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月虎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工程用挡土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6048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挡土墙技术领域,尤其一种水利工程用挡土墙,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顶部固定设有混凝土墙体,所述混凝土墙体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扶臂,若干所述扶臂沿着所述混凝土墙体的外侧壁并列设置,所述混凝土墙体的外侧壁远离所述扶臂的一侧固定设有若干紧固杆,若干所述紧固杆沿着所述混凝土墙体的外侧壁呈矩形阵列设置,所述混凝土墙体的两端均开设有若干固定孔;通过设置紧固杆,提高了混凝土墙体安装的牢固性,防止因为让其更加稳固需要将基板浇筑地较大,减少了土地的占用面积,通过设置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可对挡土墙实现模块化的组装,提高了在水利工程中挡土墙的施工速度,缩短建筑的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用挡土墙
本技术涉及挡土墙
,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挡土墙。
技术介绍
在水利工程中经常使用到挡土墙,挡土墙就是支承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固定建筑物,随着我国基建进程的不断发展,为了保证人们的居住环境、使出行更加方便,挡土墙作为水利工程中的重要建筑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传统的水利工程所用的挡土墙为了让其更加稳固需要将基座浇筑地较大,占地面积较大,从而会导致大量的土地被使用,浪费土地资源,且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时间紧张,必须要在规定时间完成工期,但传统的挡土墙建造耗费时间过长。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水利工程用挡土墙。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水利工程用挡土墙,将基板和扶臂放置于所需建设的位置上,在山坡土体坍塌时用混凝土墙体设置有紧固杆的侧面来承重,位于混凝土墙体一侧的扶臂可以来辅助混凝土墙体的支撑工作,多组紧固杆沿着混凝土墙体的外侧壁呈矩形阵列设置,紧固杆在施工时候直接埋入到泥土内,且紧固杆沿着水平线倾斜设置,提高了混凝土墙体安装的牢固性,防止因为让其更加稳固需要将基板浇筑地较大,减少了土地的占用面积,在进行施工时候,分别将一组的基板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依次插入到另一组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为长方体凹槽,便于第二凸块插入和整体建筑的对齐,第一凸块的一侧为梯形横截面,且第一凸块的一端沿着着基板的一端的长度逐渐变小,在第一凸块插入后,将多组挡土墙组合在一起,将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插入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的同时,将钢筋骨架插入到两组挡土墙的固定孔中,为了提高结构稳固性,在插接之后,在两组挡土墙连接处进行一遍浇筑作业,在固定孔、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配合下,可对挡土墙实现模块化的组装,一方面提高在水利工程中挡土墙的施工速度,缩短建筑的工期,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施工中所需的人力资源,本技术通过设置紧固杆,提高了混凝土墙体安装的牢固性,防止因为让其更加稳固需要将基板浇筑地较大,减少了土地的占用面积,通过设置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可对挡土墙实现模块化的组装,一方面提高在水利工程中挡土墙的施工速度,缩短建筑的工期,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施工中所需的人力资源。(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挡土墙,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顶部固定设有混凝土墙体,所述混凝土墙体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扶臂,若干所述扶臂沿着所述混凝土墙体的外侧壁并列设置,所述混凝土墙体的外侧壁远离所述扶臂的一侧固定设有若干紧固杆,若干所述紧固杆沿着所述混凝土墙体的外侧壁呈矩形阵列设置,所述混凝土墙体的两端均开设有若干固定孔,若干所述固定孔沿着所述混凝土墙体的轴线竖直排布,所述基板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的一侧为梯形横截面,且所述第一凸块的一端沿着着所述基板的一端的长度逐渐变小,所述基板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凸块的下方固定设有第二凸块,所述基板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下方开设有第二凹槽。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的数目为若干,且若干所述第一凹槽与若干所述第二凹槽沿着水平线间隔排布,且所述第一凹槽与外部贯通。优选的,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二凸块的数目为若干,且若干所述第一凸块与若干所述第二凸块沿着水平线间隔排布。优选的,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适配,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第二凹槽相适配。