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点重力布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5787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点重力布水器,包括固定座,布水器筒,观察片,固定杆,内桶,可缓冲布水管结构,可过滤连接管结构,可移动插接杆结构,进水管,出水管,导流管,放气管,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过滤管,过滤网和布水管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进行过滤工作,方便进行布水工作,增加过滤功能;移动座,移动刹车轮和支撑板以及固定座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进行移动工作,方便在不同的位置进行布水工作,增加移动功能;缓冲管,固定盖,缓冲弹簧和重力板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水的重量压动重力板移动,方便进行缓冲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点重力布水器
本技术属于布水器
,尤其涉及一种多点重力布水器。
技术介绍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在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会产生大量的污水,直接排放不仅污染环境,还浪费了水资源,进行污水处理是十分必要的。在水处理系统中,布水均匀是一个关键的工艺控制指标,“布水”就是在一定的工作面积上按一定规律布置水量,最常见的是在工作面上均匀布水,完成这个任务的装置叫布水器。但是现有的布水器还存在着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过滤工作,不方便进行移动工作以及不方便进行缓冲布水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多点重力布水器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点重力布水器,以解决现有的布水器还存在着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过滤工作,不方便进行移动工作以及不方便进行缓冲布水的问题。一种多点重力布水器,包括固定座,布水器筒,观察片,固定杆,内桶,可缓冲布水管结构,可过滤连接管结构,可移动插接杆结构,进水管,出水管,导流管,放气管,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的布水器筒的下端螺栓连接在固定座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观察片镶嵌在布水器筒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杆分别螺栓连接在布水器筒的内壁下部;所述的内桶的下端螺栓连接在固定杆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缓冲布水管结构安装在布水器筒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过滤连接管结构分别安装在可缓冲布水管结构的外壁四周;所述的可移动插接杆结构安装在固定座的下端;所述的进水管的右端贯穿布水器筒的左侧下部;所述的出水管的下端从左到右依次焊接在进水管的上端左侧;所述的导流管分别贯穿内桶的左右两侧下部;所述的放气管贯穿布水器筒的左侧上部;所述的第一密封圈设置在布水器筒和放气管的连接处;所述的第二密封圈设置在布水器筒和进水管的连接处;所述的可缓冲布水管结构包括缓冲管,固定盖,缓冲弹簧,重力板和布水管,所述的固定盖螺栓连接在缓冲管的下端;所述的缓冲弹簧的下端从左到右依次螺栓连接在固定盖的上端;所述的缓冲弹簧的上端从左到右依次螺栓连接在重力板的下端;所述的布水管分别焊接在缓冲管的外壁四周。优选的,所述的可过滤连接管结构包括过滤管,过滤网,硅胶圈和第三密封圈,所述的过滤网螺钉连接在过滤管的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硅胶圈胶接在过滤管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三密封圈分别胶接在过滤管的左右两端。优选的,所述的可移动插接杆结构包括移动座,固定孔,移动刹车轮,插接杆和支撑板,所述的固定孔分别开设在移动座的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移动刹车轮分别螺栓连接在移动座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插接杆分别贯穿固定孔;所述的支撑板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移动座的上端左右两侧。优选的,所述的进水管的右端插接在内桶的左侧下部;所述的出水管设置在内桶的内部底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分别采用硅胶圈。优选的,所述的缓冲管和布水管连通设置;所述的重力板和缓冲管的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优选的,所述的缓冲管的上端焊接在布水器筒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缓冲管和布水器筒连通设置。优选的,所述的过滤管采用不锈钢螺纹管;所述的过滤网采用不锈钢网。优选的,所述的过滤管分被螺纹连接在布水管的外壁。优选的,所述的移动座采用锥形的不锈钢座;所述的插接杆采用锥形的不锈钢杆。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板的上端分别螺栓连接在固定座的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缓冲管设置在固定座的上端中间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所述的过滤管,过滤网和布水管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进行过滤工作,方便进行布水工作,增加过滤功能。2.本技术中,所述的移动座,移动刹车轮和支撑板以及固定座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进行移动工作,方便在不同的位置进行布水工作,增加移动功能。3.本技术中,所述的缓冲管,固定盖,缓冲弹簧和重力板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水的重量压动重力板移动,方便进行缓冲工作。4.本技术中,所述的移动座,固定孔和插接杆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固定移动座,方便进行固定工作。5.本技术中,所述的过滤管,过滤网,硅胶圈和布水管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旋转过滤管,方便进行过滤管拆卸和安装工作。6.本技术中,所述的固定座,布水器筒和观察片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观察布水器筒内部的水量,方便进行观察工作。7.