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生态滤料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0942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环境保护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生态滤料桶,污水管上设置有隔栏沟;污水管连接至化粪池A;化粪池A、化粪池B和化粪池C依次连接;化粪池A、化粪池B和化粪池C顶部分别设置有密封盖A、密封盖B和密封盖C;化粪池C通过连接管连接过滤池A;过滤池A、过滤池B和过滤池C依次连接;过滤池A内底部设置有过滤管A;过滤管A上方设置有滤料桶A;过滤池B底部设置有过滤管B;过滤管B上方设置有滤料桶B;过滤池C底部设置有过滤管C;过滤管C上方设置有滤料桶C;过滤池C上方连接出水管,解决生活污水处理成本高的问题。解决生活污水处理成本高的问题。解决生活污水处理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生态滤料桶


[0001]本技术涉及环境保护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生态滤料桶。

技术介绍

[0002]生活污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如住宅、机关、学校、医院、商店、公共场所及工业企业卫生间等。生活污水所含的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尿素、氨氮等)和大量病原微生物(如寄生虫卵和肠道传染病毒等)。存在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极不稳定,容易腐化而产生恶臭。细菌和病原体以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为营养而大量繁殖,可导致传染病蔓延流行;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农村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对周围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农村地区往往存在居住分散,地势起伏,难做到有效雨污分流;污水间歇排放,水质水量变化大,往往混有作坊废水、养殖废水等;现场管理粗放,缺乏污水收集处理维护资金和维护人才的特点,因此需要适合分散处理、工艺流程简单、建设和运行费用低,甚至是零电耗的污水处理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生态滤料桶,解决生活污水处理成本高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生态滤料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管、隔栏沟、化粪池A、化粪池B、化粪池C、密封盖A、密封盖B、密封盖C、淤泥槽、排泥泵、排泥管、连接管、过滤池A、过滤管A、滤料桶A、净化植物种植箱A、过滤池B、过滤管B、滤料桶B、净化植物种植箱B、过滤池C、过滤管C、滤料桶C、净化植物种植箱C、出水管、分流阀、净水管、回水管和取水检测口;污水管上设置有隔栏沟;污水管连接至化粪池A;化粪池A、化粪池B和化粪池C依次连接;化粪池A、化粪池B和化粪池C顶部分别设置有密封盖A、密封盖B和密封盖C;化粪池C通过连接管连接过滤池A;过滤池A、过滤池B和过滤池C依次连接;过滤池A内底部设置有过滤管A;过滤管A上方设置有滤料桶A;过滤池B底部设置有过滤管B;过滤管B上方设置有滤料桶B;过滤池C底部设置有过滤管C;过滤管C上方设置有滤料桶C;过滤池C上方连接出水管。
[0006]进一步,所述滤料桶A、滤料桶B和滤料桶C为镂空结设置并在其中填充有过滤填料。
[0007]进一步,所述滤料桶A、滤料桶B和滤料桶C重叠堆放设置。
[0008]进一步,所述滤料桶A内的填料为球形结构设置;其球形直径为70—90mm;滤料桶B内的填料为直径30

50mm的沸石、火山石和陶粒混合颗粒;滤料桶C内的填料为粒径10

20mm的沸石、多孔除磷滤料和谷壳碳混颗粒。
[0009]进一步,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取水检测口;取水检测口后部设置有分流阀;分流阀分别连接净水管和回水管;回水管连接至过滤池A。
[0010]进一步,所述滤料桶A、滤料桶B和滤料桶C底部设置有排泥口;排泥口连接排泥管;排泥管上设置有排泥泵。
[0011]进一步,所述滤料桶A、滤料桶B和滤料桶C顶部分别设置有净化植物种植箱A、净化植物种植箱B和净化植物种植箱C。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够实现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0013]1.污水管上设置有隔栏沟;污水管连接至化粪池A;化粪池A、化粪池B和化粪池C依次连接;化粪池A、化粪池B和化粪池C顶部分别设置有密封盖A、密封盖B和密封盖C;化粪池C通过连接管连接过滤池A;过滤池A、过滤池B和过滤池C依次连接;过滤池A内底部设置有过滤管A;过滤管A上方设置有滤料桶A;过滤池B底部设置有过滤管B;过滤管B上方设置有滤料桶B;过滤池C底部设置有过滤管C;过滤管C上方设置有滤料桶C;过滤池C上方连接出水管,能够实现通过在阶梯式的过滤池中设置了多个滤料桶进行水质的过滤净化,采用阶梯式自流净化方式,降低了污水处理成本。
[0014]2.所述滤料桶A、滤料桶B和滤料桶C为镂空结设置并在其中填充有过滤填料,能够实现通过独立设置的滤料桶填充过滤用填料,防止过滤使用的填料流失。
[0015]3.所述滤料桶A、滤料桶B和滤料桶C重叠堆放设置,能够实现通过独立重叠放置的滤料桶,能够通过定期调整滤料桶的堆放顺序,延长滤料桶内的填料使用时间。
[0016]4.所述滤料桶A内的填料为球形结构设置;其球形直径为70—90mm;滤料桶B内的填料为直径30

