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微生物群落的农田灌溉排水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5836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生物群落的农田灌溉排水净化装置,包括雨水排水灌溉装置和生活用水排水灌溉装置,雨水排水灌溉装置包括集雨池和输水渠道,输水渠道中设有滤网二,生活用水排水灌溉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池、沉淀池、活性炭罐和生物净化池,过滤池的底面呈阶梯状且依次递减,同时每一阶梯末端均设有滤网一,生物净化池内设有电机带着转动的转轮,转轮周圈固接有盛水槽,生物净化池和农田之间设有水泵三,水泵三的进水端设有和生物净化池连通的进水管二,水泵三的出水端设有和农田连接的出水管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将城市生活污水通过微生物群落净化后的水以及雨水用应到农田灌溉中,节约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微生物群落的农田灌溉排水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田灌溉净水装置
,具体是指一种基于微生物群落的农田灌溉排水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增加其产量,要经常性的给农田进行灌溉浇水,目前传统的农田灌溉浇水方法都是通过水泵抽取附近的河水进行灌溉,但是好多农田附近并没有河水,这就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找水进行灌溉,目前国家提倡节约用水,而我们平时的生活用水都是直接排掉,造成污水资源的大量浪费,然而把我们城市产生的大量生活污水经生物处理后用应到农田的灌溉中这一问题急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微生物群落的农田灌溉排水净化装置,将城市生活污水通过微生物群落净化后的水以及雨水用应到农田灌溉中,节约水资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微生物群落的农田灌溉排水净化装置,包括雨水排水灌溉装置和生活用水排水灌溉装置,雨水排水灌溉装置包括集雨池和输水渠道,所述输水渠道的一端与集雨池的出水口连通,且另一端与农田连通,所述输水渠道中设有滤网二,生活用水排水灌溉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池、沉淀池、活性炭罐和生物净化池,所述过滤池的底面呈阶梯状且依次递减,同时每一阶梯末端均设有滤网一,所述过滤池的排水口处设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和活性炭罐之间设有水泵一,所述水泵一的进水端设有和沉淀池上部接通的进水管一,所述水泵一的出水端设有和活性炭罐进水口连接的出水管一,所述活性炭罐和生物净化池之间设有水泵二,所述活性炭罐的底部设有排水管,所述水泵二的进水端和排水管相接通,所述水泵二的出水端设有和生物净化池上部接通的出水管二,所述生物净化池内设有电机带着转动的转轮,所述转轮周圈固接有不少于一个的盛水槽,所述生物净化池和农田之间设有水泵三,所述水泵三的进水端设有和生物净化池连通的进水管二,所述水泵三的出水端设有和农田连接的出水管三。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在远离河水的农田集中区设置雨水排水灌溉装置和生活用水排水灌溉装置,自然下的雨水大量的集中并贮存在集雨池中,当农田需要灌溉时,可打开集雨池的出水口,雨水经输水渠道流到附近的农田供水进行灌溉,同时雨水中的杂物被滤网二阻隔,从而使得给农田灌溉供的雨水较为干净,同时在较为干旱雨水较少的季节,人们家中除粪便之外的生活废水均流到城市地下市政污水管网中,并通过城市地下市政污水管网流到设置的过滤池中,过滤池中的多个滤网一将生活废水中较大的杂物过滤掉,同时台阶递减式的设计使得生活污水在每一层向下流的过程中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生活污水中的含氧量,使得生活污水中的好氧微生物群落加速繁殖,提高生活污水的自净能力,因为生活污水中有机物含量最多,因此生活污水适合好氧生物处理净化,初步自净过的生活污水流到沉淀池中,使得生活污水中的较小的杂物沉淀到底部,沉淀池上部的污水杂物较少,然后通过水泵一将沉淀池上部的较干净的污水抽到活性炭罐中,活性炭罐中的活性炭对污水中的杂物和异味进一步的吸附,经活性炭净化过的污水通过排水管被水泵二抽到生物净化池中,生物净化池中的转轮在电机的带动下不断的360度转动,使得生物净化池中的污水在盛水槽的作用下被提起并下落,又一次增大生物净化池中的污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污水中的含氧量,使得污水中的好氧微生物群落得到大量的繁殖,快速的富集,加快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分解,提高生活污水的自净速度,使得水泵三从生物净化池抽出给农田灌溉的水较为干净,以上利用雨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给远离河水的集中农田提供灌溉用水,使得废水变废为宝,水资源的二次利用,节约水资源。作为改进,所述输水渠道向下倾斜布置,且较高的一端与集雨池出水口连通,所述滤网二设有2个,且分别位于输水渠道的两端,使得雨水通过向下倾斜的输水渠道自然的给农田提供较为干净的灌溉所需用水,节省机械传输的费用。作为改进,所述过滤池的底面分为三阶依次递减的阶梯,所述沉淀池的上端为开口状态,且与过滤池的末端最低位置的台阶高度相同,使得生活污水中大块杂物过滤较为干净的同时,增加生活污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含氧量,从而提高自净能力。作为改进,所述活性炭罐的下部固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端设有活性炭区,隔板下端设有滤水区,所述隔板上安装有过滤帽,所述滤水区的底面为圆锥形,所述排水管固接在滤水区的底面中部,活性炭罐内部结构较为简单,容易实现。