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垒挡土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6048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挡土墙领域的一种干垒挡土墙,旨在解决挡土墙渗水的问题,其包括墙体和构成墙体的三角形砌砖,三角形砌砖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砌砖的腰对应的侧壁设为墙背,三角形砌砖的底边对应的侧壁设为墙面,沿墙体竖直方向设有穿过三角形砌砖的锚固棒,三角形砌砖上设有供锚固棒穿过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墙体具有透水性,提高墙体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垒挡土墙
本技术涉及挡土墙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干垒挡土墙。
技术介绍
目前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在挡土墙横断面中,与被支承土体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墙背;与墙背相对的、临空的部位称为墙面。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942916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土木建筑用挡土墙结构,包括混凝土浇筑板和地面,所述混凝土浇筑板底部浇筑有矿渣层,所述地面上开设有基坑,所述基坑和地面上部均浇筑有混凝土层,所述基坑上插接有挡土墙。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板、挡土墙和基坑,并且在挡土墙右侧设置有支撑锥。使用时,在地面内等距埋置四组限位板,并且在基坑上浇筑有混凝土层,再浇筑矿渣层和混凝土浇筑板,最后在基坑内按照模板浇筑挡土墙和支撑锥。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挡土墙由混凝土浇注而成,而混凝土的透水性较差,挡土墙内的地表水不能及时排出,地表水下渗造成挡土墙墙背侧墙后积水,会使墙收到额外的静水压力,不利于挡土墙的稳定,可能会导致挡土墙倒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垒挡土墙,其墙体具有透水性,提高墙体稳定性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干垒挡土墙,包括墙体和构成墙体的三角形砌砖,所述三角形砌砖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砌砖的腰对应的侧壁设为墙背,所述三角形砌砖的底边对应的侧壁设为墙面,沿所述墙体竖直方向设有穿过所述三角形砌砖的锚固棒,所述三角形砌砖上设有供锚固棒穿过的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角形砌砖堆砌形成墙体,堆砌起来的三角形砌砖通过锚固棒连接在一起,相邻的三角形砌砖除了锚固棒以外的堆砌只有简单的抵接贴合,无其他辅助连接的结构,地表水下渗后,可以从相邻的三角形砌砖之间的缝隙流出,减少墙背一侧的积水,减小积水对墙体的破快,稳定墙体的结构。三角形砌砖两腰对应的侧壁为墙背,使墙体再有相同面积的墙面时,墙体的墙背拥有更大大的受力面积,减少墙体受到的压力,而等腰的侧壁使三角形墙背的一侧受力更加均匀,减小三角形砌砖发生的偏移。稳定墙体的结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层所述三角形砌砖交叉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两层的三角形砌砖交叉设置,三角形砌砖的顶壁和底壁均与墙背一侧的土壤接触,扩大三角形砌砖水平方向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使三角形砌砖与土壤连接的更加紧密,稳定墙体的结构。同时相邻三角形砌砖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小,使积水可以更快的通过墙面,减小墙背侧积水对墙体的破快。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设置于相邻两层的三角形砌砖的重合处,所述锚固棒穿过相邻的两层的三角形砌砖重合的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个三角形砌砖可以与相邻层的两个三角形砌砖同时连接,从而使同一侧层相邻的三角形砌砖得到连接,从而加强三角形砌砖之间的连接,增强墙体结构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同一层相邻两个所述三角形砌砖的连接点与相邻层的三角形砌砖的底边的中心对齐,所述通孔分别设置于三角形砌砖靠近腰的两侧且与三角形砌砖的腰的中心对应,所述通孔两侧设有沿三角形砌砖的腰分布的若干与通孔一致的开孔,两侧所述开孔关于通孔对称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一层相邻两个三角形砌砖的连接点与相邻层的三角形砌砖的底边的中心对齐,当通孔重合,相邻两层三角形砌砖的底边齐平。通过将上层三角形砌砖相对下层的三角形砌砖,朝向墙背的一侧移动,将上层三角形砌砖靠近底边的圆孔与下层三角形砌砖靠近顶角的开孔重合,相邻两层三角形砌砖底边错开,再将锚固棒穿过重合后的开孔,从而可以调节墙体倾斜的角度,形成不同坡度的墙体,适应不同的场地。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三角形砌砖的表面设有透水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墙背侧的积水接触三角形砌砖后,顺着三角形砌砖表面的透水槽穿过相邻的三角形砌砖之间的缝隙。