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彩纱生产用染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5939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彩纱生产用染色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底表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筒体,所述筒体的外表设有多个限位环,所述壳体的顶部两侧设有两个挤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筒体的外侧设置了限位环,限位环设置了多个,多个限位环以等间距排列设置筒体的外表壁,壳体的内部两侧设置了限位滚轮,采用次设计的好处在于:其一,通过两侧的限位滚轮,使纱线在染液中不会受到浮力的作用漂浮,纺织纱线打结;其二,纱线以缠绕的方式设置于筒体的外侧,并且纱线穿过所有的限位环,由于限位环将纱线分隔开,进而让纱线可以完全接触染液,进而不会发生遮挡导致无法染色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彩纱生产用染色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
,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彩纱生产用染色装置。
技术介绍
在织布机进行织布之前,需要对纱线进行染色,这时就需要用到纱线染色装置,纱线染色装置的出现方便了工作人员对纱线进行染色,设备在使用时,需要保证对纱线的染色效果好,以确保染色均匀。但是现有的染色装置仍然存在足之处,首先,现有的染色装置大多将纱线缠绕到一起,再进行染色,由于纱线缠绕的过程中会相互遮挡,进而导致染料无法接触纱线,使得部分纱线无法染色;其次,现有染色装置的内部大多没有设置搅拌染液的机构,由于染液的特性,长时间静置时会产生沉淀,沉淀如不及时搅碎,在染色时会造成纱线的颜色深浅不均匀;最后,现有的染色装置大多没有设置用于挤压纱线的机构,纱线在染色前其内部存在空气,在进入染液后存在空气无法排出,使得纱线无法染色的问题,并且在染色后,纱线上会有残留的染液,不将其挤掉,就会被纱线带出造成对设备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染色装置染色不均匀、染料静置易产生沉淀以及部分纱线存在无法染色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环保彩纱生产用染色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彩纱生产用染色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底表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筒体,所述筒体的外表设有多个限位环,所述壳体的顶部两侧设有两个挤压部;所述挤压部包括与壳体转动连接的两个压辊,所述两个压辊的同一侧均设置有防尘壳。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r>所述防尘壳的内部螺栓连接有第二电机,并且防尘壳的内部对称设有两个驱动轮,且两个驱动轮均与防尘壳转动连接,所述两个驱动轮的外侧均设有驱动带,并且两个驱动轮中的一个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两个驱动轮分别与两个压辊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壳体内部的两个侧表壁均转动连接有限位滚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壳体外部侧表壁的底部螺栓连接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搅拌棒,所述搅拌棒通过防水轴承与壳体转动连接,并且其外表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多个搅拌块以搅拌棒的端面中心为圆心等角度圆周排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进线孔和出线孔,并且壳体两侧的侧表壁分别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上设有进液阀,所述出液口上设有出液阀。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筒体的外表壁设有多组沿筒体的水平中轴线等间距设置限位环,且多组限位环以筒体的端面中心为圆心等角度圆周排列。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壳体的内部设置了固定杆,固定杆的顶部设置了筒体,筒体的外侧设置了限位环,限位环设置了多个,多个限位环以等间距排列设置筒体的外表壁,壳体的内部两侧设置了限位滚轮,采用次设计的好处在于:其一,通过两侧的限位滚轮,使纱线在染液中不会受到浮力的作用漂浮,纺织纱线打结;其二,纱线以缠绕的方式设置于筒体的外侧,并且纱线穿过所有的限位环,由于限位环将纱线分隔开,进而让纱线可以完全接触染液,进而不会发生遮挡导致无法染色的问题。2、本技术中,壳体的外侧设置了第一电机,壳体的内部设置了搅拌棒,搅拌棒的外表壁设置了搅拌块,采用此设计的好处在于:第一电机带动搅拌棒旋转,通过搅拌块搅拌染液,带动染液在壳体内部循环,可以防止染液因静置而产生沉淀,进而有助于提高纱线染色的均匀性。