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石方工程平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6023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石方工程平整装置,包括平整板装置、支撑板和耳板;支撑板上设有多排第一通孔,平整板装置有两个,两个平整板装置对称连接在支撑板上的第一通孔内,两个平整板装置均位于支撑板的底面,且两个平整板装置和支撑板互相垂直;耳板连接在支撑板的顶面,耳板用于和工程车相连接,工程车运动通过耳板带动支撑板运动,支撑板带动两个平整板装置运动,平整板装置对两侧的下水道沟槽进行平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平整板装置和支撑板通过螺栓连接,且支撑板上设有多个螺栓孔,能够调节两侧的平整板装置之间的距离,使本装置适用于不同宽度的下水道沟槽的平整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石方工程平整装置
本技术涉及土石方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土石方工程平整装置。
技术介绍
土石方平整装置常用在道路平整或下水道沟槽的平整。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21129076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土石方平整器。其通过结构设计解决了平整器拆装不便的问题,人工操作便于平整下水道沟槽的拐角。人工操作一方面费时费力,且此专利不能解决通过一套装置对不同宽度的下水道沟槽进行平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石方工程平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平整器结构复杂,不能通过一套装置对不同宽度的下水道沟槽进行平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土石方工程平整装置,包括平整板装置、支撑板和耳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排第一通孔,所述平整板装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平整板装置对称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一通孔内,所述两个所述平整板装置均位于所述支撑板的底面,且两个所述平整板装置和所述支撑板互相垂直;所述耳板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顶面,所述耳板用于和工程车相连接,工程车运动通过耳板带动所述支撑板运动,所述支撑板带动两个所述平整板装置运动,所述平整板装置对两侧的下水道沟槽进行平整。进一步地,所述平整板装置包括连接板、平整板和锯齿,所述平整板和所述锯齿均焊接在所述连接板的同一底面;两个所述平整板装置中的锯齿相背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耳板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耳板上均设有至少三个第二通孔。三个第二通孔不在呈三角布置,保证了工程机械和耳板连接的稳定,且三角形布置能够使耳板受力均匀,增加本装置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耳板焊接在所述支撑板的顶面,焊接连接保证耳板连接的稳定。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的底面的两端均设有滚轮,所述滚轮通过连接架和所述支撑板相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平整板装置相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连接通孔,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连接通孔和所述支撑板螺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设有通槽;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面,所述平整板装置从所述通槽贯穿至所述支撑板的底面。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平整板装置一体成型制作。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两个平整板装置对成连接在支撑板的底面,能够使本装置同时对下水道沟槽的两个侧面进行平整,提高了平整的效率;本技术中的平整板装置和支撑板通过螺栓连接,且支撑板上设有多个螺栓孔,能够调节两侧的平整板装置之间的距离,使本装置适用于不同宽度的下水道沟槽的平整工作;2、平整板装置包括连接板以及焊接在连接板同一面的平整板和锯齿,使用时,能够使锯齿和下水道沟槽先接触,刮去下水道侧面的一些土石颗粒,然后在对其进行平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平整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截面的视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连接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不同视角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不同实施例的平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图5中支撑板和固定板的连接示意图。