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贾守训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防溜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5357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防溜车结构,包括A轴、螺旋纹、支撑板、轴套、固定板、螺栓、齿轮、半圆凹槽、U型架、固定孔及B轴,所述在A轴轴壁上设置有螺旋纹,且在齿轮的齿面上设置有半圆凹槽,所述在U型架顶面右侧设置有支撑板,且在U型架前后两面设置有固定孔,所述齿轮设置在U型架之间的中间位置,且B轴从U型架前面的固定孔插进,B轴并贯穿齿轮从U型架后面的固定孔穿出,从而实现固定齿轮,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在U型架左侧,且在支撑板和固定板侧面设置有轴套,设计合理,安全可靠,宜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防溜车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防溜车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汽车溜车会造成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和隐患。载重汽车在下坡时会越跑越快的现象。长时间踩刹车会造成刹车片过热而失灵。从而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因此,需要一种自动防溜车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防溜车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防溜车结构,包括A轴、螺旋纹、支撑板、轴套、固定板、螺栓、齿轮、半圆凹槽、U型架、固定孔及B轴,所述在A轴轴壁上设置有螺旋纹,且在齿轮的齿面上设置有半圆凹槽,所述在U型架顶面右侧设置有支撑板,且在U型架前后两面设置有固定孔,所述齿轮设置在U型架之间的中间位置,且B轴从U型架前面的固定孔插进,B轴并贯穿齿轮从U型架后面的固定孔穿出,从而实现固定齿轮,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在U型架左侧,且在支撑板和固定板侧面设置有轴套,所述A轴一端插进支撑板侧面的轴套内,且A轴另一端插进固定板侧面轴套内,A轴轴身并嵌入进半圆凹槽内,从而实现A轴和齿轮连接与固定。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A轴与B轴均采用45号钢材料,且齿轮7采用低碳合金钢材料。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A轴与B轴经过淬火后高温回火的热处理方法制作而成,且齿轮经渗碳淬火处理制作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A轴与B轴均采用45号钢材料,并经过淬火后高温回火的热处理方法制作而成,使具备优良的综合机械性能;齿轮采用低碳合金钢材料,并经渗碳淬火处理制作而成,不仅具有高的耐磨性,而且又具有比较好的抗冲击能力;在齿轮的齿面上设置有半圆凹槽,为了增加齿轮与A轴轴壁上的螺旋纹的接触面积,防止掰坏齿轮的齿和A轴轴壁上的螺旋纹;A轴旋转1周,齿轮旋转1个齿,可以用来快速降低转速,节省了多个齿轮降速;本结构动力由A轴输入,B轴输出,当汽车的下坡力量上传给B轴时齿轮由旋转的力量无法让A轴旋转;只能让A轴围绕齿轮的旋转方向去转动;但是A轴是固定的位置只能自身旋转,不能围绕齿轮旋转,旋转力到此卡死,不能向上一级传递;所以汽车在下坡时就不会发生越转越快的现象;只能由发动机控制汽车速度,汽车下坡的力量不能传到发动机,避免了事故的发生,设计合理,安全可靠,宜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一种自动防溜车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U型架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齿轮截面示意图。