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东标专利>正文

一种机房缓冲隔间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3447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防尘运维,尤其涉及一种机房缓冲隔间除尘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房缓冲隔间除尘装置。一种机房缓冲隔间除尘装置,包括底部安装舱,第一道隔离电动门,第二道隔离电动门,接地静电球,防尘静电帽穿戴机构,控制显示器,脚部泥土扫除机构和维修箱解静电机构;底部安装舱内顶端左部设置有防尘静电帽穿戴机构;底部安装舱顶端中左部设置有脚部泥土扫除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将维修人员的鞋底裹挟的泥土进行清理,同时防止因为手动穿戴防尘鞋套和防尘帽,导致剐蹭泥土,或发丝飘落,通过触针接触内部金属结构的维修工具,将工具表面带有的静电出去,防止静电吸附粉尘,从而防止污染无尘机房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房缓冲隔间除尘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尘运维,尤其涉及一种机房缓冲隔间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机房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切实做到从工作需要出发,以人为本,满足功能需要,兼顾美观实用,为设备提供一个安全运行的空间,为从事计算机操作的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选择机房位置时,应远离强噪声源、粉尘、油烟、有害气体,避开强电磁场干扰,计算机主机房建设的第一项是平面布局。现有需要一种将维修人员的鞋底裹挟的泥土进行清理,同时防止因为手动穿戴防尘鞋套和防尘帽,导致剐蹭泥土,或发丝飘落,通过触针接触内部金属结构的维修工具,将工具表面带有的静电出去,防止静电吸附粉尘,从而污染无尘机房的机房缓冲隔间除尘装置,解决现有技术问题中操作人员进入机房需要格外的无尘处理。从而耽误维修时间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中操作人员进入机房需要格外的无尘处理。从而耽误维修时间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房缓冲隔间除尘装置。本专利技术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机房缓冲隔间除尘装置,包括底部安装舱,第一道隔离电动门,第二道隔离电动门,接地静电球,防尘静电帽穿戴机构,控制显示器,脚部泥土扫除机构,维修箱解静电机构,步进电机和第一传动轮;底部安装舱顶端左部与第一道隔离电动门进行滑动连接;底部安装舱顶端右部与第二道隔离电动门进行滑动连接;底部安装舱顶端右部与接地静电球进行螺栓连接;底部安装舱内顶端左部设置有防尘静电帽穿戴机构;底部安装舱顶端左部与控制显示器进行螺栓连接;底部安装舱顶端中左部设置有脚部泥土扫除机构,并且脚部泥土扫除机构左端底部通过皮带与防尘静电帽穿戴机构相连接;底部安装舱顶端设置有维修箱解静电机构;底部安装舱内中部与步进电机进行螺栓连接;步进电机顶端中部与第一传动轮进行插接,并且第一传动轮左端通过皮带与脚部泥土扫除机构相连接,而且第一传动轮右端通过皮带与维修箱解静电机构相连接。更进一步的,防尘静电帽穿戴机构包括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一直齿轮,第二直齿轮,第三直齿轮,第四直齿轮,第五传动轮,第一丝杆,第一沓取弯柄,第一光杆,第一转动块,第一传动杆,安装板,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第六传动轮,第二丝杆,第二转动块,第二沓取弯柄,第二光杆,第二传动杆和防尘帽盛装盒;第二传动轮顶端中部通过圆杆与第三传动轮进行插接;第三传动轮左端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顶端中部通过圆杆与第一直齿轮进行插接;第四传动轮顶端中部通过圆杆与第三直齿轮进行插接;第一直齿轮右端与第二直齿轮进行啮合;第三直齿轮右端设置有第四直齿轮;第四直齿轮底端中部与第五传动轮进行插接;第五传动轮底端中部与第一丝杆进行插接;第五传动轮右端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丝杆底端与第一沓取弯柄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左端设置有第一光杆;第一丝杆外表面中部与第一转动块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一转动块内左部与第一光杆相连接;第一丝杆外表面顶部与安装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动块左端与第一传动杆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一传动杆底端与第一沓取弯柄相连接;安装板顶端左后部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螺栓连接;安装板顶端右后部与第二电动推杆进行螺栓连接;安装板顶端中部设置有防尘帽盛装盒;第六传动轮底端中部与第二丝杆进行插接,并且第二丝杆外表面顶部与安装板相连接;第二丝杆外表面中部与第二转动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丝杆底端与第二沓取弯柄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丝杆右端设置有第二光杆,并且第二光杆外表面中部与第二转动块相连接;第二转动块右端与第二传动杆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二传动杆底部与第二沓取弯柄相连接;第二传动轮右端通过皮带与脚部泥土扫除机构相连接;第四传动轮底端中部通过固定板与第一道隔离电动门相连接;第一直齿轮顶端中部通过固定板与第一道隔离电动门相连接;第二直齿轮顶端中部通过固定板与第一道隔离电动门相连接。