其中:1、平整板装置;2、固定板;3、支撑板;4、第一通孔;5、螺栓;6、耳板;7、第二通孔;8、滚轮;9、连接架;10、通槽;11、连接板;12、平整板;13、锯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描述中使用的术语“前”、“后”、“左”、“右”、“上”、“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术语“内”、“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土石方平整装置,通过设计的平整装置对下水道沟槽进行平整。通过支撑板3和平整板装置1可拆卸连接,调整平整板装置1的位置,使平整板装置1能够适用不同宽度的下水道沟槽,解决了一套装置不能适用不同宽度的小水道沟槽的问题。本技术中的支撑板3和耳板6相连接,耳板6用于和工程机械的机架杆相连接,通过工程机械带动本装置运动,对下水道沟槽进行平整,节省了人力。具体的,如图1和2所示,支撑板3为长方形板,支撑板3上对称设有两排第一通孔4,每排第一通孔4有12个,左右两侧各有6个。相邻两个第一通孔4之间的距离为10厘米。平整板装置1和固定板2一体成型,固定板2和平整板装置1形成L型,固定板2上设有和第一通孔4相适配的通孔,固定板2上通孔的数量为四个。使用时,将固定板2通过螺栓5固定在支撑板3上,且平整板装置1朝向下水道沟槽,固定板2位于远离下水道沟槽的一侧。这样在使用时能够保证平整板装置1在平整下水道时,固定板2不会和下水道沟槽的顶部相接触,提高使用时的效果。本技术中的平整板装置1左右对称连接在支撑板3的底面,能够同时对两侧的下水道沟槽进行平整,提高了平整的效率。在本实施例中,左右两侧的平整板装置1外侧之间的距离为80厘米,能够对宽度为80厘米的下水道沟槽进行平整。当同时向外侧移动左右两侧的平整板装置1两个第一通孔4的距离时,左侧平整板装置1和右侧平整板装置1均相背移动了20厘米,此时左右两侧的平整板装置1之间的距离为120厘米,能够针对宽度为120厘米的下水道沟槽进行平整。同样的,本技术能够适用80厘米至160厘米之间宽度的下水道沟槽(最小移动距离为10厘米,为使两端平整板装置1对称,更好的保证支撑板3的受力平稳,最小的移动距离为20厘米)。进一步地,平整板装置1包括连接板11、平整板12和锯齿13。连接板11为长方形板,连接板11用于连接平整板12和锯齿13。平整板12和锯齿13为长方形状,平整板12和锯齿13的长度略小于连接板11的长度,平整板12的宽度和锯齿13的宽度之和不超过连接板11的宽度。最好为平整板12和锯齿13的宽度之和和连接板11的宽度相等。平整板12和锯齿13焊接在连接板11的同一侧的面上。焊接连接保证了平整板12、锯齿13与连接板11的连接牢固,防止使用时锯齿13和连接板11脱落。平整板12和锯齿13焊接在连接板11的外侧,固定板2一体成型在连接板11的内侧。即锯齿13和平整板12在使用时,能够保证其和下水道沟槽相接触。在使用时,锯齿13先和下水道沟槽的侧面相接触,对其进行初步刮平,然后平整板12在和沟槽的侧面相接触对其进行平整。使锯齿13先和沟槽相接触,只需在安装时,使锯齿13和平整板12相比位于工程车的前进方向即可。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支撑板3的底面上连接有滚轮8。滚轮8有两个,对称连接在支撑板3底面的两侧。滚轮8通过连接架9和支撑板3相连接,保证滚轮8滚动。若工作环形较好,即下水道沟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石方工程平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整板装置(1)、支撑板(3)和耳板(6);/n所述支撑板(3)上设有多排第一通孔(4),所述平整板装置(1)有两个,两个所述平整板装置(1)对称连接在所述支撑板(3)上的第一通孔(4)内,所述两个所述平整板装置(1)均位于所述支撑板(3)的底面,且两个所述平整板装置(1)和所述支撑板(3)互相垂直;/n所述耳板(6)连接在所述支撑板(3)的顶面,所述耳板用于和工程车相连接,工程车运动通过耳板(6)带动所述支撑板(3)运动,所述支撑板(3)带动两个所述平整板装置(1)运动,所述平整板装置(1)对两侧的下水道沟槽进行平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石方工程平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整板装置(1)、支撑板(3)和耳板(6);
所述支撑板(3)上设有多排第一通孔(4),所述平整板装置(1)有两个,两个所述平整板装置(1)对称连接在所述支撑板(3)上的第一通孔(4)内,所述两个所述平整板装置(1)均位于所述支撑板(3)的底面,且两个所述平整板装置(1)和所述支撑板(3)互相垂直;
所述耳板(6)连接在所述支撑板(3)的顶面,所述耳板用于和工程车相连接,工程车运动通过耳板(6)带动所述支撑板(3)运动,所述支撑板(3)带动两个所述平整板装置(1)运动,所述平整板装置(1)对两侧的下水道沟槽进行平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石方工程平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整板装置(1)包括连接板(11)、平整板(12)和锯齿(13),所述平整板(12)和所述锯齿(13)均焊接在所述连接板(11)的同一底面;两个所述平整板装置(1)中的锯齿(13)相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石方工程平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板(6)的数量有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锡武赵才波刘佳王永明潘良军景阿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日上建设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