50mm的沸石、火山石和陶粒混合颗粒;滤料桶C内的填料为粒径10

20mm的沸石、多孔除磷滤料和谷壳碳混颗粒,能够实现通过在不同的滤料桶内放置不同直径和材质的过滤净化填料提高净化效果。
[0017]5.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取水检测口;取水检测口后部设置有分流阀;分流阀分别连接净水管和回水管;回水管连接至过滤池A,能够实现通过设置的取水检测口方便检测处理后的水质是否达到排放标准,假如没有达到预期的排放标准通过分流阀控制经回水管回流到过滤池A再净化。
[0018]6.所述滤料桶A、滤料桶B和滤料桶C底部设置有排泥口;排泥口连接排泥管;排泥管上设置有排泥泵,能够实现通过设置的排泥泵方便定期清理滤料桶沉积的淤泥。
[0019]7.所述滤料桶A、滤料桶B和滤料桶C顶部分别设置有净化植物种植箱A、净化植物种植箱B和净化植物种植箱C,能够通过设置的净化植物种植箱种植一些辅助过滤净化水质的植物,提高污水的净化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模块化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实施例1
[0024]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生态滤料桶,包括污水管1、隔栏沟2、化粪池A3、化粪池B4、化粪池C5、密封盖A6、密封盖B7、密封盖C8、淤泥槽9、排泥泵10、排泥管11、连接管12、过滤池A13、过滤管A14、滤料桶A15、净化植物种植箱A16、过滤池B17、过滤管B18、滤料桶B19、净化植物种植箱B20、过滤池C21、过滤管C22、滤料桶C23、净化植物种植箱C24、出水管25、分流阀26、净水管27、回水管28和取水检测口29;污水管1上设置有隔栏沟2;污水管1连接至化粪池A3;化粪池A3、化粪池B4和化粪池C5依次连接;化粪池A3、化粪池B4和化粪池C5顶部分别设置有密封盖A6、密封盖B7和密封盖C8;化粪池C5通过连接管12连接过滤池A13;过滤池A13、过滤池B17和过滤池C21依次连接;过滤池A13内底部设置有过滤管A14;过滤管A14上方设置有滤料桶A15;过滤池B17底部设置有过滤管B18;过滤管B18上方设置有滤料桶B19;过滤池C21底部设置有过滤管C22;过滤管C22上方设置有滤料桶C23;过滤池C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生态滤料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管(1)、隔栏沟(2)、化粪池A(3)、化粪池B(4)、化粪池C(5)、密封盖A(6)、密封盖B(7)、密封盖C(8)、连接管(12)、过滤池A(13)、过滤管A(14)、滤料桶A(15)、净化植物种植箱A(16)、过滤池B(17)、过滤管B(18)、滤料桶B(19)、净化植物种植箱B(20)、过滤池C(21)、过滤管C(22)、滤料桶C(23)、净化植物种植箱C(24)、出水管(25)、分流阀(26)、净水管(27)、回水管(28)和取水检测口(29);污水管(1)上设置有隔栏沟(2);污水管(1)连接至化粪池A(3);化粪池A(3)、化粪池B(4)和化粪池C(5)依次连接;化粪池A(3)、化粪池B(4)和化粪池C(5)顶部分别设置有密封盖A(6)、密封盖B(7)和密封盖C(8);化粪池C(5)通过连接管(12)连接过滤池A(13);过滤池A(13)、过滤池B(17)和过滤池C(21)依次连接;过滤池A(13)内底部设置有过滤管A(14);过滤管A(14)上方设置有滤料桶A(15);过滤池B(17)底部设置有过滤管B(18);过滤管B(18)上方设置有滤料桶B(19);过滤池C(21)底部设置有过滤管C(22);过滤管C(22)上方设置有滤料桶C(23);过滤池C(21)上方连接出水管(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生态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震宇钟岚黎发明黄建伟赵堰锋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兆泓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