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输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5535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输架结构,包括间隔平行设置的多个纵管,相邻两纵管之间通过横管连接成框架结构,横管围成的区域内设有安装板;所述纵管顶端设有连接槽,底端活动连接有中管,中管内套接有沿中管内壁滑动的底管,所述底管底端设有与所述连接槽配合的连接端;所述横管的上设有多个贯通的卡孔,卡孔两侧的横管上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安装板的底面上有多根平行设置的安装条,每根安装条的两端具有卡入所述卡孔的卡接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物流转运过程中循环使用,保护零件或产成品安全运输的同时节约货运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输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运输包装设备
,尤其是一种运输架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零件及产成品的物流运输过程中,多个零件或产成品打包时,易出现为了防止零件或产成品受挤压变形,而无法充分有效利用包装空间,或者为了充分利用纵向空间导致零件或产成品在运输中收到挤压变形的危险;而且目前的打包箱或运输架无法重复使用,对不同形状型号零件的产品的适用性低。因此,现代物流运输中仍缺少使用率高、兼具方便堆叠又能防止零件受挤压的运输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运输架结构,可在物流转运过程中循环使用,保护零件或产成品安全运输的同时节约货运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运输架结构,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多个纵管,相邻两纵管之间通过横管连接成框架结构,横管围成的区域内设有安装板;所述纵管顶端设有连接槽,底端活动连接有中管,中管内套接有沿中管内壁滑动的底管,所述底管底端设有与所述连接槽配合的连接端;所述横管上设有多个贯通的卡孔,卡孔两侧的横管上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安装板的底面上有多根平行设置的安装条,每根安装条的两端具有卡入所述卡孔的卡接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多根安装条上沿长度方向间隔放有多个第一成品,每个第一成品上捆有绑带,绑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孔中。安装条上设有垫块,垫块表面与所述第一成品的外壁匹配。多根安装条上同时安装有一个第二成品,所述第二成品外部具有将其包围的壳体,所述壳体通过螺栓与所述安装条连接。纵管底端设有连接座,连接座两侧设有贯通的U形缺口,中管顶端设有与所述缺口配合的滑槽;中管通过滑槽内安装的固定销与纵管铰接,通过贯穿于中管及所述缺口中的活动销与纵管固定。中管与底管之间通过调节装置固定,所述调节装置的结构为:包括设置在中管底部侧面的支撑片,所述支撑片上设有固定片;还包括弹簧栓,所述弹簧栓一端旋接在所述固定片上,另一端旋进中管内部与底管连接。多个纵管至少设置有四个,且分布于立方体四条纵边的位置。所述相邻两个纵管连接槽之间设有加强条,加强条与横管平行设置,加强条与位于其下方的横管之间设有加强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运输架结构可折叠、伸缩、相互堆叠,能满足不同产品及零件的包装和运输需求,可在物流转运过程中循环使用,大大提高了运输包装的使用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更加高效环保。同时,本技术还具有如下优点:纵管的顶部具有连接槽,底管底部具有连接端,通过连接端插入到连接端中,可实现多个运输架的叠放;运输架的伸缩适用于不同高度零件的包装,运输架折叠结构进一步节省卸货后回运时空间;利用安装条及垫板的组合,能满足多个零件的固定,拆卸方便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伸长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缩短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中管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的本技术固定第一成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固定第二成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A部放大图。其中:1、安装板;2、纵管;3、中管;4、调节装置;5、底管;6、横管;7、加强条;8、安装条;9、垫块;10、第一成品;11、第二成品;12、壳体;13、加强管;41、支撑片;42、固定片;43、弹簧栓;201、连接槽;202、连接座;203、固定销;204、活动销;301、滑槽;501、连接端;601、卡孔;602、固定孔;801、卡接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示,本实施例的运输架结构,包括间隔平行设置的多个纵管2,相邻两纵管2之间通过横管6连接成框架结构,横管6围成的区域内设有安装板1;纵管2顶端设有连接槽201,底端活动连接有中管3,中管3内套接有沿中管3内壁滑动的底管5,底管5底端设有与连接槽201配合的连接端501;横管6上设有多个贯通的卡孔601,卡孔601两侧的横管6上设有多个固定孔602;安装板1的底面上有多根平行设置的安装条8,每根安装条8的两端具有卡入卡孔601的卡接端801。