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力好氧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5836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无动力好氧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适用性差、受天气影响大的问题。它包括分为初级沉淀区、厌氧区、好氧区、二级沉淀区及清水区的池体,好氧区与厌氧区呈上下层分布,好氧区内设有直通厌氧区内的检修口,清水区处连接有排水管,池体顶部于各区的上方贯穿设置有通口,池体顶部于好氧区上方还设有排气管,池体顶部于各区的上方均设有保温装置,各保温装置均包括检查口,各通口位于对应检查口内,各检查口内均设有盖于通口上的盖板,盖板上方铺设有隔热层,检查口顶部设置密封的承重盖,好氧区处的检查口与排气管间通过引气管连通。它具有适用性广、不受天气影响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动力好氧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装置
,涉及一种无动力好氧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增加,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因此就需要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使其符合排放标准或是能直接用于农田灌溉、绿化灌溉等用途。目前,污水处理基本上依赖厌氧消化工艺和有动力好氧工艺相结合,如中国专利曾提出过申请号为200420073506.7的好氧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它是地埋式上、下两层组合结构,上层是好氧区,好氧区内装有浅层跌落曝气装置、生活污水处理NH3-N吸附质和过滤吸附装置,还有进气管和好氧引气口,下层是厌氧消化区,厌氧消化区采用上流式厌氧消化工艺,装有生物填料、斜管或直管沉淀,上层和下层之间装有通水管。其原理大致为:生活污水接入到厌氧消除区内进行厌氧消化,厌氧消化后的污水流入上层好氧区内,同时下层厌氧产气排到上层,带动从顶部进气管进入的空气,使空气与污水在浅层跌落曝气装置处不断充氧,处理后的污水从排放口排出,沼气和空气则分别从沼气引出通风口和好氧引气口排出。该好氧生活污水净化装置由于采用了上、下两层结构,好氧区有浅层跌落曝气装置,并且以沼气为动力,因此处理效果较好、处理效率较高。然而,该好氧生活污水净化装置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冬季时,尤其是在北方的冬季时,地面温度很低甚至出现结冰现象,而沼气引出通风口处未做保温处理,导致外部寒气能够直接经沼气引出通风口进入池内,使池内温度降低而直接影响到污水的正常处理,因此并不适合北方冬季时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无动力好氧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解决了适用差、受天气影响大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无动力好氧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池体,所述的池体分为依次连通的初级沉淀区、厌氧区、好氧区、二级沉淀区及清水区,好氧区与厌氧区呈上下层分布,好氧区内设有多道跌落充氧装置,好氧区内设有直通厌氧区内的检修口,清水区处连接有排水管,池体顶部于初级沉淀区、好氧区、二级沉淀区及清水区的上方均贯穿设置有通口,检修口位于好氧区处的通口下方,池体顶部于好氧区上方还设有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池体顶部于初级沉淀区、好氧区、二级沉淀区及清水区的上方均设有保温装置,各保温装置均包括固连于池体顶部的检查口,各通口位于对应检查口内,各检查口内均设有盖于对应通口上的盖板,盖板上方铺设有隔热层,检查口顶部设置密封的承重盖,好氧区处的检查口与排气管间通过引气管连通。在建设时,将池体埋设于地面冰冻线以下,检查口顶面的承重盖与地面相齐平,排气管高出地面,检修口的高于要确保高于好氧区内污水的高度。污水接入初级沉淀区内进行初步沉淀,然后流入底层厌氧区内进行厌氧消化,经厌氧消化后的污水由下至上进入好氧区,同时厌氧区内产生的沼气由检修口排至好氧区内。空气则从排水管引入清水区内,并经二级沉淀区进入好氧区内,即空气的流向与污水的流向正好相反。在沼气动力的作用下,带动空气与污水在好氧区内的跌落充氧装置处相遇产生自然对流,使得污水跌落时不断充氧而进行好氧接触,形成无动力好痒装置。接着,经好氧区处理后的污水流入二级沉淀区内沉淀后进入清水区内,并最终从排水管排出。进入好氧区内的空气从排气管排出,同时从检修口内进入到好氧区内的沼气经通口渗入检查口内,并最终由引气管引入至排气管内向外排出。池体顶部设置有保温装置,当天气寒冷尤其是在北方地区的冬季时,由于在检查口设置了密封承重盖,使得外部寒气被隔绝在检查口外,从而避免外部寒气经通口进入到池内而影响到污水的正常处理,而且隔热层的设置还可以减弱热交换而避免能量的流失。虽然在通口处设置有盖板,但盖板不是密封设置的,因此池内沼气依然可以正常流入检查口内,同时又由于将好氧区处的检查口与排气管之间连接了引气管,使得从池内进入到好氧区内的沼气能够汇至排气管向外排出,即保证了池内沼气的正常排放。由此,使得本无动力好氧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能够同时适应南北方不同地区的使用,适用性更广。在上述的好氧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的隔热层由下至上依次包括聚酯纤维棉与沙土层。聚酯纤维棉和沙土的铺设,池内产气外出,外面寒气被路面承重盖隔绝,能够很好地起到保温作用,隔绝热量的交换。在上述的好氧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的排气管由下至上包括出气段一与出气段二,出气段一的内径大于出气段二的内径,各引气管均与出气段一相连通。将排气管设置为由下至上包括出气段一与出气段二,出气段一的内径大于出气段二的内径,这样用于充氧的空气和池内的沼气可以顺利从排气管排出,同时外部寒气又因为出气段二内径较小而不容易进入。在上述的好氧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的排水管包括并列设置的管路一和管路二,管路一高于管路二,管路二上设置用于控制启闭的阀门。