优选的,所述紧固杆沿着水平线倾斜设置,所述紧固杆的倾斜角度为25°至4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设置紧固杆,提高了混凝土墙体安装的牢固性,防止因为让其更加稳固需要将基板浇筑地较大,减少了土地的占用面积,通过设置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可对挡土墙实现模块化的组装,一方面提高在水利工程中挡土墙的施工速度,缩短建筑的工期,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施工中所需的人力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基板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基板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基板;2、扶臂;3、混凝土墙体;4、紧固杆;5、固定孔;6、第一凹槽;7、第二凹槽;8、第一凸块;9、第二凸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挡土墙,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的顶部固定设有混凝土墙体3,所述混凝土墙体3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扶臂2,若干所述扶臂2沿着所述混凝土墙体3的外侧壁并列设置,作为本实施例而言,在山坡土体坍塌时用混凝土墙体3设置有紧固杆4的侧面来承重,位于混凝土墙体3一侧的扶臂2可以来辅助混凝土墙体3的支撑工作,所述混凝土墙体3的外侧壁远离所述扶臂2的一侧固定设有若干紧固杆4,若干所述紧固杆4沿着所述混凝土墙体3的外侧壁呈矩形阵列设置,作为本实施例而言,多组紧固杆4沿着混凝土墙体3的外侧壁呈矩形阵列设置,紧固杆4在施工时候直接埋入到泥土内,且紧固杆4沿着水平线倾斜设置,提高了混凝土墙体3安装的牢固性,防止因为让其更加稳固需要将基板1浇筑地较大,减少了土地的占用面积,所述混凝土墙体3的两端均开设有若干固定孔5,若干所述固定孔5沿着所述混凝土墙体3的轴线竖直排布,所述基板1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凸块8,所述第一凸块8的一侧为梯形横截面,且所述第一凸块8的一端沿着着所述基板1的一端的长度逐渐变小,所述基板1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凸块8的下方固定设有第二凸块9,所述基板1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凹槽6,所述第一凹槽6的下方开设有第二凹槽7,作为本实施例而言,在进行施工时候,分别将一组的基板1的第一凸块8和第二凸块9依次插入到另一组的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7,第二凹槽7为长方体凹槽,便于第二凸块9插入和整体建筑的对齐,第一凸块8的一侧为梯形横截面,且第一凸块8的一端沿着着基板1的一端的长度逐渐变小,在第一凸块8插入后,将多组挡土墙组合在一起,将第一凸块8和第二凸块9插入到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7中的同时,将钢筋骨架插入到两组挡土墙的固定孔5中,为了提高结构稳固性,在插接之后,在两组挡土墙连接处进行一遍浇筑作业,在固定孔5、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7的配合下,可对挡土墙实现模块化的组装。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紧固杆4,提高了混凝土墙体3安装的牢固性,防止因为让其更加稳固需要将基板1浇筑地较大,减少了土地的占用面积,通过设置的固定孔5、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7,可对挡土墙实现模块化的组装,一方面提高在水利工程中挡土墙的施工速度,缩短建筑的工期,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施工中所需的人力资源。图2为本技术中基板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凹槽6与所述第二凹槽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用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的顶部固定设有混凝土墙体(3),所述混凝土墙体(3)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扶臂(2),若干所述扶臂(2)沿着所述混凝土墙体(3)的外侧壁并列设置,所述混凝土墙体(3)的外侧壁远离所述扶臂(2)的一侧固定设有若干紧固杆(4),若干所述紧固杆(4)沿着所述混凝土墙体(3)的外侧壁呈矩形阵列设置,所述混凝土墙体(3)的两端均开设有若干固定孔(5),若干所述固定孔(5)沿着所述混凝土墙体(3)的轴线竖直排布,所述基板(1)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凸块(8),所述第一凸块(8)的一侧为梯形横截面,且所述第一凸块(8)的一端沿着所述基板(1)的一端的长度逐渐变小,所述基板(1)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凸块(8)的下方固定设有第二凸块(9),所述基板(1)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凹槽(6),所述第一凹槽(6)的下方开设有第二凹槽(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的顶部固定设有混凝土墙体(3),所述混凝土墙体(3)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扶臂(2),若干所述扶臂(2)沿着所述混凝土墙体(3)的外侧壁并列设置,所述混凝土墙体(3)的外侧壁远离所述扶臂(2)的一侧固定设有若干紧固杆(4),若干所述紧固杆(4)沿着所述混凝土墙体(3)的外侧壁呈矩形阵列设置,所述混凝土墙体(3)的两端均开设有若干固定孔(5),若干所述固定孔(5)沿着所述混凝土墙体(3)的轴线竖直排布,所述基板(1)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凸块(8),所述第一凸块(8)的一侧为梯形横截面,且所述第一凸块(8)的一端沿着所述基板(1)的一端的长度逐渐变小,所述基板(1)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凸块(8)的下方固定设有第二凸块(9),所述基板(1)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凹槽(6),所述第一凹槽(6)的下方开设有第二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月虎刘敬
申请(专利权)人:孙月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