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塘湿地蓄水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05814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库塘湿地蓄水净化系统,包括:围挡部,围挡部围出矩形空腔,空腔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空腔相对侧壁的围挡部上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空腔内设有多个堤梗,堤梗将空腔内分隔为S型水道,S型水道的一端与进水口相连通,另一端与出水口相连通;堤梗上安装了石笼,石笼中装填水处理滤料;堤梗包括:第一堤梗、第二堤梗、第三堤梗和第四堤梗。该系统可用于处理农业面源、城市面源、受污染的沟渠河道等低污染水体,通过人工构建折流型库塘湿地系统,使水流在库塘湿地系统中进行S型流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库塘湿地蓄水净化系统
本申请涉及一种库塘湿地蓄水净化系统,属于农业水污染控制

技术介绍
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50%以上,随着工业生产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生活用水比例急剧增加,农业用水日益紧张,为了缓解城市用水紧张,许多农业用水水库不得不转为城市用水,这进一步降低了农业用水比例。对于水资源稀缺地区,这一问题更加严峻。另外,农业面源是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农田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雨季或农业灌溉期间,氮磷等污染物随地表径流和农业尾水进入下游受纳水体,增加了水体的污染负荷。库塘湿地多是以削减农业面源污染和补充灌溉农田水源为目的的蓄水库塘。当降水造成地表冲刷时,以及农业漫灌季节,库塘能发挥蓄水减洪、削减污染负荷的作用;当久晴不雨农田需水时,又可将所蓄水回吐补充农田用水。现有库塘湿地结构简单,污染物去除率较低。因此,在可利用土地有限、确保一定蓄水容积的条件下,尽可能提高单位容积的污染物去除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库塘湿地蓄水净化系统。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库塘湿地蓄水净化系统,包括:围挡部,围挡部围出矩形空腔,空腔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空腔相对侧壁的围挡部上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空腔内设有多个堤梗,堤梗将空腔内分隔为S型水道,S型水道的一端与进水口相连通,另一端与出水口相连通;堤梗上安装了石笼,石笼中装填水处理滤料;堤梗包括:第一堤梗、第二堤梗、第三堤梗和第四堤梗,空腔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一堤梗与进水口处于第一侧壁上;第二堤梗垂直第二侧壁向外延伸形成自由端;第四侧壁上设有第四堤梗,第四堤梗垂直第四侧壁向外延伸形成自由端;第三堤梗设置于第三侧壁上,并与出水口处于第三侧壁上。优选地,S型水道包括:第一段水道、第二段水道、第三段水道、第四段水道和第五段水道,第二堤梗的自由端与第四侧壁间隔形成第四段水道;第四堤梗的自由端与第二侧壁间隔形成第二段水道;第四堤梗与第二堤梗横向间隔形成第三段水道;第二堤梗与第四侧壁间隔形成第四段水道;第二堤梗与第三堤梗横向间隔形成第五段水道。优选地,第四堤梗的自由端越过第二堤梗的自由端,第四堤梗与第二堤梗横向存在交叠部分,第四堤梗与第二堤梗间隔且相互平行。优选地,石笼为钢筋宾格石笼。优选地,石笼包括:盖板、隔档层、背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前板,背板、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前板,围成矩形腔室,腔室被隔档层等分为两个腔室。优选地,盖板的一侧边与背板的侧边转动连接。优选地,背板、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前板为网孔板,网孔板上孔洞直径小于滤料直径。优选地,还包括曝气装置,水道中间隔安装多个曝气装置。优选地,还包括浮岛:浮岛均布于水道中,浮岛上种植水生植物。本申请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1)本申请所提供的库塘湿地蓄水净化系统,可用于处理农业面源、城市面源、受污染的沟渠河道等低污染水体,通过人工构建折流型库塘湿地系统,使水流在库塘湿地系统中进行S型流动。在蓄水的同时通过水路流动,增加污水与滤料的接触几率,实现蓄水的同时净化水质,适用于广大农村地区进行水质净化,净化后的水质可以直接作为灌溉用水,弥补农业用水缺口。2)本申请所提供的库塘湿地蓄水净化系统,采用宾格石笼网箱固定强化水处理滤料,作为水道中的堤梗,同时配合水道中安装的曝气装置和水面上种植水生植物,对蓄水进行进一步过滤。3)本申请所提供的库塘湿地蓄水净化系统,采用滤料、植物、曝气等组合作用强化库塘湿地对水质的净化作用。采用S型水道,使得水路实现折流型,水动力较好,不容易形成死水区。装填滤料的石笼安装于水道两侧,与流水充分接触的同时,能避免造成水道阻塞,也不会影响流速。4)本申请所提供的库塘湿地蓄水净化系统,所用堤梗安装石笼网箱有稳固堤梗的作用,能防止堤梗坍塌和水土流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库塘湿地蓄水净化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用石笼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用石笼组装为堤梗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10、第一堤梗;120、第二堤梗;130、第三堤梗;140、第四堤梗;210、进水口;220、出水口;230、围挡部;241、第一段水道;242、第二段水道;243、第三段水道;244、第四段水道;245、第五段水道;310、背板;320、隔档层;330、盖板;340、第一侧板;360、第二侧板;350、前板;1、导流孔;2、本体;3、卡槽;4、凸块;6、导流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详述本申请,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参见图1,本申请提供的库塘湿地蓄水净化系统,包括:围挡部230,围挡部230围出空腔,围挡部230可以为土墙,也可以为其他能实现隔水作用的围挡材料。