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级联型三相单相逆变器并联拓扑结构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级联型三相单相逆变器并联拓扑结构及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电子控制
技术介绍
随着当今科技的迅速发展,各种用电设备对供电系统的供电质量、系统容量和供电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增加供电系统的容量有学者提出了逆变器并联运行的解决方案,通过逆变器并联运行可以增加供电系统的容量,并且不需要更换原有的逆变器。目前常用的逆变器并联运行的控制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有互联线的控制方法;另一种无互联线的控制方法。有互联线的控制方法有以下几种:集中控制、主从控制、分散逻辑控制。无互联线的控制方法主要为下垂控制。当今有越来越多的负载需要高电压大电流供电,通常逆变器输出的电压受到了开关管耐压值的限制,为了突破单管器件的耐压程度限制,为此一种级联型的变换器被学者所提出,这种变换器的交流侧级联,不仅实现能量输出的汇聚,还提升了系统交流侧输出电压的大小。级联型变换器通过多个单相全桥变换器串联可以输出很高的电压,省去了工频变压器的升压,减小了系统体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级联型三相单相逆变器并联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一台级联型三相逆变器和一台级联型单相逆变器并联运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级联型三相单相逆变器并联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一台级联型三相逆变器和一台级联型单相逆变器并联运行。
2.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级联型三相单相逆变器并联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级联型三相逆变器为一种三相四线结构,包括直流部分,三相三桥臂及中性线、输出滤波电容及负载;所述直流部分包括一个直流电源和一个并联在直流电源两端的起短时间内稳压作用的稳压电容;所述三相三桥臂及中性线包括三相级联H桥和一条中性线,并且三相级联H桥和中性线构成星形连接;其中每个桥臂都包括n个串联的单相全桥变换器;每个单相全桥变换器前面都接有一个直流电源部分;所述输出滤波电容及负载包括三相滤波电感La、Lb、Lc,以及三相滤波电容Ca、Cb、Cc;三相滤波电感La、Lb、Lc的输入端分别与三相级联H桥的输出端相连接,三相滤波电感La、Lb、Lc的输出端与三相滤波电容Ca、Cb、Cc的输入端对应连接,滤波电容Ca、Cb、Cc的另一端采用星型连接;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三相负载的输入端相连接,三相负载的输出端成星型连接,并且星型连接中性点与中性线的输入端连接;中性线的输出端与级联型三相逆变器星型连接的中点连接。
3.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级联型三相单相逆变器并联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级联型单相逆变器包括n个单相H桥级联,并且输出端通过电感Ln1和电容Cn1进行滤波,电感Ln1的输入端和级联H桥的输出端连接,电感Ln1的输出端和滤波电容Cn1的输入端连接并且并联到三相负载的a相输入端,滤波电容Cn1的输出端和级联H桥的另一端连接并且连接到中性线上。
4.一种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级联型三相单相逆变器并联拓扑结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器采用双层控制结构,上层采用无互联线的下垂控制;对于级联型三相逆变器下层控制采用分相控制,将三相逆变器分解为三个单相逆变器进行控制;对于级联型单相逆变器下层采用准PR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级联型三相单相逆变器并联拓扑结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级联型三相逆变器的控制过程如下,
使用电压采集器采集三相输出电压Ua、Ub、Uc,使用三相电流采集器采集输出的三相电流Ia、Ib、Ic,将采集到的每一相电压电流分别进行功率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阚志忠,郝伟杰,武少东,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