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压伤的双色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4965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压伤的双色注塑模具,能够用于具有第一色部和第二色部的产品的注塑成型,所述第一色部和所述第二色部相邻设置,所述双色注塑模具包括第二色成型定模仁,所述第一色部和所述第二色部的拼接处设有沿所述产品的厚度方向向下凹陷的凹槽,所述第二色成型定模仁设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的表面与所述第二色部的至少一部分止抵;封胶部,所述封胶部设于所述接触部且突出于所述接触部的表面,所述封胶部背向所述接触部所在位置的一端插接于所述凹槽;避空部,所述避空部设于所述封胶部的另一侧且与所述第一色部的上表面间隔开分布。该防压伤的双色注塑模具能够防止成型压伤,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压伤的双色注塑模具
本技术属于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防压伤的双色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现代车灯行业中双色侧板上一般都会有定义皮纹,但在成型时往往会有硬胶皮纹压伤这个问题。目前,针对皮纹压伤设计有效措施通常采用以下措施:工艺调试以及手工上机避空,具有以下缺点:①注塑成型时压伤难调试,报废率高;②问题解决验证时间长,浪费时间也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防压伤的双色注塑模具,该防压伤的双色注塑模具在解决压伤问题的同时,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合格率。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防压伤的双色注塑模具,能够用于具有第一色部和第二色部的产品的注塑成型,所述第一色部和所述第二色部相邻设置,所述双色注塑模具包括第二色成型定模仁,所述第一色部和所述第二色部的拼接处设有沿所述产品的厚度方向向下凹陷的凹槽,所述第二色成型定模仁设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的表面与所述第二色部的至少一部分止抵;封胶部,所述封胶部设于所述接触部且突出于所述接触部的表面,所述封胶部背向所述接触部所在位置的一端插接于所述凹槽;避空部,所述避空部设于所述封胶部的另一侧且与所述第一色部的上表面间隔开分布。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防压伤的双色注塑模具,通过在在封胶时第二色成型定模仁对应的第一色部产品位置进行相应避空处理,能够防止因二色成型时,第二次合模造成的第一色部产品硬胶压伤。该防压伤的双色注塑模具在解决侧板压伤的同时,可以降低工作成本,提高生产合格率。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封胶部包括:匚形段,所述匚形段的开口向上,所述匚形段的一个自由端与所述接触部相连,所述匚形段的另一个自由端与所述避空部相连。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匚形段包括:第一段体,所述第一段体的一端与所述接触部相连,所述第一段体的另一端向下倾斜延伸,所述第一段体与所述第二色部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止抵;第二段体,所述第二段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段体相连,所述第二段体的另一端朝着背向所述第二色部所在方向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二段体与所述第一色部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止抵以用于封胶;第三段体,所述第三段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段体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三段体的另一端向上倾斜延伸且与所述避空部相连,所述第三段体的轴线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段体的轴线长度。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段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段体的一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段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段体的另一端相背设置。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段体沿水平方向延伸。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段体的长度为2mm~5mm。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封胶部背向所述接触部所在位置的一端与所述凹槽底壁之间的间隙为0.1mm~0.2mm。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避空部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色部的外表面之间的间距为1.5mm~2.5mm。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色部和第二色部的颜色不同。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现有技术的双色注塑模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双色注塑模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第二色成型定模仁100;接触部10;封胶部20;匚形段21;第一段体22;第二段体23;第三段体24;避空部30;第一色部201;第二色部202;凹槽203;二色产品a;一色产品b;二色模仁c。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是专利技术人基于以下事实作出的专利技术创造。图1显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双色模注塑,在双色模注塑二色产品a时,靠一色产品b与二色模仁c进行封胶,这样注塑存在的风险就是一色产品b与二色模仁c会发生贴合,可能对一色产品b上的皮纹造成压伤。基于此,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经过长期的创造性劳动,得出以下专利技术创造。下面参考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防压伤的双色注塑模具。如图2至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防压伤的双色注塑模具,能够用于具有第一色部201和第二色部202的产品的注塑成型,第一色部201和第二色部202相邻设置,双色注塑模具100包括第二色成型定模仁100,第一色部201和第二色部202的拼接处设有沿产品的厚度方向向下凹陷的凹槽203,第二色成型定模仁100设有接触部10、封胶部20和避空部30。具体而言,接触部10的表面与第二色部202的至少一部分止抵,封胶部20设于接触部10且突出于接触部10的表面,封胶部20背向接触部10所在位置的一端插接于凹槽203,避空部30设于封胶部20的另一侧且与第一色部201的上表面间隔开分布。换言之,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防压伤的双色注塑模具能够用于产品注塑成型,产品具有第一色部201和第二色部202,第一色部201和第二色部202相邻设置,在第一色部201和第二色部202的拼接处设有沿产品的厚度方向向下凹陷的凹槽203,第二色成型定模仁100的封胶部20突出于接触部10和避空部30,接触部10的上表面与第二色部202的至少一部分止抵,封胶部20的至少一部分插接于凹槽203,避空部30能够使第二色成型定模仁100的表面与第一色部201的上表面间隔开,防止对第一色部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压伤的双色注塑模具,能够用于具有第一色部和第二色部的产品的注塑成型,所述第一色部和所述第二色部相邻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色注塑模具包括第二色成型定模仁,所述第一色部和所述第二色部的拼接处设有沿所述产品的厚度方向向下凹陷的凹槽,所述第二色成型定模仁设有:/n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的表面与所述第二色部的至少一部分止抵;/n封胶部,所述封胶部设于所述接触部且突出于所述接触部的表面,所述封胶部背向所述接触部所在位置的一端插接于所述凹槽;/n避空部,所述避空部设于所述封胶部的另一侧且与所述第一色部的上表面间隔开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压伤的双色注塑模具,能够用于具有第一色部和第二色部的产品的注塑成型,所述第一色部和所述第二色部相邻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色注塑模具包括第二色成型定模仁,所述第一色部和所述第二色部的拼接处设有沿所述产品的厚度方向向下凹陷的凹槽,所述第二色成型定模仁设有:
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的表面与所述第二色部的至少一部分止抵;
封胶部,所述封胶部设于所述接触部且突出于所述接触部的表面,所述封胶部背向所述接触部所在位置的一端插接于所述凹槽;
避空部,所述避空部设于所述封胶部的另一侧且与所述第一色部的上表面间隔开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压伤的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胶部包括:
匚形段,所述匚形段的开口向上,所述匚形段的一个自由端与所述接触部相连,所述匚形段的另一个自由端与所述避空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压伤的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匚形段包括:
第一段体,所述第一段体的一端与所述接触部相连,所述第一段体的另一端向下倾斜延伸,所述第一段体与所述第二色部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止抵;
第二段体,所述第二段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段体相连,所述第二段体的另一端朝着背向所述第二色部所在方向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中昊邱群峰魏日伟蒲昌池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