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杯针刺模具及模杯针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5926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杯针刺模具及模杯针刺设备,所述模杯针刺模具包括上模具压块及下模具压块及位于模具内部的模具型腔,上模具压块及下模具压块上均开设有贯穿模具型腔的刺针孔;所述模杯针刺设备包括模杯针刺模具,还包括模杯针刺装置,模杯针刺装置包括上刺针板及下刺针板,上刺针板及下刺针板均设置有多根具有刺钩的刺针。该种模杯针刺模具及模杯针刺设备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步骤少、生产效率高、实施成本低、产品质量好、产品使用体验佳等现有技术所不具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杯针刺模具及模杯针刺设备
本技术涉及纺织领域的方法及装置,特别是一种模杯针刺模具及模杯针刺设备。
技术介绍
模杯是女士文胸产品中的一部分,其在文胸产品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模杯在生产时需要经过多个生产工序,例如,对于耐高温的热塑性材料,需要经过高温模压成型及防黄、柔软、亲水化整理等,存在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步骤多、耗费时间长、不够环保等缺点,严重降低了模杯的生产效率,不利于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益。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尤其对于棉、麻等无热塑性纤维,不可制造纯天然纤维模杯的问题,以解决现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模杯针刺模具及模杯针刺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步骤多、生产效率低下等技术缺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杯针刺成型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步骤一:材料及工具准备,所述材料包括模杯原材料,所述工具包括模杯针刺模具及模杯针刺装置,模杯针刺模具具有用于成型模杯的模具型腔;步骤二:模杯原材料入模,将模杯原材料置入模杯针刺模具的模具型腔中;步骤三:模杯针刺成型,利用模杯针刺装置对模杯针刺模具的模具型腔中的模杯原材料进行针刺处理,经过针刺处理的模杯原材料固化成型为模杯半成品;步骤四:模杯出模,将步骤三成型的模杯半成品从模杯针刺模具中取出;步骤五:模杯裁切成型,对从模杯针刺模具中取出的模杯半成品进行边沿裁切处理,模杯半成品经过裁切处理后成为模杯成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步骤三的模杯针刺成型过程中,采用正反两面双向多次针刺的方法对模杯针刺模具内的模杯原材料进行针刺处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模杯针刺成型过程中,所述模杯针刺装置对位于模具型腔中的模杯原材料进行三次针刺处理,三次针刺处理包括预针刺及两面针刺,三次针刺处理的顺序为:正面针刺、反面针刺、正面针刺或顺序为:反面针刺、正面针刺、反面针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杯原材料为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中的一种,当模杯原材料为天然纤维时,由于天然纤维不可热定型,仅靠针刺缠结的方式定型,所述模杯针刺装置上的刺针在进行针刺处理时保持常温,当模杯原材料为化纤纤维时,所述模杯针刺装置上的刺针在进行针刺处理时可进行加热处理,针刺缠结定型叠加热定型,起到更好的定型效果,刺针加热维持的温度处于120°-180°之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杯针刺模具内的模具型腔为形状与模杯成品的形状大概匹配且尺寸大于模杯成品的尺寸的模具内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模杯针刺模具包括上模具压块及下模具压块,所述模具型腔位于上模具压块与下模具压块的配合面处,所述上模具压块在其与下模具压块的配合面处向上开设有上型腔槽,所述下模具压块在其与上模具压块的配合面处向下开设有下型腔槽,所述上模具压块与下模具压块合模后,所述上型腔槽与下型腔槽配合组成模杯针刺模具的模具型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杯针刺装置包括上刺针板及下刺针板,所述上刺针板及下刺针板均设置有多根具有刺钩的刺针,所述模杯针刺模具上开设有上下贯通且位置匹配所述刺针的刺针孔,所述上刺针板及下刺针板上的植针密度为800-2000枚/m2,具体地,预针刺的植针密度在800-1000枚/m2,两面针刺的植针密度在1000-2000枚/m2,且由于此针刺模杯无纤网输出速度,只进行小范围浮动(约为10cm/min的直线移动)以保证针刺效果,需保证除预针刺外针刺频率达到100-300次/min。