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加工中心机防护对开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4526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加工中心机防护对开门,包括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底端均与第二支撑架顶部固定相连,且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一侧分别铰接有第一防护门与第二防护门,所述第一防护门与第二防护门内部均设有阻燃板,所述第一防护门与第二防护门顶部、底部与一侧均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均设有第一密封条,所述第一支撑架底部与第二支撑架顶部均设有第二凹槽,该种卧式加工中心机防护对开门,结构简单,密封性强,便于更换工件,且便于处理更换工件时排出的粉尘,所以该种卧式加工中心机防护对开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加工中心机防护对开门
本技术涉及中心机部件
,具体为一种卧式加工中心机防护对开门。
技术介绍
加工中心机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高、应用最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是加工铸造机等机器设备的关键设备,现有的卧式加工中心机在加工完成后,操作人员需要将防护门开启进行工件的更换,而操作员在打开防护门时为贪图方便一般将防护门完全开启,这样使得机床一侧敞开大口,容易造成内部碎屑、粉尘外排,尤其在对石墨工件进行加工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将防护门完全开启将会使得大量粉尘外排、污染环境,难以清理,影响工作效率,这样远远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对该产品的要求,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卧式加工中心机防护对开门,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加工中心机防护对开门,结构简单,通过设置阻燃板,增加该双开门的防火性,有效的阻止火势的蔓延,通过设置第一密封条与第二密封条,增加第一防护门、第二防护门与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之间的密封性,防止在工作过程中粉尘排到机器外部,通过设置小门板,便于更换加工件,减少粉尘的排出,同时小门板向上抬起,使粉尘向下排出,便于清理,不会飞扬,通过设置伸缩杆,便于固定小门板,通过设置固定销与固定座,增加该双开门的稳定性,使其固定效果更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加工中心机防护对开门,包括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底端均与第二支撑架顶部固定相连,且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一侧分别铰接有第一防护门与第二防护门,所述第一防护门与第二防护门内部均设有阻燃板,所述第一防护门与第二防护门顶部、底部与一侧均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均设有第一密封条,所述第一支撑架底部与第二支撑架顶部均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均设有第二密封条,且所述第一防护门与第二防护门上均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均设有小门板,所述小门板均通过铰链与第一防护门或第二防护门转动相连,且所述小门板两侧均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均与开口内壁固定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小门板表面均设有透明观察窗,所述透明观察窗下方均设有把手。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护门上端与下端均固定连接固定销,所述第二防护门上端与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与固定销相匹配的固定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护门与第二防护门上均固定连接有助力拉手。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条与第二密封条活动相连。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由直径递减的多根连接杆依次套接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卧式加工中心机防护对开门,结构简单,通过设置阻燃板,增加该双开门的防火性,有效的阻止火势的蔓延,通过设置第一密封条与第二密封条,增加第一防护门、第二防护门与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之间的密封性,防止在工作过程中粉尘排到机器外部,通过设置小门板,便于更换加工件,减少粉尘的排出,同时小门板向上抬起,使粉尘向下排出,便于清理,不会飞扬,通过设置伸缩杆,便于固定小门板,通过设置固定销与固定座,增加该双开门的稳定性,使其固定效果更好,所以该种卧式加工中心机防护对开门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