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充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5297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充电柜,包括箱体和分层板,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散热扇,所述分层板的顶部与箱体内腔的底部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内表面开设有散热孔,所述分层板的顶部与箱体内腔的底部均设置有多个通风板,且通风板的后侧连通有管道,所述通风板上端的内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箱体后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惰性气体灭火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散热扇、分隔板、散热孔、通风板、通孔、空气过滤箱、风机、管道、惰性气体灭火罐和电磁阀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的智能充电柜存在散热效果差,且无法在火灾发生时做到及时扑灭,为人们的使用带来风险和不便,限制了其发展与推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充电柜
本技术涉及充电柜
,具体为一种智能充电柜。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具备了多种选择,但在短途出行的选择上,电动自行车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同时也导致电动自行车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使用后的电动自行车需要进行充电,在常规电动自行车的充电过程中,电池的安全问题无法保障,为此,市场出现了智能充电柜。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智能充电柜存在散热效果差,且无法在火灾发生时做到及时扑灭,为人们的使用带来风险和不便,限制了其发展与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充电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充电柜,包括箱体和分层板,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散热扇,所述分层板的顶部与箱体内腔的底部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内表面开设有散热孔,所述分层板的顶部与箱体内腔的底部均设置有多个通风板,且通风板的后侧连通有管道,所述通风板上端的内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箱体后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惰性气体灭火罐,所述惰性气体灭火罐出气口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电磁阀,且惰性气体灭火罐出气口与管道连通,所述箱体后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空气过滤箱,所述空气过滤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机。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的四周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移动轮,且移动轮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止动踏板。优选的,所述箱体顶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柄。优选的,所述箱体正表面的右端固定安装有铰链,所述铰链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内侧设置有观察窗,且观察窗的内侧包括有透明钢化玻璃,所述活动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密码锁。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腔顶部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微控制器,所述箱体内腔顶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漏电保护器,所述箱体左侧的上端设置有总电源插槽,同时,总电源插槽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微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箱体内腔顶部的中端与分层板底部的中端从左向右依次固定安装有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腔设置有三个分层板和多个插座,同时插座的上侧设置有充电提示灯。优选的,所述风机的进风口与管道连通,所述风机的进风端通过管道与空气过滤箱的左侧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设置了散热扇、分隔板、散热孔、通风板、通孔、空气过滤箱、风机和管道,当使用本充电柜时,首先把与市电连接的插头插接在总电源插槽上,然后在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的配合下,通过微控制器打开散热扇,同时通过分隔板和散热孔加快了箱体内部的空气流通,实现了第一级散热的目的,通过微控制器打开风机,风机通过通风板和通孔的作用,快速把箱体内的热空气输送到空气过滤箱内过滤后排出,实现了第二级散热的目的,设置了惰性气体灭火罐和电磁阀,在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感应到箱体内发生火灾时,通过微控制器打开电磁阀并关闭风机后,使惰性气体灭火罐内的惰性气体通过管道、通风板和通孔的作用,快速充满箱体的内腔,做到及时有效的扑灭火灾,降低人们的经济损失,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解决了现有的智能充电柜存在散热效果差,且无法在火灾发生时做到及时扑灭,为人们的使用带来风险和不便,限制了其发展与推广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通风板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移动轮;3、散热扇;4、散热孔;5、通风板;6、铰链;7、分层板;8、分隔板;9、总电源插槽;10、支撑柱;11、推柄;12、密码锁;13、观察窗;14、活动门;15、温度传感器;16、微控制器;17、漏电保护器;18、烟雾传感器;19、充电提示灯;20、插座;21、通孔;22、空气过滤箱;23、风机;24、管道;25、电磁阀;26、惰性气体灭火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的箱体1、移动轮2、散热扇3、散热孔4、通风板5、铰链6、分层板7、分隔板8、总电源插槽9、支撑柱10、推柄11、密码锁12、观察窗13、活动门14、温度传感器15、微控制器16、漏电保护器17、烟雾传感器18、充电提示灯19、插座20、通孔21、空气过滤箱22、风机23、管道24、电磁阀25和惰性气体灭火罐26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请参阅图1-4,一种智能充电柜,包括箱体1和分层板7,箱体1底部的四周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移动轮2,且移动轮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止动踏板,箱体1顶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0,支撑柱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柄11,箱体1正表面的右端固定安装有铰链6,铰链6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活动门14,活动门14内侧设置有观察窗13,且观察窗13的内侧包括有透明钢化玻璃,活动门1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密码锁12,箱体1内腔顶部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微控制器16,箱体1内腔顶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漏电保护器17,箱体1左侧的上端设置有总电源插槽9,同时,总电源插槽9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微控制器1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箱体1内腔顶部的中端与分层板7底部的中端从左向右依次固定安装有烟雾传感器18和温度传感器15,箱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散热扇3,箱体1的内腔设置有三个分层板7和多个插座20,同时插座20的上侧设置有充电提示灯19,分层板7的顶部与箱体1内腔的底部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分隔板8,分隔板8的内表面开设有散热孔4,分层板7的顶部与箱体1内腔的底部均设置有多个通风板5,且通风板5的后侧连通有管道24,通风板5上端的内表面开设有通孔21,箱体1后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惰性气体灭火罐26,惰性气体灭火罐26出气口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电磁阀25,且惰性气体灭火罐26出气口与管道24连通,箱体1后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空气过滤箱22,空气过滤箱2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机23,风机23的进风口与管道24连通,风机23的进风端通过管道24与空气过滤箱22的左侧连通,当使用本充电柜时,首先把与市电连接的插头插接在总电源插槽9上,然后在温度传感器15和烟雾传感器18的配合下,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充电柜,包括箱体(1)和分层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散热扇(3),所述分层板(7)的顶部与箱体(1)内腔的底部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分隔板(8),所述分隔板(8)的内表面开设有散热孔(4),所述分层板(7)的顶部与箱体(1)内腔的底部均设置有多个通风板(5),且通风板(5)的后侧连通有管道(24),所述通风板(5)上端的内表面开设有通孔(21),所述箱体(1)后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惰性气体灭火罐(26),所述惰性气体灭火罐(26)出气口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电磁阀(25),且惰性气体灭火罐(26)出气口与管道(24)连通,所述箱体(1)后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空气过滤箱(22),所述空气过滤箱(2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机(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充电柜,包括箱体(1)和分层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散热扇(3),所述分层板(7)的顶部与箱体(1)内腔的底部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分隔板(8),所述分隔板(8)的内表面开设有散热孔(4),所述分层板(7)的顶部与箱体(1)内腔的底部均设置有多个通风板(5),且通风板(5)的后侧连通有管道(24),所述通风板(5)上端的内表面开设有通孔(21),所述箱体(1)后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惰性气体灭火罐(26),所述惰性气体灭火罐(26)出气口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电磁阀(25),且惰性气体灭火罐(26)出气口与管道(24)连通,所述箱体(1)后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空气过滤箱(22),所述空气过滤箱(2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机(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部的四周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移动轮(2),且移动轮(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止动踏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0),所述支撑柱(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柄(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茂君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同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