3、本技术中,壳体的顶部设置了挤压部,挤压部的内部设置了压辊,压辊的一侧设置了防尘壳,防尘壳的内部设置了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设置了驱动轮,驱动轮的外侧设置了驱动带,采用此设计的好处在于:第二电机带动驱动轮旋转,通过驱动带使得两个压辊旋转,进而通过压辊的挤压和转动带走纱线内部的空气以及残留染液,防止无法染色以及染液流出造成污染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环保彩纱生产用染色装置的壳体内部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环保彩纱生产用染色装置的壳体内部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环保彩纱生产用染色装置的防尘壳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壳体;2、固定杆;3、筒体;4、限位环;5、挤压部;51、压辊;52、防尘壳;53、第二电机;54、驱动轮;55、驱动带;6、限位滚轮;7、第一电机;8、搅拌棒;9、搅拌块;10、进线孔;11、出线孔;12、进液口;13、出液口;14、进液阀;15、出液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彩纱生产用染色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底表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且固定杆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筒体3,筒体3的外表设有多个限位环4,壳体1的顶部两侧设有两个挤压部5;挤压部5包括与壳体1转动连接的两个压辊51,两个压辊51的同一侧均设置有防尘壳52。具体的,如图3所示,防尘壳52的内部螺栓连接有第二电机53,并且防尘壳52的内部对称设有两个驱动轮54,且两个驱动轮54均与防尘壳52转动连接,两个驱动轮54的外侧均设有驱动带55,并且两个驱动轮54中的一个与第二电机53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两个驱动轮54分别与两个压辊51固定连接,通过第二电机53带动两个压辊51旋转,起到挤压纱线的作用。具体的,如图1所示,壳体1内部的两个侧表壁均转动连接有限位滚轮6,纱线与限位滚轮6滚动连接,起到限位的作用。具体的,如图1所示,壳体1外部侧表壁的底部螺栓连接有第一电机7,且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搅拌棒8,搅拌棒8通过防水轴承与壳体1转动连接,并且其外表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块9,通过搅拌块9进行搅拌。具体的,如图2所示,多个搅拌块9以搅拌棒8的端面中心为圆心等角度圆周排列,提高搅拌的效果。具体的,如图1所示,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进线孔10和出线孔11,并且壳体1两侧的侧表壁分别开设有进液口12和出液口13,进液口12上设有进液阀14,出液口13上设有出液阀15,通过进液口12和出液口13方便了染液的添加,进液阀14和出液阀15提高了壳体1的密封性,防止染液泄露。具体的,如图2所示,筒体3的外表壁设有多组沿筒体3的水平中轴线等间距设置限位环4,且多组限位环4以筒体3的端面中心为圆心等角度圆周排列,多个限位环4防止纱线接触遮挡,防止纱线无法染色。工作原理:使用时,给第一电机7和第二电机53通以市电,首先,将纱线从进线孔10上方的两个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彩纱生产用染色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底表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且固定杆(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筒体(3),所述筒体(3)的外表设有多个限位环(4),所述壳体(1)的顶部两侧设有两个挤压部(5);/n所述挤压部(5)包括与壳体(1)转动连接的两个压辊(51),所述两个压辊(51)的同一侧均设置有防尘壳(5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彩纱生产用染色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底表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且固定杆(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筒体(3),所述筒体(3)的外表设有多个限位环(4),所述壳体(1)的顶部两侧设有两个挤压部(5);
所述挤压部(5)包括与壳体(1)转动连接的两个压辊(51),所述两个压辊(51)的同一侧均设置有防尘壳(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彩纱生产用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壳(52)的内部螺栓连接有第二电机(53),并且防尘壳(52)的内部对称设有两个驱动轮(54),且两个驱动轮(54)均与防尘壳(52)转动连接,所述两个驱动轮(54)的外侧均设有驱动带(55),并且两个驱动轮(54)中的一个与第二电机(53)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两个驱动轮(54)分别与两个压辊(5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彩纱生产用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的两个侧表壁均转动连接有限位滚轮(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支雪峰张琮惠孙桂芬张玉萍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宿州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