如图4所示,多根安装条8上沿长度方向间隔放有多个第一成品10,每个第一成品10上捆有绑带,绑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孔602中。安装条8上设有垫块9,垫块9表面与第一成品10的外壁匹配。如图5所示,多根安装条8上同时安装有一个第二成品11,第二成品11外部具有将其包围的壳体12,壳体12通过螺栓与安装条8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纵管2底端设有连接座202,连接座202两侧设有贯通的U形缺口,中管3顶端设有与缺口配合的滑槽301;中管3通过滑槽301内安装的固定销203与纵管2铰接,通过贯穿于中管3及缺口中的活动销204与纵管2固定。如图1、图2和图6所示,中管3与底管5之间通过调节装置4固定,调节装置4的结构为:包括设置在中管3底部侧面的支撑片41,支撑片41上设有固定片42;还包括弹簧栓43,弹簧栓43一端旋接在固定片42上,另一端旋进中管3内部与底管5连接。如图1所示,多个纵管2至少设置有四个,且分布于立方体四条纵边的位置。相邻两个纵管2连接槽201之间设有加强条7,加强条7与横管6平行设置,加强条7与位于其下方的横管6之间设有加强管13。本技术在实施过程中,通过调节装置4实现中管3与底管5之间的伸缩式调节,拧松靠近固定片42一端的弹簧栓43,使弹簧栓43另一端与底管5之间脱离,推拉调节底管5在中管3内运动,到合适位置后,拧紧靠近固定片42一端的弹簧栓43,使弹簧栓43另一端与底管5拧紧,将底管5和中管3固定;安装第一成品10时,在安装板1底面中部安装间隔平行设置的安装条8,可采用插销连接、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在安装条8上安装垫块9,安装条8的两端通过卡接端801卡入横管6上的卡孔601固定好,将第一成品10侧面与垫块9嵌合,再利用绑带将其捆扎好,将绑带的两端系劳在固定孔602上;根据需要,可沿安装条8长度方向固定多个第一成品10。安装第二成品11时,只要调节好底管5长度后,将安装条8的两端通过卡接端801卡入横管6上的卡孔601固定好,由于第二成品11外部有壳体12,只需将壳体12通过螺接或者卡接等方式固定在安装条8上即可。运输时,可将多个装好零件的运输架层层堆叠起来,达到节约空间的目的,运输到目的地后,将零件卸下后,通过调节底管5、拔出活动销204后,将中管3绕固定销203转动折叠,然后再将运输架层层堆叠好,节约回运过程中的货运空间。以上描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不是对技术的限定,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输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多个纵管(2),相邻两纵管(2)之间通过横管(6)连接成框架结构,横管(6)围成的区域内设有安装板(1);/n所述纵管(2)顶端设有连接槽(201),底端活动连接有中管(3),中管(3)内套接有沿中管(3)内壁滑动的底管(5),所述底管(5)底端设有与所述连接槽(201)配合的连接端(501);/n所述横管(6)上设有多个贯通的卡孔(601),卡孔(601)两侧的横管(6)上开有多个固定孔(602);/n所述安装板(1)的底面上有多根平行设置的安装条(8),每根安装条(8)的两端具有卡入所述卡孔(601)的卡接端(8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输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多个纵管(2),相邻两纵管(2)之间通过横管(6)连接成框架结构,横管(6)围成的区域内设有安装板(1);
所述纵管(2)顶端设有连接槽(201),底端活动连接有中管(3),中管(3)内套接有沿中管(3)内壁滑动的底管(5),所述底管(5)底端设有与所述连接槽(201)配合的连接端(501);
所述横管(6)上设有多个贯通的卡孔(601),卡孔(601)两侧的横管(6)上开有多个固定孔(602);
所述安装板(1)的底面上有多根平行设置的安装条(8),每根安装条(8)的两端具有卡入所述卡孔(601)的卡接端(8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多根安装条(8)上沿长度方向间隔放有多个第一成品(10),每个第一成品(10)上捆有绑带,绑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孔(602)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安装条(8)上设有垫块(9),垫块(9)表面与所述第一成品(10)的外壁匹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多根安装条(8)上同时安装有一个第二成品(11),所述第二成品(11)外部具有将其包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王华王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硕旺物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