防护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支撑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小门板与伸缩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第一立柱;4、第二立柱;5、第一防护门;6、第二防护门;7、阻燃板;8、第一凹槽;9、第一密封条;10、第二凹槽;11、第二密封条;12、开口;13、小门板;14、伸缩杆;15、透明观察窗;16、把手;17、固定销;18、固定座;19、助力拉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技术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卧式加工中心机防护对开门,包括第一支撑架1与第二支撑架2,所述第一支撑架1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立柱3与第二立柱4,所述第一立柱3与第二立柱4底端均与第二支撑架2顶部固定相连,且所述第一立柱3与第二立柱4一侧分别铰接有第一防护门5与第二防护门6,所述第一防护门5与第二防护门6内部均设有阻燃板7,增加该双开门的防火性,有效的阻止火势的蔓延,所述第一防护门5与第二防护门6顶部、底部与一侧均设有第一凹槽8,所述第一凹槽8内均设有第一密封条9,增加第一防护门5与第一支撑架1之间的密封性,所述第一支撑架1底部与第二支撑架2顶部均设有第二凹槽10,所述第二凹槽10内均设有第二密封条11,增加第二防护门6与第二支撑架2之间的密封性,且所述第一防护门5与第二防护门6上均设有开口12,所述开口12处均设有小门板13,便于更换加工件,减少粉尘的排出,同时小门板13向上抬起,使粉尘向下排出,便于清理,不会飞扬所述小门板13均通过铰链与第一防护门5或第二防护门6转动相连,且所述小门板13两侧均设有伸缩杆14,便于固定小门板13,所述伸缩杆14一端均与开口12内壁固定相,以上所述构成本技术的基本结构。更具体而言,所述小门板13表面均设有透明观察窗15,便于观察门内的情况,所述透明观察窗15下方均设有把手16,便于转动小门板13,所述第一防护门5上端与下端均固定连接固定销17,所述第二防护门6上端与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与固定销17相匹配的固定座18,增加该双开门的稳定性,使其固定效果更好,所述第一防护门5与第二防护门6上均固定连接有助力拉手19,所述第一密封条9与第二密封条11活动相连,所述伸缩杆14由直径递减的多根连接杆依次套接而成。本技术改进于:该种卧式加工中心机防护对开门,通过设置阻燃板7,增加该双开门的防火性,有效的阻止火势的蔓延,通过设置第一密封条9与第二密封条11,增加第一防护门5、第二防护门6与第一支撑架1、第二支撑架2之间的密封性,防止在工作过程中粉尘排到机器外部,通过设置小门板13,便于更换加工件,减少粉尘的排出,同时小门板13向上抬起,使粉尘向下排出,便于清理,不会飞扬,通过设置伸缩杆14,便于固定小门板13,通过设置固定销17与固定座18,增加该双开门的稳定性,使其固定效果更好。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加工中心机防护对开门,包括第一支撑架(1)与第二支撑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立柱(3)与第二立柱(4),所述第一立柱(3)与第二立柱(4)底端均与第二支撑架(2)顶部固定相连,且所述第一立柱(3)与第二立柱(4)一侧分别铰接有第一防护门(5)与第二防护门(6),所述第一防护门(5)与第二防护门(6)内部均设有阻燃板(7),所述第一防护门(5)与第二防护门(6)顶部、底部与一侧均设有第一凹槽(8),所述第一凹槽(8)内均设有第一密封条(9),所述第一支撑架(1)底部与第二支撑架(2)顶部均设有第二凹槽(10),所述第二凹槽(10)内均设有第二密封条(11),且所述第一防护门(5)与第二防护门(6)上均设有开口(12),所述开口(12)处均设有小门板(13),所述小门板(13)均通过铰链与第一防护门(5)或第二防护门(6)转动相连,且所述小门板(13)两侧均设有伸缩杆(14),所述伸缩杆(14)一端均与开口(12)内壁固定相连,所述小门板(13)表面均设有透明观察窗(15),所述透明观察窗(15)下方均设有把手(16),所述第一防护门(5)上端与下端均固定连接固定销(17),所述第二防护门(6)上端与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与固定销(17)相匹配的固定座(18),所述第一防护门(5)与第二防护门(6)上均固定连接有助力拉手(19),所述第一密封条(9)与第二密封条(11)活动相连,所述伸缩杆(14)由直径递减的多根连接杆依次套接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加工中心机防护对开门,包括第一支撑架(1)与第二支撑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立柱(3)与第二立柱(4),所述第一立柱(3)与第二立柱(4)底端均与第二支撑架(2)顶部固定相连,且所述第一立柱(3)与第二立柱(4)一侧分别铰接有第一防护门(5)与第二防护门(6),所述第一防护门(5)与第二防护门(6)内部均设有阻燃板(7),所述第一防护门(5)与第二防护门(6)顶部、底部与一侧均设有第一凹槽(8),所述第一凹槽(8)内均设有第一密封条(9),所述第一支撑架(1)底部与第二支撑架(2)顶部均设有第二凹槽(10),所述第二凹槽(10)内均设有第二密封条(11),且所述第一防护门(5)与第二防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福
申请(专利权)人:吉铁精密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