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自行车尾架及电动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5438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尾架及电动自行车,包括底板、盖板、支撑杆、尾插,所述底板前端的两侧面为连接面,与电动自行车车架的连接块相互抵接,所述盖板可拆卸的安装于底板上部,并与底板内侧紧密接触,形成可容纳控制器的容纳腔,所述盖板前端为一斜向上的凸台,其内安装有放电插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盖板与底板的可拆卸设计,可以满足电动自行车对不同形状和容量的电池盒的更换,以及车尾架的多功能使用,从而满足不同的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自行车尾架及电动自行车
本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配件、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尾架及电动自行车。
技术介绍
电动自行车是当今社会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尤其是在市内交通道路通行中,电动自行车是主力军,近几年,国家对电动自行车的交通治理也越来越严格:例如时速不能超过15公里每小时,电动自行车后座只可承载12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等等;在实际使用中,人们对电动自行车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满足基本的交通短途需求外,还希望能有更多的功能来满足实际使用中不同的需要,目前市面上现有的电动自行车尾架结构固定、功能单一,无法满足人们在使用中的多样化的改装与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尾架及电动自行车,使其可以在使用中,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提升使用的便利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动自行车尾架,包括底板、盖板、支撑杆、尾插,所述底板前端的两侧面为连接面,与电动自行车车架的连接块相互抵接,所述盖板可拆卸的安装于底板上部,并与底板内侧紧密接触,形成可容纳控制器的容纳腔,所述盖板前端为一斜向上的凸台,其内安装有与电动自行车第一电池盒放电插孔相配合的放电插头,所述放电插头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凸台前壁抵靠于第一电池盒;所述凸台侧壁还装有与第一电池盒相配合的锁定机构;所述底板后端两侧壁分别设有支撑连接孔,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底板的支撑连接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底板后端成型有与第二电池盒相配合的斜向支撑,所述底板后端两侧壁还连接有尾插,所述尾插内装有与第二电池盒相配合的锁定机构;该设计结构合理,使用螺栓安装使其拆卸更方便,同时通过连接面、支撑杆的作用,使其受力合理,便于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控制器安装在底板与盖板间的容纳腔内,可以优化车身的设计,同时,盖板前端的凸台,与电池盒依靠紧密,其内安装的放电插头,可以与第一电池盒的放电插孔紧密配合,且放电插头与插孔的配合位置较高,可以提升其涉水的安全性;凸台侧壁的锁定机构可以与电池盒的锁定槽配合从而提高电池盒的防盗性,同时盖板的可拆卸设计,可以满足不同容量电池的安装需求,从而满足用户不同的续航要求,底板后端的斜向支撑可以在盖板拆除后对安装的大容量电池起到支撑作用,尾插内安装的锁止机构可以与第二电池盒的锁定槽相互配合,提高电池盒的安全性。优选地,所述支撑杆的第二连接端与电动自行车车架或电动自行车后轮轴承固定连接。支撑杆可以与电动车车架相连,也可与后轮轴承相连,不同的安装方式可以满足不同的设计需求,以及不同的受力需求,甚至在不需要载人的情况下,可以将支撑杆拆除,从而提供不同的承载力,给用户提供多样性的改装与选择。优选地,所述尾插上用螺栓固定有尾灯及牌照架。用螺栓将尾灯及牌照架固定在尾插上,使之安装方便,其次使尾灯与控制器方便连接,且尾灯的设计能提高行车的安全性。优选地,所述尾插上方设有靠背的安装孔。靠背安装孔的设计,可以使车尾架的功能更多样化,提高载人情况下的安全性。优选地,所述盖板上设有坐垫或货篮的安装孔盖板上坐垫或货篮的安装孔,可以进行随意的安装及改装,满足不同的生活需求。优选地,所述盖板表面设有若干凹槽。盖板表面的凹槽设计,可以增大盖板表面与空气的接触面,从而使其具备更好的散热性,从而使控制器在工作过程中的散热更好,效率更高。优选地,所述盖板的材料优选为塑料。在满足强度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优选塑料作为盖板的主材,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还能降低车身重量,更能方便用户对盖板的拆卸。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动自行车,具有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尾架,安装了此尾架的电动自行车,可以采用配套的多种形状的不同容量的电池盒如第一电池盒、第二电池盒等,以及尾架不同的安装方式,从而满足不同用户在日常生活中多样化的使用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便利性。