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水质净化生态滤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72695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2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河道水质净化生态滤床系统,通过在河道内间隔设置多个石笼坝将一段河床分隔为沉砂区、滤料过滤区、降阻配水区,通过石笼坝及设置于石笼坝上的土工膜止水带,限制水流方向实现对河沙的沉淀和初滤,减少河沙对滤料的堵塞,提高滤料过滤效率,尤其适用于具有一定坡度的河道,能在石笼坝上形成正向流动压力,提高水通过石笼坝或填料区的效率,从而提高过滤效率。而提高过滤效率。而提高过滤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水质净化生态滤床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是一种河道水质净化生态滤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河道水质净化一般采用在河道内设置浮岛、种植水生植物的方式,其处理效率较差,且受雨季洪水的影响浮岛容易损坏;或采用在河道外建设人工湿地,将河水引入湿地处理后再流回河道的方式,其需要额外占据较大的土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河道水质净化生态滤床系统。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河道水质净化生态滤床系统,包括:多个串联设置于河道内的滤床单元结构;滤床单元结构包括:多个石笼坝、沉砂区、降阻配水区、填料区、多个土工膜止水带,石笼坝分隔出填料区、沉砂区、降阻配水区,沉砂区设置于填料区的进水侧;降阻配水区设置于填料区的出水侧;
[0005]石龙坝包括:第一石笼坝、第二石笼坝、第三石笼坝、第四石笼坝,第一石笼坝和第二石笼坝围设第一沉砂区;第二石笼坝和第三石笼坝围设填料区;第三石笼坝与第四石笼坝围设第二沉砂区;
[0006]第一石笼坝、第二石笼坝顶面上设置土工膜止水带;第三石笼坝朝向填料区的侧壁上设置土工膜止水带;
[0007]填料区包括:依次叠置于基底层上的干铺块石层、生态滤料层、砾石层和多层竹板篱笆层,竹板篱笆层夹设于干铺块石层、生态滤料层之间;竹板篱笆层夹设于生态滤料层、砾石层之间。
[0008]优选的,一滤床单元结构的出水端与相邻滤床单元结构的进水端相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土工膜止水带包括:第一土工膜止水带,第一土工膜止水带垂直第一石笼坝设置于第一石笼坝顶面,并插设于第一石笼坝内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土工膜止水带包括:第二土工膜止水带,第二土工膜止水带设置于第二石笼坝顶面上;第二土工膜止水带包括:垂直段、延伸段、斜铺段,垂直段的第一端垂直第二石笼坝顶面向外延伸,垂直段的第二端与延伸段相连接,延伸段的第二端沿第二石笼坝顶面延伸;斜铺段第一端与延伸段的第二端相连接,斜铺段的第二端沿第二石笼坝侧壁向填料区底面延伸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土工膜止水带包括:第三土工膜止水带,第三土工膜止水带铺设于第三石笼坝靠近填料区的斜侧壁上。
[0012]优选的,所述竹板篱笆层铺设于砾石层;所述竹板篱笆层夹设于干铺块石层与基底层之间。
[0013]优选的,所述竹板篱笆层包括:竹架、多根竹条、多个固定网,竹架内部设有通孔;多个竹条相互间隔设置于通孔内;固定网成对设置于竹架的两相对侧边上。
[0014]优选的,包括:第一砾石固定堆、第二砾石固定堆,所述第一砾石固定堆堆设于第一石笼坝顶面上;第一土工膜止水带容纳设置于第一砾石固定堆内;第二砾石固定堆设置于第二石笼坝顶面上;第二土工膜止水带容纳设置于第二砾石固定堆内。
[0015]优选的,包括:第三砾石固定堆、第四砾石固定堆,所述第三砾石固定堆设置于第三石笼坝顶面上;
[0016]所述第四砾石固定堆设置于第四石笼坝顶面上。
[0017]本申请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8]1)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河道水质净化生态滤床系统,通过在河道内间隔设置多个石笼坝将一段河床分隔为沉砂区、滤料填料区、降阻配水区,通过石笼坝及设置于石笼坝上的土工膜止水带,能实现雍水和引导水流流向,实现对河沙的沉淀并增加过滤,减少河沙对滤料的堵塞,提高滤料过滤效率,尤其适用于具有一定坡度的河道,能在石笼坝上形成正向流动压力,提高水通过石笼坝或填料区的效率,从而提高过滤效率。
[0019]2)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河道水质净化生态滤床系统,通过在填料区内设置多层竹板篱笆,不旦能分隔填料区内各层滤料,保持水流,同时能防止各层产生的沉渣泛起影响其他滤料层过滤,保证填料区维持较长时间的过滤效率。
[0020]3)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河道水质净化生态滤床系统,提高在河床下建设该生态滤床,能不额外占用土地,提高河道内水质净化的效率,其建设不需改动河堤结构,不影响河道原有行洪条件,后期运行也不需要水利调配,建设成本较低,能够有效削减水体中氮磷等污染物,改善水质。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河道水质净化生态滤床系统俯视河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生态滤床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竹板篱笆层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例说明:
[0025]11、第一石笼坝;10、基底层;12、第二石笼坝;13、第三石笼坝;14、第四石笼坝;111、第一土工膜止水带;112、第一砾石固定堆;121、第二土工膜止水带;122、第二砾石固定堆;131、第三土工膜止水带;132、第三砾石固定堆;143、第四砾石固定堆;141、沉砂区;142、降阻配水区;20、填料区;21、干铺块石层;22、生态滤料层;23、砾石层;24、竹板篱笆层;241、竹架;242、竹条;243、固定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7]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
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9]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水质净化生态滤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串联设置于河道内的滤床单元结构;所述滤床单元结构包括:多个石笼坝、沉砂区(141)、降阻配水区(142)、填料区(20)、多个土工膜止水带,石笼坝分隔出填料区(20)、沉砂区(141)、降阻配水区(142),沉砂区(141)设置于填料区(20)的进水侧;降阻配水区(142)设置于填料区(20)的出水侧;石笼坝包括:第一石笼坝(11)、第二石笼坝(12)、第三石笼坝(13)、第四石笼坝(14),第一石笼坝(11)和第二石笼坝(12)围设第一沉砂区;第二石笼坝(12)和第三石笼坝(13)围设填料区(20);第三石笼坝(13)与第四石笼坝(14)围设第二沉砂区;第一石笼坝(11)、第二石笼坝(12)顶面上设置土工膜止水带;第三石笼坝(13)朝向填料区(20)的侧壁上设置土工膜止水带;填料区(20)包括:依次叠置于基底层(10)上的干铺块石层(21)、生态滤料层(22)、砾石层(23)和多层竹板篱笆层(24),竹板篱笆层(24)夹设于干铺块石层(21)、生态滤料层(22)之间;竹板篱笆层(24)夹设于生态滤料层(22)、砾石层(23)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水质净化生态滤床系统,其特征在于,一滤床单元结构的出水端与相邻滤床单元结构的进水端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水质净化生态滤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膜止水带包括:第一土工膜止水带(111),第一土工膜止水带(111)垂直第一石笼坝(11)设置于第一石笼坝(11)顶面,并插设于第一石笼坝(11)内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道水质净化生态滤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膜止水带包括:第二土工膜止水带(121),第二土工膜止水带(121)设置于第二石笼坝(12)顶面上;第二土工膜止水带(1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震宇钟岚黄建伟姚绍东余林莲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兆泓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