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仪器存放小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5385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可移动仪器存放小推车,包括框架、固定板、第一螺栓、转动板、定位孔、放置套、螺纹孔、安装板、第二螺栓,该可移动仪器存放小推车,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便于医护人员将医疗仪器放置该装置上,以此让医护人员对医疗用具以及医疗仪器进行同时使用,确保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进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移动仪器存放小推车
本技术涉及推车,尤其涉及可移动仪器存放小推车。
技术介绍
医用推车是指病房防护转运医用设备,适用于各大型医院、卫生诊所、药房、精神病院以及各大日常使用的转动推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轻护理者的操作负担。目前,传统的医用推车结构单一,推车只提供了医疗用具的存放区域,未提供医疗仪器的放置区域,导致医护人员无法对医疗用具以及医疗仪器进行同时使用,极大的影响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进展,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可移动仪器存放小推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可移动仪器存放小推车,来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可移动仪器存放小推车,包括框架、固定板、第一螺栓、转动板、定位孔、放置套、螺纹孔、安装板、第二螺栓,所述的固定板位于框架前端右侧,所述的固定板与框架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螺栓贯穿固定板前端,所述的第一螺栓与固定板螺纹相连,所述的转动板位于框架右侧,所述的转动板下端与框架转动相连,所述的定位孔位于转动板内部前端,所述的定位孔与转动板一体相连,所述的放置套贯穿转动板右侧,所述的放置套与转动板螺纹相连,所述的螺纹孔位于放置套内部右侧下端,所述的螺纹孔与放置套一体相连,所述的安装板位于框架右侧下端,所述的安装板与框架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螺栓贯穿安装板底部,所述的第二螺栓与安装板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框架内部中端还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的第一隔板与框架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第一隔板左右两侧还均设有若干件第二隔板,所述的第二隔板一端与第一隔板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二隔板另一端与框架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框架顶部还贯穿有挡板,所述的挡板与框架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框架底部四角处还设有滑轮,所述的滑轮与框架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框架底部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框架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放置套右侧上端还设有接线板,所述的接线板与放置套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接线板与蓄电池导线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可移动仪器存放小推车,使用时,首先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作用下,使得框架内部被分为若干件储物格,医护人员再将多种类型的医疗用具放入储物格内,医护人员再用手逆时针旋转第一螺栓,在第一螺栓与固定板螺纹传动的作用下,使得第一螺栓脱离定位孔,医护人员再将转动板连同放置套处于展开的状态,即让第二螺栓与螺纹孔处于相重合的状态,医护人员再用手顺时针旋转第二螺栓,在第二螺栓与安装板螺纹传动的作用下,使得第二螺栓与螺纹孔相连接,此时,转动板以及放置套展开后的状态被固定,医护人员再将医疗仪器放入放置套内,医护人员再将医疗仪器的电源线插入接线板,在蓄电池与接线板导线相连的作用下,使得医疗仪器处于得电的状态,通过以上方式,对医疗用具以及医疗仪器进行放置处理,便于医护人员对医疗用具以及医疗仪器同时进行使用,该可移动仪器存放小推车,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便于医护人员将医疗仪器放置该装置上,以此让医护人员对医疗用具以及医疗仪器进行同时使用,确保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进展,同时,滑轮是为了便于该装置移动,在该装置使用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可将储物格内的医疗用具放在框架顶部进行使用,在挡板的作用下,防止框架顶部的医疗用具掉落至地面,转动板是放置套的安装载体。附图说明图1是可移动仪器存放小推车的局部主视图;图2是可移动仪器存放小推车的使用状态剖视图;图3是转动板以及放置套的俯视连接图。