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公开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尾架及电动自行车,可以满足现今社会人们对电动自行车的不同需求,车尾架的可拆卸设计,可以使电动自行车采用不同形状、型号、容量的电池,满足不同的续航需求,同时,车尾架上坐垫、靠背安装孔的设置,也使电动自行车的功能多样化,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电动自行车尾架及电动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电动自行车尾架及电动车的侧视图1。图3是本技术一种电动自行车尾架及电动车的侧视图2。1、盖板,2、底板,3、支撑杆,4、尾插,5、凸台,6、连接面,7、支撑连接孔,8、凹槽,9、第一连接端,10、第二连接端,11、第一电池盒,12、第二电池盒,13、固定孔,14、连接块,15、锁定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1,并参照附图1-3,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图3,一种电动自行车尾架及电动自行车,包括底板2、盖板1、支撑杆3、尾插4,所述底板的前端两侧面为连接面6,与电动自行车车架的连接块14相互抵接,起到主要的固定作用及一定的承载作用,所述盖板1通过若干固定孔13可拆卸的安装于底板2上部,并与底板2内侧紧密接触,形成可容纳控制器的容纳腔,所述盖板1前端为一斜向上的凸台5,其内安装有与电动自行车第一电池盒11放电插孔相配合的放电插头,所述放电插头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凸台5的前壁抵靠于第一电池盒11;所述凸台5侧壁还装有与第一电池盒11相配合的锁定机构15;当第一电池盒11装入电动车车体后,电池盒与凸台5的前壁相互抵靠,放电插孔与安装在凸台5内的放电插头相配合从而给控制器供电,锁定机构15与第一电池盒11上预设的锁定槽相配合从而使第一电池盒11锁定在固定位置,从而提高电池盒的安全性;所述底板2后端两侧壁还分别设有支撑连接孔7,所述支撑杆3包括第一连接端9与第二连接端10,所述支撑杆3的第一连接端9与底板2的支撑连接孔7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杆3的第二连接端10连接在电动自行车车架上,在底板2连接面的固定作用和支撑杆3的支撑作用下,使底板2固定安装于电动自行车后轮上方;另外,在不同的设计理念下,也可将支撑杆3的第二连接端10固定于后轮轴承处,从而可以提高尾架的承载力;当要使用电动自行车的长续航模式时,将盖板1固定孔13的螺丝拆卸后,将盖板1打开,采用第二电池盒12安装在电动自行车车体上,此时第二电池盒12的一端放置在底板2的支撑斜面上,并通过与安装在尾插4内的锁定机构15相配合从而锁定第二电池盒12,第二电池盒12上设有放电插孔,将控制器的放电插头插入第二电池盒12上放电插孔,从而实现给控制器供电,第二电池盒12的L形设计相较于第一电池盒11,大大的提高了电池盒体积及电池容量,从而可以使电动自行车的续航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并可将电动车设计成折叠式,从而缩小携带体积,特别适用于一些代驾人员的使用;当电动自行车需要载人时,可以在使用第一电池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自行车尾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盖板、支撑杆、尾插,所述底板前端的两侧面为连接面,与电动自行车车架的连接块相互抵接,所述盖板可拆卸的安装于底板上部,并与底板内侧紧密接触,形成可容纳控制器的容纳腔,所述盖板前端为一斜向上的凸台,其内安装有与电动自行车第一电池盒放电插孔相配合的放电插头,所述放电插头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凸台前壁抵靠于第一电池盒;所述凸台侧壁还装有与第一电池盒相配合的锁定机构;所述底板后端两侧壁分别设有支撑连接孔,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底板的支撑连接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底板后端成型有与第二电池盒相配合的斜向支撑,所述底板后端两侧壁还连接有尾插,所述尾插内装有与第二电池盒相配合的锁定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自行车尾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盖板、支撑杆、尾插,所述底板前端的两侧面为连接面,与电动自行车车架的连接块相互抵接,所述盖板可拆卸的安装于底板上部,并与底板内侧紧密接触,形成可容纳控制器的容纳腔,所述盖板前端为一斜向上的凸台,其内安装有与电动自行车第一电池盒放电插孔相配合的放电插头,所述放电插头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凸台前壁抵靠于第一电池盒;所述凸台侧壁还装有与第一电池盒相配合的锁定机构;所述底板后端两侧壁分别设有支撑连接孔,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底板的支撑连接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底板后端成型有与第二电池盒相配合的斜向支撑,所述底板后端两侧壁还连接有尾插,所述尾插内装有与第二电池盒相配合的锁定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尾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锋鸟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