本技术中,所述的固定座,布水器筒,放气管和第一密封圈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进行排气工作,防止气压过大影响布水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可缓冲布水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可过滤连接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可移动插接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座;2、布水器筒;3、观察片;4、固定杆;5、内桶;6、可缓冲布水管结构;61、缓冲管;62、固定盖;63、缓冲弹簧;64、重力板;65、布水管;7、可过滤连接管结构;71、过滤管;72、过滤网;73、硅胶圈;74、第三密封圈;8、可移动插接杆结构;81、移动座;82、固定孔;83、移动刹车轮;84、插接杆;85、支撑板;9、进水管;10、出水管;11、导流管;12、放气管;13、第一密封圈;14、第二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山东菁阳新型专利模板,包括固定座1,布水器筒2,观察片3,固定杆4,内桶5,可缓冲布水管结构6,可过滤连接管结构7,可移动插接杆结构8,进水管9,出水管10,导流管11,放气管12,第一密封圈13和第二密封圈14,所述的布水器筒2的下端螺栓连接在固定座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观察片3镶嵌在布水器筒2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杆4分别螺栓连接在布水器筒2的内壁下部;所述的内桶5的下端螺栓连接在固定杆4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缓冲布水管结构6安装在布水器筒2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过滤连接管结构7分别安装在可缓冲布水管结构6的外壁四周;所述的可移动插接杆结构8安装在固定座1的下端;所述的进水管9的右端贯穿布水器筒2的左侧下部;所述的出水管10的下端从左到右依次焊接在进水管9的上端左侧;所述的导流管11分别贯穿内桶5的左右两侧下部;所述的放气管12贯穿布水器筒2的左侧上部;所述的第一密封圈13设置在布水器筒2和放气管12的连接处;所述的第二密封圈14设置在布水器筒2和进水管9的连接处;所述的可缓冲布水管结构6包括缓冲管61,固定盖62,缓冲弹簧63,重力板64和布水管65,所述的固定盖62螺栓连接在缓冲管61的下端;所述的缓冲弹簧63的下端从左到右依次螺栓连接在固定盖62的上端;所述的缓冲弹簧63的上端从左到右依次螺栓连接在重力板64的下端;所述的布水管65分别焊接在缓冲管61的外壁四周;在进行注水的过程中通过布水器筒2内部的水量增加,通过水的重量压动重力板64向下移动,当水的重量达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点重力布水器,其特征在于,该多点重力布水器,包括固定座(1),布水器筒(2),观察片(3),固定杆(4),内桶(5),可缓冲布水管结构(6),可过滤连接管结构(7),可移动插接杆结构(8),进水管(9),出水管(10),导流管(11),放气管(12),第一密封圈(13)和第二密封圈(14),所述的布水器筒(2)的下端螺栓连接在固定座(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观察片(3)镶嵌在布水器筒(2)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杆(4)分别螺栓连接在布水器筒(2)的内壁下部;所述的内桶(5)的下端螺栓连接在固定杆(4)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缓冲布水管结构(6)安装在布水器筒(2)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过滤连接管结构(7)分别安装在可缓冲布水管结构(6)的外壁四周;所述的可移动插接杆结构(8)安装在固定座(1)的下端;所述的进水管(9)的右端贯穿布水器筒(2)的左侧下部;所述的出水管(10)的下端从左到右依次焊接在进水管(9)的上端左侧;所述的导流管(11)分别贯穿内桶(5)的左右两侧下部;所述的放气管(12)贯穿布水器筒(2)的左侧上部;所述的第一密封圈(13)设置在布水器筒(2)和放气管(12)的连接处;所述的第二密封圈(14)设置在布水器筒(2)和进水管(9)的连接处;所述的可缓冲布水管结构(6)包括缓冲管(61),固定盖(62),缓冲弹簧(63),重力板(64)和布水管(65),所述的固定盖(62)螺栓连接在缓冲管(61)的下端;所述的缓冲弹簧(63)的下端从左到右依次螺栓连接在固定盖(62)的上端;所述的缓冲弹簧(63)的上端从左到右依次螺栓连接在重力板(64)的下端;所述的布水管(65)分别焊接在缓冲管(61)的外壁四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点重力布水器,其特征在于,该多点重力布水器,包括固定座(1),布水器筒(2),观察片(3),固定杆(4),内桶(5),可缓冲布水管结构(6),可过滤连接管结构(7),可移动插接杆结构(8),进水管(9),出水管(10),导流管(11),放气管(12),第一密封圈(13)和第二密封圈(14),所述的布水器筒(2)的下端螺栓连接在固定座(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观察片(3)镶嵌在布水器筒(2)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杆(4)分别螺栓连接在布水器筒(2)的内壁下部;所述的内桶(5)的下端螺栓连接在固定杆(4)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缓冲布水管结构(6)安装在布水器筒(2)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过滤连接管结构(7)分别安装在可缓冲布水管结构(6)的外壁四周;所述的可移动插接杆结构(8)安装在固定座(1)的下端;所述的进水管(9)的右端贯穿布水器筒(2)的左侧下部;所述的出水管(10)的下端从左到右依次焊接在进水管(9)的上端左侧;所述的导流管(11)分别贯穿内桶(5)的左右两侧下部;所述的放气管(12)贯穿布水器筒(2)的左侧上部;所述的第一密封圈(13)设置在布水器筒(2)和放气管(12)的连接处;所述的第二密封圈(14)设置在布水器筒(2)和进水管(9)的连接处;所述的可缓冲布水管结构(6)包括缓冲管(61),固定盖(62),缓冲弹簧(63),重力板(64)和布水管(65),所述的固定盖(62)螺栓连接在缓冲管(61)的下端;所述的缓冲弹簧(63)的下端从左到右依次螺栓连接在固定盖(62)的上端;所述的缓冲弹簧(63)的上端从左到右依次螺栓连接在重力板(64)的下端;所述的布水管(65)分别焊接在缓冲管(61)的外壁四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重力布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过滤连接管结构(7)包括过滤管(71),过滤网(72),硅胶圈(73)和第三密封圈(74),所述的过滤网(72)螺钉连接在过滤管(71)的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硅胶圈(73)胶接在过滤管(71)的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沃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