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未来作战智能化技术应用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04325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未来作战智能化技术应用设计方法,包括(1)目标智能识别;(2)作战平行仿真;(3)智能协同交战。有助于提升作战快速性和准确性,为后续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未来作战智能化技术应用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作战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未来作战智能化技术应用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未来作战是一场在陆、海、空、天、电磁网络等多维立体空间的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而当前的作战准确性和速度都不够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未来作战智能化技术应用设计方法。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未来作战智能化技术应用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目标智能识别;(2)作战平行仿真;(3)智能协同交战。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的识别方法为:利用知识图谱和图数据库技术构建目标智能识别库,利用多智能体、规则推理和案例推理技术构建多个具有领域知识推理能力的智能体,利用分类器融合推理技术进行目标智能综合推理,并将推理结果推送至情报人员,实现目标智能识别。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的仿真方法为:平行仿真系统利用仿真技术,对真实系统全部或部分进行实时交互式仿真,形成仿真结果并反馈到真实系统中,支撑真实系统预测分析。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协同交战的方法为:利用地理上分散的传感器网络获取信号,将分布于各类平台的预警探测系统、武器控制结合成一个整体,通过实时信息融合处理技术,合成并提供统一的综合空中图像,实现作战区域内的信息共享和武器系统的协同共用。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态势认知、决策控制和协同交战等领域应用,有助于提升作战的快速性和准确性,实现预期作战效果。附图说明r>图1是目标智能识别推理组成图;图2是目标态势规律分析与挖掘示意图;图3是基于平行仿真的作战决策支持总体架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目标智能识别方法攻击快速移动目标,必须知道其实时位置,如此才能在导弹结束惯性制导之后,给末端制导提供更精确的坐标实现致命一击。传统卫星的使用方式都是卫星在太空中拍下,然后将图像传回地面,必须经过“上传任务、卫星成像、接收图像、图像处理、信息分析”等步骤,由地面工作人员进行识别分析工作,这一系列步骤在过去需要数个小时甚至数天时间来进行。利用知识图谱和图数据库技术构建目标智能识别库,利用多智能体、规则推理和案例推理技术构建多个具有领域知识推理能力的智能体,利用分类器融合推理技术进行目标智能综合推理,并将推理结果推送至情报人员,实现目标智能识别。智能识别推理组成图如图1所示。运用大数据思维处理综合态势数据,组织运用预警探测、侦察、电抗、飞行、气象、地理等各类情报资源,获取航迹、电子侦察情报、技侦文字报、图像、视频等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监视敌情动向,进行活动航线、关联关系、兵力编成、威胁预测等分析与规律归纳,实现海量历史航迹数据调阅、基于态势信息挖掘分析的活动规律航线提取和规律统计分析,对敌方目标的活动路线、协同关系、编队组成等作战规律,以及目标的作战能力分析、敌方意图等进行深度挖掘支撑指挥决策。目标态势规律分析与挖掘示意图如图2所示。2、作战平行仿真方法平行仿真系统利用仿真技术,对真实系统全部或部分进行实时交互式仿真,形成仿真结果并反馈到真实系统中,支撑真实系统预测分析。相对于传统仿真系统,平行仿真系统是与实际系统是平行的、对等的仿真系统,由原来的被动转为主动、由虚拟静态变为真实动态、由离线变为在线。也就是能够根据实时真实数据驱动仿真系统运行,通过仿真进行实时计算预测分析,再将仿真结果反馈到真实系统中,以达到对真实系统的控制。基于平行仿真的作战决策支持总体架构如图3所示,主要由作战系统和平行仿真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作战系统主要由态势感知、指挥决策与行动控制等三部分组成。其中态势感知利用卫星、雷达以及无人机等实时获取战场态势情况;指挥决策根据接收到的实时态势数据,综合规划动用部队力量、行进路线、武器类型、武器数量、打击时间等。跟踪掌握战场环境、执行动态,并针对进行途中和作战过程中的突发情况,优化调整作战方案,最终形成作战计划;行动控制动态跟踪、监控作战计划的状态、当前位置和执行进度情况。作战系统将获取最新的战场情况以及预先拟制的作战方案发送至平行仿真系统,通过分析预测,对方案的预期效果进行仿真推演和评估选取最优方案。作战平行仿真系统接收实际作战系统传送的卫星、雷达、无人机等战场情报,根据持续战场情报数据动态构建实体仿真模型,建立与时间t相关的实体仿真模型,并基于该模型预测下一时刻的状态信息。平行仿真系统根据动态的战场情报不断修正实体仿真模型,使其逼近真实环境,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平行仿真系统主要由实体仿真模型、战场态势分析预测、超实时仿真推演和作战方案优化调整四部分组成。3、智能协同交战方法协同交战能力(CEC)系统是作战的中枢神经,旨在利用地理上分散的传感器网络获取信号,将分布于各类平台的预警探测系统、武器控制结合成一个整体,通过实时信息融合处理技术,合成并提供统一的综合空中图像(SIAP),实现作战区域内的信息共享和武器系统的协同共用。智能协同交战可以让所有作战力量实现信息共享,实时掌握战场态势,缩短决策时间,提高打击速度与精度,发挥最大作战效能。主要包括协同侦察、协同规划、交战控制等几部分,其中,协同侦察指卫星、雷达、无人机等多种各种侦察力量对目标开展侦察探测,协同定位;协同规划指根据当前战场态势,由多个级别部队协同动态调整作战任务、行进路线等,以应对突发情况;交战控制根据共享的侦察探测信息、作战预案和交战规则,进行作战资源的动态配置、时空窗口的实时解算、交战方案的临机决策和作战力量的快速调度等。(1)各协同单元对目标进行侦察探测,并实时共享目标信息;(2)交战控制平台对目标进行识别,判明目标威胁等级;(3)各协同单元根据侦察信息进行规划,生成作战方案;(4)交战控制平台根据作战任务根据作战任务执行情况和已有兵力资源,匹配预案,基于作战能力数据、战法模型、目标优先准则对各种作战行动进行实时临机规划,动态分配/调整作战任务,自动生成作战行动计划;(5)交战控制平台分配根据导弹的毁伤能力和攻击目标的功能任务,给出每个目标最优的导弹攻击配置;通过弹间协同数据链使多枚导弹在空中动态组网;考虑到敌对的防御系统,通过导弹的机动以及制定多导弹的协同攻击策略,实现对目标的高效打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未来作战智能化技术应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目标智能识别;/n(2)作战平行仿真;/n(3)智能协同交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未来作战智能化技术应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目标智能识别;
(2)作战平行仿真;
(3)智能协同交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未来作战智能化技术应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识别方法为:利用知识图谱和图数据库技术构建目标智能识别库,利用多智能体、规则推理和案例推理技术构建多个具有领域知识推理能力的智能体,利用分类器融合推理技术进行目标智能综合推理,并将推理结果推送至情报人员,实现目标智能识别。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冰张翠侠陈奡印小冬段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