更进一步的,脚部泥土扫除机构包括第七传动轮,第八传动轮,第一拨杆,第五直齿轮,硬毛刷,齿杆,踏板箱,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挤压辊组,第二挤压辊组,第三挤压辊组,鞋型踏板,释放套杆,鞋套盛放盒,弹簧板,第九传动轮,转动盘,第一限位框,铰架,套接快,套接销和第二限位框;第七传动轮左端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顶端中部通过圆杆与第一锥齿轮进行插接;第八传动轮顶端中部与第一拨杆进行插接;第一拨杆顶端左部与第二限位框进行传动连接;第二限位框顶端与第五直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五直齿轮顶端中部与硬毛刷进行螺栓连接;第五直齿轮后端与齿杆进行啮合;硬毛刷顶端设置有踏板箱;第一锥齿轮顶端后部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后端中部与第一挤压辊组进行插接;第一挤压辊组顶端后部与第二挤压辊组进行啮合;第一挤压辊组底端左部设置有鞋型踏板;第二挤压辊组右端前部通过皮带与第三挤压辊组进行传动连接;第三挤压辊组底端设置有鞋套盛放盒;第二挤压辊组左端顶部通过皮带与第九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鞋型踏板内顶端左部与释放套杆进行转动连接;鞋型踏板顶端左部与套接销进行焊接;鞋套盛放盒内底部与弹簧板进行焊接;第九传动轮前端中部与转动盘进行插接;转动盘前端底部与第一限位框进行传动连接;第一限位框左端中部与铰架进行传动连接;铰架底端中部与套接快进行铰接,并且套接快位于套接销顶部;第七传动轮右端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相连接;第八传动轮左端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相连接;踏板箱底端与底部安装舱相连接;第一挤压辊组后端中部通过固定板与底部安装舱相连接;第二挤压辊组后端中部通过固定板与底部安装舱相连接;第三挤压辊组后端中部通过固定板与底部安装舱相连接;鞋型踏板底端与底部安装舱相连接;鞋套盛放盒底端与底部安装舱相连接;第九传动轮后端中部通过固定板与底部安装舱相连接;铰架后端顶部通过固定板与底部安装舱相连接。更进一步的,维修箱解静电机构包括第十传动轮,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二拨杆,第三限位框,穿孔板,触针箱,静电解除针,滑杆,风管,限位板和维修工具箱;第十传动轮顶端中部通过圆杆与第三锥齿轮进行插接;第三锥齿轮顶端前部与第四锥齿轮进行啮合;第四锥齿轮前端中部与第二拨杆进行插接;第二拨杆前端底部与第三限位框进行传动连接;第三限位框底端与触针箱进行焊接;触针箱内低端设置有静电解除针;触针箱内顶端与滑杆进行滑动连接;滑杆底端左部和底端右部均与风管相连接;风管前端中部与限位板进行滑动连接;风管内中部设置有维修工具箱;第十传动轮左端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相连接。更进一步的,第一沓取弯柄和第二沓取弯柄设置对称结构,并且与防尘帽接触部位设置为硬质硅胶结构。更进一步的,第一挤压辊组设置为直辊后端安装直齿轮结构,第二挤压辊组设置为直辊后端安装直齿轮,前端安装传动轮结构,第三挤压辊组设置为直辊前端安装传动轮结构。更进一步的,鞋套盛放盒顶端左部设置有圆弧缺口。更进一步的,触针箱内顶部设置有软硅胶,并且静电解除针可陷入硅胶,并且静电解除针的触针采用正负相间安装状态。更进一步的,风管设置有非对圆心的水平倾斜出风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房缓冲隔间除尘装置,包括底部安装舱(1),第一道隔离电动门(2),第二道隔离电动门(3),控制显示器(6),步进电机(9)和第一传动轮(10),接地静电球(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尘静电帽穿戴机构(5),脚部泥土扫除机构(7)和维修箱解静电机构(8);底部安装舱(1)顶端左部与第一道隔离电动门(2)进行滑动连接;底部安装舱(1)顶端右部与第二道隔离电动门(3)进行滑动连接;底部安装舱(1)顶端右部与接地静电球(4)进行螺栓连接;底部安装舱(1)内顶端左部设置有防尘静电帽穿戴机构(5);底部安装舱(1)顶端左部与控制显示器(6)进行螺栓连接;底部安装舱(1)顶端中左部设置有脚部泥土扫除机构(7),并且脚部泥土扫除机构(7)左端底部通过皮带与防尘静电帽穿戴机构(5)相连接;底部安装舱(1)顶端设置有维修箱解静电机构(8);底部安装舱(1)内中部与步进电机(9)进行螺栓连接;步进电机(9)顶端中部与第一传动轮(10)进行插接,并且第一传动轮(10)左端通过皮带与脚部泥土扫除机构(7)相连接,而且第一传动轮(10)右端通过皮带与维修箱解静电机构(8)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房缓冲隔间除尘装置,包括底部安装舱(1),第一道隔离电动门(2),第二道隔离电动门(3),控制显示器(6),步进电机(9)和第一传动轮(10),接地静电球(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