围挡部230所围空腔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空腔相对侧壁的围挡部230上(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未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分别设有进水口210和出水口220。第一堤梗110设于围挡部230的内壁上;第一堤梗110与进水口210处于同一侧壁上(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我第一侧壁)。围挡部230的第二侧壁上设有第二堤梗120,第二堤梗120垂直第二侧壁向外延伸形成自由端。第二堤梗120的自由端与第四侧壁存在间隔形成第四段水道244。围挡部230的第四侧壁上设有第四堤梗140,第四堤梗140垂直第四侧壁向外延伸形成自由端。第四堤梗140的自由端与第二侧壁存在间隔形成第二段水道242。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第四堤梗140的自由端越过第二堤梗120的自由端,第四堤梗140与第二堤梗120横向存在交叠部分,第四堤梗140与第二堤梗120相互平行,且相互间隔。以形成S型水道,并提高水流与滤料的接触面积。第三堤梗130设置于第三侧壁上,并与出水口220处于同一侧壁上,且相互间隔。围挡部230内形成S型水道。参见图1,第一堤梗110与第四堤梗140横向间隔为第一段水道241。第四堤梗140的自由端与第二侧壁间隔形成第二段水道242;第四堤梗140与第二堤梗120横向间隔形成第三段水道243;第二堤梗120与第四侧壁间隔形成第四段水道244;第二堤梗120与第三堤梗130横向间隔形成第五段水道245。第一~第五段水道245相互连通形成S型水道。第一段水道241的入水口与进水口210相连通;第五段水道245的出水口220与围挡部230的出水口220相连通。从而使得水流在围挡内按S型路线穿行与于各个堤梗之间,使得水流充分与滤料接触,实现过滤。参见图2,堤梗为装填了滤料的石笼。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石笼为钢筋宾格石笼。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石笼包括:盖板330、背板310、第一侧板340、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库塘湿地蓄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围挡部(230),所述围挡部(230)围出矩形空腔,所述空腔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空腔相对侧壁的所述围挡部(230)上分别设有进水口(210)和出水口(220);/n所述空腔内设有多个堤梗,所述堤梗将所述空腔内分隔为S型水道,所述S型水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水口(210)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水口(220)相连通;/n所述堤梗上安装了石笼,所述石笼中装填水处理滤料;/n所述堤梗包括:第一堤梗(110)、第二堤梗(120)、第三堤梗(130)和第四堤梗(140),/n所述空腔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n所述第一堤梗(110)与所述进水口(210)处于所述第一侧壁上;/n所述第二堤梗(120)垂直所述第二侧壁向外延伸形成自由端;/n所述第四侧壁上设有所述第四堤梗(140),所述第四堤梗(140)垂直所述第四侧壁向外延伸形成自由端;/n所述第三堤梗(130)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壁上,并与所述出水口(220)处于第三侧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库塘湿地蓄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围挡部(230),所述围挡部(230)围出矩形空腔,所述空腔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空腔相对侧壁的所述围挡部(230)上分别设有进水口(210)和出水口(220);
所述空腔内设有多个堤梗,所述堤梗将所述空腔内分隔为S型水道,所述S型水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水口(210)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水口(220)相连通;
所述堤梗上安装了石笼,所述石笼中装填水处理滤料;
所述堤梗包括:第一堤梗(110)、第二堤梗(120)、第三堤梗(130)和第四堤梗(140),
所述空腔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
所述第一堤梗(110)与所述进水口(210)处于所述第一侧壁上;
所述第二堤梗(120)垂直所述第二侧壁向外延伸形成自由端;
所述第四侧壁上设有所述第四堤梗(140),所述第四堤梗(140)垂直所述第四侧壁向外延伸形成自由端;
所述第三堤梗(130)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壁上,并与所述出水口(220)处于第三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库塘湿地蓄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型水道包括:第一段水道(241)、第二段水道(242)、第三段水道(243)、第四段水道(244)和第五段水道(245),所述第二堤梗(120)的自由端与所述第四侧壁间隔形成所述第四段水道(244);
所述第四堤梗(140)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侧壁间隔形成所述第二段水道(242);
所述第四堤梗(140)与所述第二堤梗(120)横向间隔形成所述第三段水道(243);
所述第二堤梗(120)与所述第四侧壁间隔形成所述第四段水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震宇钟岚黎发明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兆泓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