透水槽扩大了三角形砌砖之间的缝隙,可以加速积水的排出,减小积水对墙体的破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墙背的一侧设有反滤土工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积水从土壤中经过反滤土工布接触三角形砌砖,在从三角形砌砖的缝隙中被排走。土壤不能穿过反滤土工布,反滤土工布在透水的同时可以将土壤与三角形砌砖隔开,减少从三角形砌砖之间流失的土壤,保证墙背一侧土壤结构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滤土工布与墙背之间设有碎石排水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滤土工布一侧面与土壤接触,另一面与碎石排水层的碎石接触,而不是直接与墙背接触,反滤土工布直接与墙背表面抵接时,主要依靠三角形砌砖之间缝隙处的反滤土工布透水,反滤土工布与三角形砌砖贴合的部分透水效果差,而反滤土工布与碎石抵接,碎石之间大量的空间缝隙可以扩大反滤土工布可透水的面积,提高反滤土工布的利用率,加快透水的速度,减少对墙体的破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墙体顶壁设有混凝土压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土墙的压顶将顶层所说有的三角形砌砖连接,增强三角形砌砖之间的连接,同时保护墙体的顶部,减少墙体顶部收到的破坏,提高墙体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地表水下渗后,可以从相邻的三角形砌砖之间的缝隙流出,减少墙背一侧的积水,减小积水对墙体的破快,稳定墙体的结构;2.不同层的三角形砌砖交叉设置且锚固棒穿过三角形砌砖的重合处,个三角形砌砖可以与相邻层的两个三角形砌砖同时连接,从而使同一侧层相邻的三角形砌砖得到连接;3.反滤土工布在在透水的同时可以减少从三角形砌砖之间流失的土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相邻两层三角形砌砖底边对齐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相邻两层三角形砌砖底边对齐状态与锚固棒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相邻两层三角形砌砖底边错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墙体;11、墙面;12、墙背;13、三角形砌砖;2、通孔;21、锚固棒;3、开孔;4、透水槽;5、反滤土工布;51、碎石排水层;6、混凝土压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干垒挡土墙,包括墙体1和构成墙体1的三角形砌砖13,堆砌起来的三角形砌砖13形成墙体1,三角形砌砖13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砌砖13的腰对应的侧壁设为墙背12,三角形砌砖13的底边对应的侧壁设为墙面11,地表水下渗后,可以从相邻的三角形砌砖13之间的缝隙流出,减少墙背12一侧的积水。参见图3,沿墙体1竖直方向设有穿过三角形砌砖13的锚固棒21,三角形砌砖13上设有供锚固棒21穿过的通孔2。三角形砌砖13的表面设有透水槽4。堆砌起来的三角形砌砖13通过锚固棒21连接在一起,相邻的三角形砌砖13除了锚固棒21以外的堆砌只有简单的抵接贴合,无其他辅助连接的结构,加快积水从三角形砌砖13的缝隙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垒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1)和构成墙体(1)的三角形砌砖(13),所述三角形砌砖(13)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砌砖(13)的腰对应的侧壁设为墙背(12),所述三角形砌砖(13)的底边对应的侧壁设为墙面(11),沿所述墙体(1)竖直方向设有穿过所述三角形砌砖(13)的锚固棒(21),所述三角形砌砖(13)上设有供锚固棒(21)穿过的通孔(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垒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1)和构成墙体(1)的三角形砌砖(13),所述三角形砌砖(13)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砌砖(13)的腰对应的侧壁设为墙背(12),所述三角形砌砖(13)的底边对应的侧壁设为墙面(11),沿所述墙体(1)竖直方向设有穿过所述三角形砌砖(13)的锚固棒(21),所述三角形砌砖(13)上设有供锚固棒(21)穿过的通孔(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垒挡土墙,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层所述三角形砌砖(13)交叉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垒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设置于相邻两层的三角形砌砖(13)的重合处,所述锚固棒(21)穿过相邻的两层的三角形砌砖(13)重合的通孔(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干垒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同一层相邻两个所述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亮张力徐文强刘学谦张鑫书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建工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