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机装载的可脱离飞行装置的后舱体的翻砂模具
本技术涉及砂模铸造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飞机装载的可脱离飞行装置的后舱体的翻砂模具。
技术介绍
飞行器舱体的结构关系到飞行器的飞行性能,而现有一种飞行器的后舱体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其外部整体成一锥形圆台,内壁则是复杂的异形内腔结构,目前对于这种类似的管件结构而言大多使用的都是对实心圆柱材料通过车铣等常规去料加工手段进行,但由于图示后舱体内腔结构复杂,这种加工方式需要使用到高精度机床方可执行,但由于这种机床操作流程复杂,且购买加工的成本过高,产生的废料多,同时加工效率低,故而目前能够有效降低该种后舱体加工难度,削减加工制造成本,提高加工速率的装置是目前所急需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飞机装载的可脱离飞行装置的后舱体的翻砂模具,以解决当前采用去料加工的手法对飞行器后舱体进行加工时加工的难度大,成本高,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飞机装载的可脱离飞行装置的后舱体的翻砂模具,它包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机装载的可脱离飞行装置的后舱体的翻砂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端面相对设置有的上顶板(1)和下底板(2);在上顶板(1)和下底板(2)之间还设置有呈方形结构的外壁成型台(3);在外壁成型台(3)的中部沿垂直于上顶板(1)端面的方向开有圆台结构的成型孔(4);且所述圆台结构的成型孔(4)的大孔径一侧正对下底板(2),小孔径一侧正对上顶板(1)进行设置;在上顶板(1)和下底板(2)的中部分别开有呈盲孔结构的第一模芯定位孔(1A)和第二模芯定位孔(2A);第一模芯定位孔(1A)和第二模芯定位孔(2A)及成型孔(4)的轴线相重合进行设置,且在第一模芯定位孔(1A)的底面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装载的可脱离飞行装置的后舱体的翻砂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端面相对设置有的上顶板(1)和下底板(2);在上顶板(1)和下底板(2)之间还设置有呈方形结构的外壁成型台(3);在外壁成型台(3)的中部沿垂直于上顶板(1)端面的方向开有圆台结构的成型孔(4);且所述圆台结构的成型孔(4)的大孔径一侧正对下底板(2),小孔径一侧正对上顶板(1)进行设置;在上顶板(1)和下底板(2)的中部分别开有呈盲孔结构的第一模芯定位孔(1A)和第二模芯定位孔(2A);第一模芯定位孔(1A)和第二模芯定位孔(2A)及成型孔(4)的轴线相重合进行设置,且在第一模芯定位孔(1A)的底面上还开有注料通孔(1B)和排渣腔(1C);内腔模芯(5)安装在成型孔(4)中部,且内腔模芯(5)的两侧分别设置在第一模芯定位孔(1A)和第二模芯定位孔(2A)中;内腔模芯(5)圆台结构,且内腔模芯(5)的母线与对应平面上成型孔(4)的母线相平行;在内腔模芯(5)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异形成型槽孔(5A)和异形成型块(5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装载的可脱离飞行装置的后舱体的翻砂模具,其特征在于:在上顶板(1)和下底板(2)与外壁成型台(3)相贴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与外壁成型台(3)相配合的限位卡条(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装载的可脱离飞行装置的后舱体的翻砂模具,其特征在于:外壁成型台(3)沿成型孔(4)上平行于外壁成型台(3)侧边的一条直径对称地分为结构相同的两个单元成型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飞机装载的可脱离飞行装置的后舱体的翻砂模具,其特征在于:限位卡条(6)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主卡条(6A);两个主卡条(6A)之间的距离与外壁成型台(3)的宽度大小相同,且在主卡条(6A)的中部还安装有辅助卡块(6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书进,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裕高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