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油污泥预处理的加热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5841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油污泥预处理的加热一体化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套设有加热罐,所述加热罐顶端一侧设置有导热液入口,所述加热罐底端一侧设置有导热液出口,所述罐体内部设置有空心转轴,所述空心转轴上设置由螺旋桨,所述空心转轴两端设置有旋转接头一和旋转接头二,所述旋转接头一的一侧设有进液管,所述旋转接头二的一侧设置有排液管,所述罐体的一侧设有导热液加热箱,所述导热液加热箱的顶端设置有液泵,所述液泵与所述导热液入口和所述进液管之间分别均通过导热液输送管一连接,所述导热液加热箱与所述导热液出口和所述排液管之间均通过导热液输送管二连接。有益效果:能够对油污泥进行快速加热,有效提高加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油污泥预处理的加热一体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污泥预处理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应用于油污泥预处理的加热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在天然气开采过程中贮藏环节有大量的泥质、细砂、腐蚀产物和气田化学助剂残留物等物质,随着气流携带出井口,在天然气处理厂经沉淀后形成了油泥。气田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天然气处理厂内废水处理设备的清罐底泥、清管污泥、站内设备清洗污泥等,气田清罐污泥具备易燃性、大量挥发性气体的性质,加热过程要实现防止燃爆现象,需采取间接加热或热交换的方式进行;另一方面,要实现废液的快速加速、升温,提高污泥的预加热效率。目前,污泥加热技术主要包括电热棒加热、通风热传递、暴晒加热、热交换等,将这些技术应用到气田清罐污泥加热,则均存在着技术上的局限性。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应用于油污泥预处理的加热一体化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应用于油污泥预处理的加热一体化装置,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油污泥预处理的加热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侧面的两端分别均设置有法兰盘一(2),所述罐体(1)上套设有加热罐(3),所述加热罐(3)的两端分别均设置有与所述法兰盘一(2)相匹配的法兰盘二(4),所述法兰盘二(4)与所述法兰盘一(2)之间通过若干螺栓螺母(5)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罐(3)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导热液入口(6),所述加热罐(3)底端的一侧设置有导热液出口(7),所述罐体(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穿插于所述加热罐(3)的油污泥进口(8),所述罐体(1)底端的一侧设置有穿插于所述加热罐(3)的油污泥出口(9),所述罐体(1)的内部设置有空心转轴(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油污泥预处理的加热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侧面的两端分别均设置有法兰盘一(2),所述罐体(1)上套设有加热罐(3),所述加热罐(3)的两端分别均设置有与所述法兰盘一(2)相匹配的法兰盘二(4),所述法兰盘二(4)与所述法兰盘一(2)之间通过若干螺栓螺母(5)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罐(3)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导热液入口(6),所述加热罐(3)底端的一侧设置有导热液出口(7),所述罐体(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穿插于所述加热罐(3)的油污泥进口(8),所述罐体(1)底端的一侧设置有穿插于所述加热罐(3)的油污泥出口(9),所述罐体(1)的内部设置有空心转轴(10),所述空心转轴(10)上设置由螺旋桨(11),所述空心转轴(10)的一端设置有电机传动装置(12),所述空心转轴(10)的两端分别依次设置有旋转接头一(13)和旋转接头二(14),所述旋转接头一(13)的一侧设置有进液管(15),所述旋转接头二(14)的一侧设置有排液管(16),所述罐体(1)的一侧设置有导热液加热箱(17),所述导热液加热箱(17)的顶端设置有液泵(18),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金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科润金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