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室自动成型切边一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4476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水室自动成型切边一体装置,包括成型机构和顶出机构,顶出机构与成型机构固定连接,将成型材料放置在成型下模中,通过冲压装置带动成型上模下压,完成成型材料的成模过程,电动推杆A、电动推杆B和电动推杆C均通过内置传感器与外接的电子控制器相接,通过外接的电子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B启动,电动推杆B的顶部固定在连接框上,连接框与成型下模的外壁固定连接,从而完成对成型下模的顶出,下模安装板的内部安装电动推杆C,电动推杆C向上顶出模胚,电动推杆A从两侧带动切刀向内顶出,实现模胚的切边过程,两组切刀同时运行,提高切边的速度,在脱模时即可完成模具的切边,减少后续生产步骤,提高生产效率,实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室自动成型切边一体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室成型
,具体为水室自动成型切边一体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散热器由进水室、出水室及散热器芯等三部分构成,冷却液在散热器芯内流动,空气在散热器外通过,热的冷却液由于向空气散热而变冷,冷空气则因为吸收冷却液散出的热量而升温,汽车散热器的进水室、出水室统称水室,在水室成型过程中,需要经历成型、脱模、切边、打磨等多重工艺,现有水室生产在成型并完成脱模后,再将模胚移动到切边装置中进行切边,中转之间长,延长产线,降低了生产效率,实用性不高,且在转移的过程中,模胚受冷,硬度变大,增加切边工艺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水室自动成型切边一体装置,具备在脱模时即可完成模具的切边,减少后续生产步骤,提高生产效率,实用性高的优点,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中转之间长,延长产线,降低了生产效率,实用性不高,且在转移的过程中,模胚受冷,硬度变大,增加切边工艺的难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水室自动成型切边一体装置,包括成型机构和顶出机构,顶出机构与成型机构固定连接,成型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水室自动成型切边一体装置,包括成型机构(1)和顶出机构(2),顶出机构(2)与成型机构(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机构(1)包括支脚板(11)、下模安装板(12)、成型下模(13)、限位柱(14)、上模安装板(15)、成型上模(16)、尺寸限定板(17)、滑槽(18)和切刀组件(19),支脚板(11)设置两个,两个支脚板(11)对称固定在下模安装板(12)的底面上,下模安装板(12)的顶面与限位柱(14)的底面固定连接,限位柱(14)设置四个,四个限位柱(14)的内侧设置成型下模(13),成型下模(13)嵌合在下模安装板(12)的内部,成型下模(13)的顶面与成型上模(16)的底面...

【技术特征摘要】
1.水室自动成型切边一体装置,包括成型机构(1)和顶出机构(2),顶出机构(2)与成型机构(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机构(1)包括支脚板(11)、下模安装板(12)、成型下模(13)、限位柱(14)、上模安装板(15)、成型上模(16)、尺寸限定板(17)、滑槽(18)和切刀组件(19),支脚板(11)设置两个,两个支脚板(11)对称固定在下模安装板(12)的底面上,下模安装板(12)的顶面与限位柱(14)的底面固定连接,限位柱(14)设置四个,四个限位柱(14)的内侧设置成型下模(13),成型下模(13)嵌合在下模安装板(12)的内部,成型下模(13)的顶面与成型上模(16)的底面接触,成型上模(16)位于上模安装板(15)的内侧,上模安装板(15)的侧壁边沿加工滑槽(18),滑槽(18)与两个尺寸限定板(17)的底部滑块相接,两个尺寸限定板(17)活动安装在上模安装板(15)的顶面上,上模安装板(15)的两侧内壁均固定安装切刀组件(19);所述切刀组件(19)包括电动推杆A(191)、刀背安装板(192)、切刀(193)和收纳架(194),电动推杆A(19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上模安装板(15)的内部,电动推杆A(191)的另一端与刀背安装板(192)固定连接,刀背安装板(192)上固定安装切刀(193),静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杰明散热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