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家用手腕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3443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家用手腕康复训练装置,具体包括手臂放置平台组件、右侧滑轮组件、右掌放置台组件、挡板、左掌放置台组件、左侧滑轮组件、小型减速电机组件、气缸组件;右侧滑轮组件与左侧滑轮组件对称固定在手臂放置平台两侧,右掌放置台组件与左掌放置台组件分别通过右侧铰链、左侧铰链对称设置在手臂放置平台前端,挡板居中固定在手臂放置平台前端,小型减速电机组件共两组,分别通过电机安装支架对称固定在手臂放置平台底部前端,气缸组件居中设置在手臂放置平台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掌屈/背屈、内屈/外屈双自由度康复训练功能,同时具备显示屏、功能控制键及语音控制模块,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有效提高了康复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家用手腕康复训练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用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家用手腕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残疾人及脑卒中患者比例逐年递增,其所面临的活动障碍问题愈发突出,传统的肢体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主要依靠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手把手训练,该过程基于医护人员的临床经验,其熟练程度与训练手法直接影响到训练效果,另外,训练过程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费用偏高。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手腕康复设备,需要患者主动操作性强,康复训练功能单一,并且价格昂贵等问题,使得康复效果大打折扣,同时患者要面对较大的经济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主动操作要求低、功能多样化、物美价廉的智能家用手腕康复训练装置。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家用手腕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臂放置平台组件、右侧滑轮组件、右掌放置台组件、挡板、左掌放置台组件、左侧滑轮组件、小型减速电机组件、气缸组件;右侧滑轮组件与左侧滑轮组件对称固定在手臂放置平台两侧,右掌放置台组件与左掌放置台组件分别通过右侧铰链、左侧铰链对称设置在手臂放置平台前端,挡板居中固定在手臂放置平台前端,小型减速电机组件共两组,分别通过电机安装支架对称固定在手臂放置平台底部前端,气缸组件居中设置在手臂放置平台底部;所述手臂放置平台组件包括手臂放置平台、右侧铰链、中央控制器、左侧铰链、感应区;右侧铰链与左侧铰链对称安装在手臂放置平台前端,中央控制器居中固定在手臂放置平台上,感应区呈U形对称设置在中央控制器两侧;所述中央控制器包括显示屏、掌屈/背屈功能键、增加功能键、减少功能键、内屈/外屈功能键、启/停装置功能键、启/停语音功能键,语音控制模块;掌屈/背屈功能键与内屈/外屈功能键呈圆形,居中设置在中央控制器上,减少功能键与增加功能键呈方形,对称设置在中央控制器上,启/停装置功能键与启/停语音功能键分别呈正梯形和倒梯形,居中设置在中央控制器上,语音控制模块位于中央控制器一侧端面上。优选的,所述右侧滑轮组件包括鱼眼螺栓、S形双钩、双环扣、第一滑轮、第一折弯板、第二滑轮、第三滑轮、第二折弯板、第四滑轮、钢丝绳、第五滑轮;鱼眼螺栓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右掌放置台一侧,S形双钩一端连接鱼眼螺栓,另一端连接双环扣,钢丝绳一端连接双环扣,然后分别经过第一滑轮、第一折弯板、第二滑轮、第三滑轮、第二折弯板、第四滑轮、第五滑轮等结构,另一端与U形板连接;右侧滑轮组件与左侧滑轮组件结构相同,在两者共同作用下,右掌放置台组件与左掌放置台组件分别绕着右侧铰链和左侧铰链同步前后旋转,可实现双手手腕掌屈/背屈功能的康复训练。优选的,所述右掌放置台组件包括第一圆形连接板、第一花形连接板、右掌放置台、第一弹性绑带;第一圆形连接板设置在右掌放置台中部下方,两者通过轴承实现配合安装,第一花形连接板通过孔配合安装在右掌放置台底部,并与第一圆形连接板同轴,第一弹性绑带固定在右掌放置台中部上方;所述左掌放置台组件包括第二圆形连接板、第二花形连接板、左掌放置台、第二弹性绑带;第二圆形连接板设置在左掌放置台中部下方,两者通过轴承实现配合安装,第二花形连接板通过孔配合安装在左掌放置台底部,并与第二圆形连接板同轴,第二弹性绑带固定在左掌放置台中部上方;优选的,所述小型减速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安装支架、小型减速电机、电磁吸盘;小型减速电机固定在电机安装支架下方,电磁吸盘与小型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同轴配合安装。优选的,所述第一折弯板包括钢丝绳引导孔、第一折弯板本体、折弯板安装孔;钢丝绳引导孔位于第一折弯板本体一侧顶端,折弯板安装孔共两组位于第一折弯板本体另一侧。