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向流反硝化深床滤池及其防滤料流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5802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上向流反硝化深床滤池及其防滤料流失结构,所述防滤料流失结构设置在滤池内,所述滤池被滤料层分隔形成已过滤区和待过滤区,所述防滤料流失结构设置在所述已过滤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相连且相对设置的两块第一侧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两块第一侧板围合形成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与滤池的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一侧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采用该防滤料流失结构的滤池,结构简单,能够解决反冲洗过程中滤料流失,避免了偶尔出现上浮泥渣影响出水水质的现象,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反冲洗效果,增强滤料处理能力,保证出水水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向流反硝化深床滤池及其防滤料流失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上向流反硝化深床滤池及其防滤料流失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水十条”发布,要求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标准达到一级A标。近几年有些地方也相继颁布了污水排放标准,有的要求达到地表准Ⅴ类、准Ⅳ类,甚至出现了地表准Ⅲ类。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8年底,仍然有50%左右的污水处理厂不达标排放,主要是氮磷超标,直接排放到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所以需要进行深度处理。上向流反硝化深床滤池是下部进水、上部出水,是目前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常用技术之一。与传统重力流式反硝化深床滤池相比,其纳污能力强,碳源投加量能节约20-30%,滤速快,无需驱氮,脱氮效率高,启动时间短。新建钢混结构的上向流反硝化深床滤池,反冲洗排水采用翻板阀,可以实现闭池反冲洗,不存在滤料流失。但钢结构和改造钢混结构的上向流反硝化深床滤池不采用翻板阀,无法实现闭池反冲洗,在反洗过程中会将滤料带出,往往需要定期补充滤料,浪费资源,还增加运行费用。跑出的滤料流入排水管道,还会对阀门造成严重的磨损,同时存在堵塞阀门的风险。为了避免滤料流失严重,通常会采取降低冲洗强度和反洗时间,导致滤料冲洗不干净,降低了反冲洗效果,影响出水水质。另外,上向流反硝化深床滤池在运行过程中偶尔会出现底部厌氧污泥上浮,存在出水不达标的风险。因此,防止滤料流失和上浮污泥随水流出,是该工艺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向流反硝化深床滤池及其防滤料流失结构,该上向流反硝化深床滤池及其防滤料流失结构简单,能够解决反冲洗过程中滤料流失,避免了偶尔出现上浮泥渣影响出水水质的现象,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反冲洗效果,增强滤料处理能力,保证出水水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滤料流失结构,所述防滤料流失结构设置在滤池内,所述滤池被滤料层分隔形成已过滤区和待过滤区,所述防滤料流失结构设置在所述已过滤区,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相连且相对设置的两块第一侧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两块第一侧板围合形成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与滤池的出水口相连,所述两块第一侧板之间的间距自所述集水槽的槽口向底板方向逐渐增加。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部均连接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垂直于水平面设置,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优选的,还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侧板的外侧。优选的,所述导流板的顶部与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齐平。优选的,所述导流板通过整流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整流板上设有若干布水口。优选的,所述底板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第三侧板,所述两块第三侧板的一端相接,所述第三侧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相连,所述两块第三侧板之间呈夹角布置。优选的,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设有若干堰口。优选的,所述堰口的形状为锯齿状。优选的,所述8堰口的高度取值范围为30-100mm,所述堰口的宽度与高度的比值为2:1,相邻两个堰口的间距小于等于50mm。为了实现相同的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向流反硝化深床滤池,包括滤池,所述滤池内设有上述的防滤料流失结构。本技术实施例上向流反硝化深床滤池及其防滤料流失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实施例的上向流反硝化深床滤池及其防滤料流失结构,其防滤料流失结构在过滤或者反洗时,上冲的滤料触碰底板后,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滤料会呈弧线下沉,其他滤料会在触碰到第一侧板后受重力作用沿第一侧板滑落,可以有效防止反洗过程中滤料的流失,增强反冲洗强度和时间,提高反洗效果,较彻底地清洗滤料层,防止滤料板结。其上向流反硝化深床滤池通过设置防滤料流失结构,使得在反冲洗时,滤料冲击到集水槽的底板,会下沉返回至滤料层,少部分滤料会随反洗废水经过布水口流入过水通道,由于第一侧板具有一定的倾斜度,滤料冲击到斜板会在区域下沉返回到滤料层,同时反洗废水会翻越导流板,未打碎的浮泥随反洗废水溢流至过水通道流入到集水槽中得到彻底清洗。采用本技术的上向流反硝化深床滤池结构简单,能够解决反冲洗过程中滤料流失,避免了偶尔出现上浮泥渣影响出水水质的现象,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反冲洗效果,增强滤料处理能力,保证出水水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上向流反硝化深床滤池的俯视图;图2是过滤状态下图1中A-A处的截面图;图3是过滤状态下图1中B-B处的截面图;图4是图1中C-C处的截面图;图5是反冲洗状态下图1中A-A处的截面图;图6是反冲洗状态下图1中B-B处的截面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防滤料流失结构的俯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二侧板的正视图;图9是图3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0是图6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防滤料流失结构,11、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21、堰口,13、第三侧板,14、整流板,15、固定件,16、集水槽,17、导流板,2、已过滤区,3、待过滤区,4、滤料层,5、出水口,6、过水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需要指出的是,在附图中,箭头的方向为水流动方向。其中,上向流反硝化深床滤池正常过滤时,待处理水由滤池底部进水管流入到待过滤区3(具体包括了配水配气渠或室,布水布气系统),然后经过滤料层4的过滤作用以及滤料表面附着生物膜的反硝化脱氮作用,由已过滤区2汇集进入集水槽16内,排至总排水槽,完成整个过滤过程。上向流反硝化深床滤池反洗时包括:1、气洗。压缩空气由底部进气管进入到待过滤区3,然后进入到滤料层4,使滤料层4微膨胀,同时会将水面的浮泥打碎;2、气水联洗。第一步的气洗不改变,同时将反冲洗清水由底部反洗进水管待过滤区3进入到滤料层4中,通过气水联洗过程进一步搓洗滤料,反冲洗水量大。3、单水洗。关闭气洗,只进行单水冲洗,冲洗水量加倍,由于没有压缩空气的作用,滤料层4膨胀率显著降低,不存在滤料上翻现象,该过程主要是进一步冲洗滤料表面脱离的杂质。如图1至图10所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防滤料流失结构,防滤料流失结构1设置在滤池内,滤池被滤料层4分隔形成已过滤区2和待过滤区3,防滤料流失结构1设置在已过滤区2,包括底板和与底板相连且相对设置的两块第一侧板11,底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滤料流失结构,所述防滤料流失结构设置在滤池内,所述滤池被滤料层分隔形成已过滤区和待过滤区,所述防滤料流失结构设置在所述已过滤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相连且相对设置的两块第一侧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两块第一侧板围合形成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与滤池的出水口相连,所述两块第一侧板之间的间距自所述集水槽的槽口向底板方向逐渐增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滤料流失结构,所述防滤料流失结构设置在滤池内,所述滤池被滤料层分隔形成已过滤区和待过滤区,所述防滤料流失结构设置在所述已过滤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相连且相对设置的两块第一侧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两块第一侧板围合形成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与滤池的出水口相连,所述两块第一侧板之间的间距自所述集水槽的槽口向底板方向逐渐增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滤料流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部均连接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垂直于水平面设置,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滤料流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侧板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滤料流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的顶部与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滤料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昌明赖正泉伍波彭金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清泉水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