尘静电帽穿戴机构(5),脚部泥土扫除机构(7)和维修箱解静电机构(8);底部安装舱(1)顶端左部与第一道隔离电动门(2)进行滑动连接;底部安装舱(1)顶端右部与第二道隔离电动门(3)进行滑动连接;底部安装舱(1)顶端右部与接地静电球(4)进行螺栓连接;底部安装舱(1)内顶端左部设置有防尘静电帽穿戴机构(5);底部安装舱(1)顶端左部与控制显示器(6)进行螺栓连接;底部安装舱(1)顶端中左部设置有脚部泥土扫除机构(7),并且脚部泥土扫除机构(7)左端底部通过皮带与防尘静电帽穿戴机构(5)相连接;底部安装舱(1)顶端设置有维修箱解静电机构(8);底部安装舱(1)内中部与步进电机(9)进行螺栓连接;步进电机(9)顶端中部与第一传动轮(10)进行插接,并且第一传动轮(10)左端通过皮带与脚部泥土扫除机构(7)相连接,而且第一传动轮(10)右端通过皮带与维修箱解静电机构(8)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房缓冲隔间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防尘静电帽穿戴机构(5)包括第二传动轮(501),第三传动轮(502),第四传动轮(503),第一直齿轮(504),第二直齿轮(505),第三直齿轮(506),第四直齿轮(507),第五传动轮(508),第一丝杆(509),第一沓取弯柄(5010),第一光杆(5011),第一转动块(5012),第一传动杆(5013),安装板(5014),第一电动推杆(5015),第二电动推杆(5016),第六传动轮(5017),第二丝杆(5018),第二转动块(5019),第二沓取弯柄(5020),第二光杆(5021),第二传动杆(5022)和防尘帽盛装盒(5023);第二传动轮(501)顶端中部通过圆杆与第三传动轮(502)进行插接;第三传动轮(502)左端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503)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503)顶端中部通过圆杆与第一直齿轮(504)进行插接;第四传动轮(503)顶端中部通过圆杆与第三直齿轮(506)进行插接;第一直齿轮(504)右端与第二直齿轮(505)进行啮合;第三直齿轮(506)右端设置有第四直齿轮(507);第四直齿轮(507)底端中部与第五传动轮(508)进行插接;第五传动轮(508)底端中部与第一丝杆(509)进行插接;第五传动轮(508)右端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5017)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丝杆(509)底端与第一沓取弯柄(5010)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509)左端设置有第一光杆(5011);第一丝杆(509)外表面中部与第一转动块(5012)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一转动块(5012)内左部与第一光杆(5011)相连接;第一丝杆(509)外表面顶部与安装板(5014)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动块(5012)左端与第一传动杆(5013)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一传动杆(5013)底端与第一沓取弯柄(5010)相连接;安装板(5014)顶端左后部与第一电动推杆(5015)进行螺栓连接;安装板(5014)顶端右后部与第二电动推杆(5016)进行螺栓连接;安装板(5014)顶端中部设置有防尘帽盛装盒(5023);第六传动轮(5017)底端中部与第二丝杆(5018)进行插接,并且第二丝杆(5018)外表面顶部与安装板(5014)相连接;第二丝杆(5018)外表面中部与第二转动块(5019)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丝杆(5018)底端与第二沓取弯柄(5020)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丝杆(5018)右端设置有第二光杆(5021),并且第二光杆(5021)外表面中部与第二转动块(5019)相连接;第二转动块(5019)右端与第二传动杆(5022)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二传动杆(5022)底部与第二沓取弯柄(5020)相连接;第二传动轮(501)右端通过皮带与脚部泥土扫除机构(7)相连接;第四传动轮(503)底端中部通过固定板与第一道隔离电动门(2)相连接;第一直齿轮(504)顶端中部通过固定板与第一道隔离电动门(2)相连接;第二直齿轮(505)顶端中部通过固定板与第一道隔离电动门(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房缓冲隔间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脚部泥土扫除机构(7)包括第七传动轮(701),第八传动轮(702),第一拨杆(703),第五直齿轮(704),硬毛刷(705),齿杆(706),踏板箱(707),第一锥齿轮(708),第二锥齿轮(709),第一挤压辊组(7010),第二挤压辊组(7011),第三挤压辊组(7012),鞋型踏板(7013),释放套杆(7014),鞋套盛放盒(7015),弹簧板(7016),第九传动轮(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东标
申请(专利权)人:马东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