框架1、固定板2、第一螺栓3、转动板4、定位孔5、放置套6、螺纹孔7、安装板8、第二螺栓9、第一隔板101、第二隔板102、挡板103、滑轮104、蓄电池105、接线板601。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如图1、图2、图3所示,可移动仪器存放小推车,包括框架1、固定板2、第一螺栓3、转动板4、定位孔5、放置套6、螺纹孔7、安装板8、第二螺栓9,所述的固定板2位于框架1前端右侧,所述的固定板2与框架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螺栓3贯穿固定板2前端,所述的第一螺栓3与固定板2螺纹相连,所述的转动板4位于框架1右侧,所述的转动板4下端与框架1转动相连,所述的定位孔5位于转动板4内部前端,所述的定位孔5与转动板4一体相连,所述的放置套6贯穿转动板4右侧,所述的放置套6与转动板4螺纹相连,所述的螺纹孔7位于放置套6内部右侧下端,所述的螺纹孔7与放置套6一体相连,所述的安装板8位于框架1右侧下端,所述的安装板8与框架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螺栓9贯穿安装板8底部,所述的第二螺栓9与安装板8螺纹相连,所述的框架1内部中端还设有第一隔板101,所述的第一隔板101与框架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隔板101左右两侧还均设有若干件第二隔板102,所述的第二隔板102一端与第一隔板101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二隔板102另一端与框架1螺纹相连,所述的框架1顶部还贯穿有挡板103,所述的挡板103与框架1螺纹相连,所述的框架1底部四角处还设有滑轮104,所述的滑轮104与框架1螺纹相连,所述的框架1底部还设有蓄电池105,所述的蓄电池105与框架1螺纹相连,所述的放置套6右侧上端还设有接线板601,所述的接线板601与放置套6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接线板601与蓄电池105导线相连。该可移动仪器存放小推车,使用时,首先在第一隔板101和第二隔板102的作用下,使得框架1内部被分为若干件储物格,医护人员再将多种类型的医疗用具放入储物格内,医护人员再用手逆时针旋转第一螺栓3,在第一螺栓3与固定板2螺纹传动的作用下,使得第一螺栓3脱离定位孔5,医护人员再将转动板4连同放置套6处于展开的状态,即让第二螺栓9与螺纹孔7处于相重合的状态,医护人员再用手顺时针旋转第二螺栓9,在第二螺栓9与安装板8螺纹传动的作用下,使得第二螺栓9与螺纹孔7相连接,此时,转动板4以及放置套6展开后的状态被固定,医护人员再将医疗仪器放入放置套6内,医护人员再将医疗仪器的电源线插入接线板601,在蓄电池105与接线板601导线相连的作用下,使得医疗仪器处于得电的状态,通过以上方式,对医疗用具以及医疗仪器进行放置处理,便于医护人员对医疗用具以及医疗仪器同时进行使用,同时,滑轮104是为了便于该装置移动,在该装置使用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可将储物格内的医疗用具放在框架1顶部进行使用,在挡板103的作用下,防止框架1顶部的医疗用具掉落至地面,转动板4是放置套6的安装载体。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移动仪器存放小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固定板、第一螺栓、转动板、定位孔、放置套、螺纹孔、安装板、第二螺栓,所述的固定板位于框架前端右侧,所述的固定板与框架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螺栓贯穿固定板前端,所述的第一螺栓与固定板螺纹相连,所述的转动板位于框架右侧,所述的转动板下端与框架转动相连,所述的定位孔位于转动板内部前端,所述的定位孔与转动板一体相连,所述的放置套贯穿转动板右侧,所述的放置套与转动板螺纹相连,所述的螺纹孔位于放置套内部右侧下端,所述的螺纹孔与放置套一体相连,所述的安装板位于框架右侧下端,所述的安装板与框架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螺栓贯穿安装板底部,所述的第二螺栓与安装板螺纹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可移动仪器存放小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固定板、第一螺栓、转动板、定位孔、放置套、螺纹孔、安装板、第二螺栓,所述的固定板位于框架前端右侧,所述的固定板与框架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螺栓贯穿固定板前端,所述的第一螺栓与固定板螺纹相连,所述的转动板位于框架右侧,所述的转动板下端与框架转动相连,所述的定位孔位于转动板内部前端,所述的定位孔与转动板一体相连,所述的放置套贯穿转动板右侧,所述的放置套与转动板螺纹相连,所述的螺纹孔位于放置套内部右侧下端,所述的螺纹孔与放置套一体相连,所述的安装板位于框架右侧下端,所述的安装板与框架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螺栓贯穿安装板底部,所述的第二螺栓与安装板螺纹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仪器存放小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内部中端还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的第一隔板与框架螺纹相连。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敏娟胡雪慧张敏马锦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