图中:1-A轴、2-螺旋纹、3-支撑板、4-轴套、5-固定板、6-螺栓、7-齿轮、8-半圆凹槽、9-U型架、10-固定孔、11-B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一种自动防溜车结构,包括A轴1、螺旋纹2、支撑板3、轴套4、固定板5、螺栓6、齿轮7、半圆凹槽8、U型架9、固定孔10及B轴11,所述在A轴1轴壁上设置有螺旋纹2,且在齿轮7的齿面上设置有半圆凹槽8,所述在U型架9顶面右侧设置有支撑板3,且在U型架9前后两面设置有固定孔10,所述齿轮7设置在U型架9之间的中间位置,且B轴11从U型架9前面的固定孔10插进,B轴11并贯穿齿轮7从U型架9后面的固定孔10穿出,从而实现固定齿轮7,所述固定板5通过螺栓6固定在U型架9左侧,且在支撑板3和固定板5侧面设置有轴套4,所述A轴1一端插进支撑板3侧面的轴套4内,且A轴1另一端插进固定板5侧面轴套4内,A轴1轴身并嵌入进半圆凹槽8内,从而实现A轴1和齿轮7连接与固定。所述A轴1与B轴11均采用45号钢材料,且齿轮7采用低碳合金钢材料。所述A轴1与B轴11经过淬火后高温回火的热处理方法制作而成,且齿轮7经渗碳淬火处理制作而成。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防溜车结构,A轴与B轴均采用45号钢材料,并经过淬火后高温回火的热处理方法制作而成,使具备优良的综合机械性能;齿轮采用低碳合金钢材料,并经渗碳淬火处理制作而成,不仅具有高的耐磨性,而且又具有比较好的抗冲击能力;在齿轮的齿面上设置有半圆凹槽,为了增加齿轮与A轴轴壁上的螺旋纹的接触面积,防止掰坏齿轮的齿和A轴轴壁上的螺旋纹;A轴旋转1周,齿轮旋转1个齿,可以用来快速降低转速,节省了多个齿轮降速;本结构动力由A轴输入,B轴输出,当汽车的下坡力量上传给B轴时齿轮由旋转的力量无法让A轴旋转;只能让A轴围绕齿轮的旋转方向去转动;但是A轴是固定的位置只能自身旋转,不能围绕齿轮旋转,旋转力到此卡死,不能向上一级传递;所以汽车在下坡时就不会发生越转越快的现象;只能由发动机控制汽车速度,汽车下坡的力量不能传到发动机,避免了事故的发生,设计合理,安全可靠,宜推广使用。以上所述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技术的教导,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防溜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A轴(1)、螺旋纹(2)、支撑板(3)、轴套(4)、固定板(5)、螺栓(6)、齿轮(7)、半圆凹槽(8)、U型架(9)、固定孔(10)及B轴(11),所述在A轴(1)轴壁上设置有螺旋纹(2),且在齿轮(7)的齿面上设置有半圆凹槽(8),所述在U型架(9)顶面右侧设置有支撑板(3),且在U型架(9)前后两面设置有固定孔(10),所述齿轮(7)设置在U型架(9)之间的中间位置,且B轴(11)从U型架(9)前面的固定孔(10)插进,B轴(11)并贯穿齿轮(7)从U型架(9)后面的固定孔(10)穿出,从而实现固定齿轮(7),所述固定板(5)通过螺栓(6)固定在U型架(9)左侧,且在支撑板(3)和固定板(5)侧面设置有轴套(4),所述A轴(1)一端插进支撑板(3)侧面的轴套(4)内,且A轴(1)另一端插进固定板(5)侧面轴套(4)内,A轴(1)轴身并嵌入进半圆凹槽(8)内,从而实现A轴(1)和齿轮(7)连接与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防溜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A轴(1)、螺旋纹(2)、支撑板(3)、轴套(4)、固定板(5)、螺栓(6)、齿轮(7)、半圆凹槽(8)、U型架(9)、固定孔(10)及B轴(11),所述在A轴(1)轴壁上设置有螺旋纹(2),且在齿轮(7)的齿面上设置有半圆凹槽(8),所述在U型架(9)顶面右侧设置有支撑板(3),且在U型架(9)前后两面设置有固定孔(10),所述齿轮(7)设置在U型架(9)之间的中间位置,且B轴(11)从U型架(9)前面的固定孔(10)插进,B轴(11)并贯穿齿轮(7)从U型架(9)后面的固定孔(10)穿出,从而实现固定齿轮(7),所述固定板(5)通过螺栓(6)固定在U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守训
申请(专利权)人:贾守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