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模具压块的上表面及下模具压块的下表面均为匹配模具型腔的不规则面,上刺针板的下表面为匹配上模具压块的上表面的不规则面,下刺针板的上表面为匹配下模具压块的下表面的不规则面,上刺针板及下刺针板上均设置有刺针伸缩调节装置,所述刺针伸缩调节装置可调节刺针的长度并进一步控制刺针针对不同厚度模杯的实际针刺深度,平均针刺深度达到7-12mm。基于上述的模杯针刺成型方法,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模杯针刺模具,所述模杯针刺模具包括上模具压块及下模具压块及位于模具内部的模具型腔,所述模具型腔为形状与模杯成品的形状大概匹配且尺寸大于模杯成品的尺寸的模具内腔,所述上模具压块及下模具压块上均开设有贯穿模具型腔的刺针孔。作为模杯针刺模具的改进,所述模具型腔位于上模具压块与下模具压块的配合面处,所述上模具压块在其与下模具压块的配合面处向上开设有上型腔槽,所述下模具压块在其与上模具压块的配合面处向下开设有下型腔槽,所述上模具压块与下模具压块合模后,所述上型腔槽与下型腔槽配合组成模杯针刺模具的模具型腔;作为模杯针刺模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模具压块的上表面及下模具压块的下表面均为匹配模具型腔的不规则面,所述上模具压块与下模具压块可通过模具开闭控制装置实现打开或关闭。基于上述的模杯针刺模具,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模杯针刺设备,所述模杯针刺设备包括所述的模杯针刺模具,还包括模杯针刺装置;作为模杯针刺设备的改进,所述模杯针刺装置包括上刺针板及下刺针板,所述上刺针板及下刺针板均设置有多根具有刺钩的刺针,所述模杯针刺模具上开设有上下贯通且位置匹配所述刺针的刺针孔,所述上刺针板及下刺针板上的植针密度为800-2000枚/m2;作为模杯针刺设备的进一步改进,上刺针板及下刺针板上均设置有刺针伸缩调节装置,所述刺针伸缩调节装置可调节刺针的长度并进一步控制刺针针对不同厚度模杯的实际针刺深度,平均针刺深度达到7-12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杯针刺模具及模杯针刺设备,通过所述的模杯针刺模具及模杯针刺设备来生产模杯可实现对模杯的针刺成型,可大幅度简化生产工艺、减少生产步骤及提升生产效率,时间成本更低,有利于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及厂家的经济效益。总之,该种模杯针刺模具及模杯针刺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步骤多、生产效率低下等技术缺陷。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模杯针刺成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模杯针刺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模杯针刺模具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模杯针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技术创造中的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杯针刺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具压块及下模具压块及位于模具内部的模具型腔,所述模具型腔为形状与模杯成品的形状大概匹配且尺寸大于模杯成品的尺寸的模具内腔,所述上模具压块及下模具压块上均开设有贯穿模具型腔的刺针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杯针刺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具压块及下模具压块及位于模具内部的模具型腔,所述模具型腔为形状与模杯成品的形状大概匹配且尺寸大于模杯成品的尺寸的模具内腔,所述上模具压块及下模具压块上均开设有贯穿模具型腔的刺针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杯针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型腔位于上模具压块与下模具压块的配合面处,所述上模具压块在其与下模具压块的配合面处向上开设有上型腔槽,所述下模具压块在其与上模具压块的配合面处向下开设有下型腔槽,所述上模具压块与下模具压块合模后,所述上型腔槽与下型腔槽配合组成模杯针刺模具的模具型腔;
所述上模具压块的上表面及下模具压块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全宋海波唐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全棉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全棉里物科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