排水管设置为包括并列设置的管路一和管路二,管路一高于管路二设置,管路一直通旱地,管路二直通旱地的地下,在北方地区的夏季时,管路二上的阀门关闭,用于充氧的空气从管路一处引入,同时处理后的清水经管路一直接排至旱地进行灌溉。在北方地区的冬季时,管路二上的阀门打开,用于充氧的空气仍从管路一处引入,可以在管路一出口处塞聚酯纤维棉来防止空气进入时将寒气带入,同时处理后的清水则经管路二直接排至旱地的地下,从而避免排水因地面温度过低而结冰。在上述的好氧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的跌落充氧装置包括沿流水方向依次布置的隔板一与隔板二,隔板一与流水方向相垂直,隔板一与隔板二相平行且两者之间形成流水通道,隔板一高于隔板二,隔板一的下端侧部设有与流水通道相连通的连通孔,隔板二的上端沿流水方向设有凸台,隔板一上端侧部贯穿设置有水平通气孔。跌落充氧装置包括隔板一与隔板二,隔板一与隔板二之间形成流水通道,且隔板二的上端沿流水方向设有凸台,经厌氧消化后的污水进入好氧区内并流入该流水通道内,然后沿着该流水通道向上流动,同时从排水管引入的空气经清水区与二级沉淀区进入好氧区内,在池内沼气的带动下,当污水从隔板二上的凸台向下跌落时会被不断充氧而进行相应的氧化反应。现有技术中采用斜管实现污水的向下跌落,受斜管口径的限制,导致污水与空气接触不足,而采用隔板一与带平台的隔板二所组成的跌落充氧装置能够与空气进行更全面的接触,接触效果更好。在上述的好氧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的好氧区分隔为一级好氧区域和二级好氧区域,一级好氧区域与二级好氧区域并行设置且两者之间设有通道,二级好氧区域与一级好氧区域内均设有上述跌落充氧装置。每次跌落都有一定自然跌落差,保持平台接触氧化效果。在上述的好氧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的厌氧区分隔为一级厌氧区域和二级厌氧区域,一级厌氧区域与二级厌氧区域并行设置且两者之间设有通道,有机物浓度自一级厌氧区域向二级厌氧区域逐渐降低,一级厌氧区域位于一级好氧区域下方,二级厌氧区域位于二级好氧区域下方。在上述的好氧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的二级厌氧区域与一级好氧区域之间设有将两者连通的过滤通道,过滤通道内填充有过滤颗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无动力好氧生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无动力好氧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池体(1),所述的池体(1)分为依次连通的初级沉淀区(2)、厌氧区(3)、好氧区(4)、二级沉淀区(5)及清水区(6),好氧区(4)与厌氧区(3)呈上下层分布,好氧区(4)内设有多道跌落充氧装置(7),好氧区(4)内设有直通厌氧区(3)内的检修口(18),清水区(6)处连接有排水管(8),池体(1)顶部于初级沉淀区(2)、好氧区(4)、二级沉淀区(5)及清水区(6)的上方均贯穿设置有通口(9),检修口(18)位于好氧区(4)处的通口(9)下方,池体(1)顶部于好氧区(4)上方还设有排气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池体(1)顶部于初级沉淀区(2)、好氧区(4)、二级沉淀区(5)及清水区(6)的上方均设有保温装置(11),各保温装置(11)均包括固连于池体(1)顶部的检查口(11a),各通口(9)位于对应检查口(11a)内,各检查口(11a)内均设有盖于对应通口(9)上的盖板(11b),盖板(11b)上方铺设有隔热层(11c),检查口(11a)顶部设置密封的承重盖(11d),好氧区(4)处的检查口(11a)与排气管(10)间通过引气管(12)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无动力好氧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池体(1),所述的池体(1)分为依次连通的初级沉淀区(2)、厌氧区(3)、好氧区(4)、二级沉淀区(5)及清水区(6),好氧区(4)与厌氧区(3)呈上下层分布,好氧区(4)内设有多道跌落充氧装置(7),好氧区(4)内设有直通厌氧区(3)内的检修口(18),清水区(6)处连接有排水管(8),池体(1)顶部于初级沉淀区(2)、好氧区(4)、二级沉淀区(5)及清水区(6)的上方均贯穿设置有通口(9),检修口(18)位于好氧区(4)处的通口(9)下方,池体(1)顶部于好氧区(4)上方还设有排气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池体(1)顶部于初级沉淀区(2)、好氧区(4)、二级沉淀区(5)及清水区(6)的上方均设有保温装置(11),各保温装置(11)均包括固连于池体(1)顶部的检查口(11a),各通口(9)位于对应检查口(11a)内,各检查口(11a)内均设有盖于对应通口(9)上的盖板(11b),盖板(11b)上方铺设有隔热层(11c),检查口(11a)顶部设置密封的承重盖(11d),好氧区(4)处的检查口(11a)与排气管(10)间通过引气管(1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好氧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层(11c)由下至上依次包括聚酯纤维棉与沙土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动力好氧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管(10)由下至上包括出气段一(10a)与出气段二(10b),出气段一(10a)的内径大于出气段二(10b)的内径,各引气管(12)均与出气段一(10a)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好氧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管(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加宝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寅源水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