作为改进,所述盛水槽设有四个,相邻两所述盛水槽到转轮圆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进一步提高生活污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和时间,提高生活污水中的含氧量,从而提高污水的自净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基于微生物群落的农田灌溉排水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过滤池,2、沉淀池,3、活性炭罐,4、生物净化池,5、集雨池,6、输水渠道,7、水泵一,8、水泵二,9、水泵三,10、滤网一,11、滤网二,12、进水管一,13、出水管一,14、隔板,15、过滤帽,16、活性炭区,17、滤水区,18、排水管,19、出水管二,20、转轮,21、盛水槽,22、进水管二,23、出水管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一种基于微生物群落的农田灌溉排水净化装置,包括雨水排水灌溉装置和生活用水排水灌溉装置,雨水排水灌溉装置包括集雨池5和输水渠道6,所述输水渠道6的一端与集雨池5的出水口连通,且另一端与农田连通,所述输水渠道6中设有滤网二11,生活用水排水灌溉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池1、沉淀池2、活性炭罐3和生物净化池4,所述过滤池1的底面呈阶梯状且依次递减,同时每一阶梯末端均设有滤网一10,所述过滤池1的排水口处设有沉淀池2,所述沉淀池2和活性炭罐3之间设有水泵一7,所述水泵一7的进水端设有和沉淀池2上部接通的进水管一12,所述水泵一7的出水端设有和活性炭罐3进水口连接的出水管一13,所述活性炭罐3和生物净化池4之间设有水泵二8,所述活性炭罐3的底部设有排水管18,所述水泵二8的进水端和排水管18相接通,所述水泵二8的出水端设有和生物净化池4上部接通的出水管二19,所述生物净化池4内设有电机带着转动的转轮20,所述转轮20周圈固接有不少于一个的盛水槽21,所述生物净化池4和农田之间设有水泵三9,所述水泵三9的进水端设有和生物净化池4连通的进水管二22,所述水泵三9的出水端设有和农田连接的出水管三23,水泵一7、水泵二8、水泵三9和电机均单独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连接,水泵二8设置在活性炭罐3的下方,减少装置整体的占地面积,同时过滤池1、沉淀池2和生物净化池4外壁上都设有爬梯,可以通过爬梯上去观察水位以及情况,沉淀池内部沉淀物要定期的清理,具体时间根据现场工作人员经验自定。所述输水渠道6向下倾斜布置,且较高的一端与集雨池5出水口连通,所述滤网二11设有2个,且分别位于输水渠道6的两端。所述过滤池1的底面分为三阶依次递减的阶梯,所述沉淀池2的上端为开口状态,且与过滤池1的末端最低位置的台阶高度相同,同时位于三个不同高度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微生物群落的农田灌溉排水净化装置,包括雨水排水灌溉装置和生活用水排水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雨水排水灌溉装置包括集雨池(5)和输水渠道(6),所述输水渠道(6)的一端与集雨池(5)的出水口连通,且另一端与农田连通,所述输水渠道(6)中设有滤网二(11),生活用水排水灌溉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池(1)、沉淀池(2)、活性炭罐(3)和生物净化池(4),所述过滤池(1)的底面呈阶梯状且依次递减,同时每一阶梯末端均设有滤网一(10),所述过滤池(1)的排水口处设有沉淀池(2),所述沉淀池(2)和活性炭罐(3)之间设有水泵一(7),所述水泵一(7)的进水端设有和沉淀池(2)上部接通的进水管一(12),所述水泵一(7)的出水端设有和活性炭罐(3)进水口连接的出水管一(13),所述活性炭罐(3)和生物净化池(4)之间设有水泵二(8),所述活性炭罐(3)的底部设有排水管(18),所述水泵二(8)的进水端和排水管(18)相接通,所述水泵二(8)的出水端设有和生物净化池(4)上部接通的出水管二(19),所述生物净化池(4)内设有电机带着转动的转轮(20),所述转轮(20)周圈固接有不少于一个的盛水槽(21),所述生物净化池(4)和农田之间设有水泵三(9),所述水泵三(9)的进水端设有和生物净化池(4)连通的进水管二(22),所述水泵三(9)的出水端设有和农田连接的出水管三(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生物群落的农田灌溉排水净化装置,包括雨水排水灌溉装置和生活用水排水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雨水排水灌溉装置包括集雨池(5)和输水渠道(6),所述输水渠道(6)的一端与集雨池(5)的出水口连通,且另一端与农田连通,所述输水渠道(6)中设有滤网二(11),生活用水排水灌溉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池(1)、沉淀池(2)、活性炭罐(3)和生物净化池(4),所述过滤池(1)的底面呈阶梯状且依次递减,同时每一阶梯末端均设有滤网一(10),所述过滤池(1)的排水口处设有沉淀池(2),所述沉淀池(2)和活性炭罐(3)之间设有水泵一(7),所述水泵一(7)的进水端设有和沉淀池(2)上部接通的进水管一(12),所述水泵一(7)的出水端设有和活性炭罐(3)进水口连接的出水管一(13),所述活性炭罐(3)和生物净化池(4)之间设有水泵二(8),所述活性炭罐(3)的底部设有排水管(18),所述水泵二(8)的进水端和排水管(18)相接通,所述水泵二(8)的出水端设有和生物净化池(4)上部接通的出水管二(19),所述生物净化池(4)内设有电机带着转动的转轮(20),所述转轮(20)周圈固接有不少于一个的盛水槽(21),所述生物净化池(4)和农田之间设有水泵三(9),所述水泵三(9)的进水端设有和生物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赐刚章嫡妮刘燕张振华董姗姗郭晓平卢晓强马月胡飞龙刘立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