所述出液管(24)中间的管道,为第二过渡管道(237);
所述第二过渡管道(237)的管径,由预设管径逐渐增大,均匀过渡到与所述第二管路(23)相同的管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清洗所述含水率传感器(235)的清洗部件(3);
所述清洗部件(3)包括:驱动机构(31)、传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亚权石峥映冯秋庆孙志林梅劲松罗在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瑞路通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