优选的,所述气缸组件包括气缸、气缸支架、U形板,气缸通过气缸支架安装在手臂放置平台底部,U形板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气缸或活塞杆一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所涉及的装置具备了掌屈/背屈、内屈/外屈双自由度康复训练功能,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使用方便;2、本技术所提供的左/右侧滑轮组件,可将气缸的线性往复运动转化为左/右掌放置台组件的同步往复旋转运动,所提供的第一折弯板与第二折弯板有利于钢丝绳在运行过程中平稳过渡,避免出现脱轮现象;3、本技术所提供的中央控制器包括了显示屏、功能键控制单元及语音控制模块,显示屏可帮助患者直观看到装置当前的运行状态,功能键控制单元所涉及的掌屈/背屈功能键、增加功能键、减少功能键、内屈/外屈功能键,便于用户自主选择康复训练的内容与强度,与此同时,患者亦可利用语音控制模块随时对康复训练的强度进行调整;4、本技术所提供的感应区,只有患者手臂放置完毕后,掌屈/背屈或内屈/外屈训练才正式启动,患者手臂离开感应区,装置立即暂停运行,有效提高了康复训练的安全性与稳定性;5、本技术采用减速电机作为双手手腕内屈/外屈康复训练动力输出装置,具备启停平稳、动力输出均匀、振动小、噪音低等优点,电磁吸盘作为动力传递装置,通电后吸附力强,使用方便,性能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智能家用手腕康复训练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智能家用手腕康复训练装置底部的结构图;图3为手臂放置平台组件的结构图;图4为右侧滑轮组件的结构图;图5为右掌放置台组件的结构图;图6为左掌放置台组件的结构图;图7为小型减速电机组件的结构图;图8为鱼眼螺栓、S形双钩、双环扣的结构图;图9为第一折弯板的结构图;图10为气缸组件的结构图;图中各标号的含义如下:手臂放置平台组件1、右侧滑轮组件2、右掌放置台组件3、挡板4、左掌放置台组件5、左侧滑轮组件6、小型减速电机组件7、气缸组件8、手臂放置平台101、右侧铰链102、中央控制器103、左侧铰链104、感应区105、显示屏1031、掌屈/背屈功能键1032、增加功能键1033、减少功能键1034、内屈/外屈功能键1035、启/停装置功能键1036、启/停语音功能键1037,语音控制模块1038、鱼眼螺栓201、S形双钩202、双环扣203、第一滑轮204、第一折弯板205、第二滑轮206、第三滑轮207、第二折弯板208、第四滑轮209、钢丝绳210、第五滑轮211、第一圆形连接板301、第一花形连接板302、右掌放置台303、第一弹性绑带304、第二圆形连接板501、第二花形连接板502、左掌放置台503、第二弹性绑带504、电机安装支架701、小型减速电机702、电磁吸盘703、钢丝绳引导孔2051、第一折弯板本体2052、折弯板安装孔2053、气缸801、气缸支架802、U形板80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10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家用手腕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臂放置平台组件1、右侧滑轮组件2、右掌放置台组件3、挡板4、左掌放置台组件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家用手腕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臂放置平台组件(1)、右侧滑轮组件(2)、右掌放置台组件(3)、挡板(4)、左掌放置台组件(5)、左侧滑轮组件(6)、小型减速电机组件(7)、气缸组件(8);右侧滑轮组件(2)与左侧滑轮组件(6)对称固定在手臂放置平台(101)两侧,右掌放置台组件(3)与左掌放置台组件(5)分别通过右侧铰链(102)、左侧铰链(104)对称设置在手臂放置平台(101)前端,挡板(4)居中固定在手臂放置平台(101)前端,小型减速电机组件(7)共两组,分别通过电机安装支架(701)对称固定在手臂放置平台(101)底部前端,气缸组件(8)居中设置在手臂放置平台(101)底部;/n所述手臂放置平台组件(1)包括手臂放置平台(101)、右侧铰链(102)、中央控制器(103)、左侧铰链(104)、感应区(105);右侧铰链(102)与左侧铰链(104)对称安装在手臂放置平台(101)前端,中央控制器(103)居中固定在手臂放置平台(101)上,感应区(105)呈U形对称设置在中央控制器(103)两侧;/n所述中央控制器(103)包括显示屏(1031)、掌屈/背屈功能键(1032)、增加功能键(1033)、减少功能键(1034)、内屈/外屈功能键(1035)、启/停装置功能键(1036)、启/停语音功能键(1037),语音控制模块(1038);掌屈/背屈功能键(1032)与内屈/外屈功能键(1035)呈圆形,居中设置在中央控制器(103)上,减少功能键(1034)与增加功能键(1033)呈方形,对称设置在中央控制器(103)上,启/停装置功能键(1036)与启/停语音功能键(1037)分别呈正梯形和倒梯形,居中设置在中央控制器(103)上,语音控制模块(1038)位于中央控制器(103)一侧端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家用手腕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臂放置平台组件(1)、右侧滑轮组件(2)、右掌放置台组件(3)、挡板(4)、左掌放置台组件(5)、左侧滑轮组件(6)、小型减速电机组件(7)、气缸组件(8);右侧滑轮组件(2)与左侧滑轮组件(6)对称固定在手臂放置平台(101)两侧,右掌放置台组件(3)与左掌放置台组件(5)分别通过右侧铰链(102)、左侧铰链(104)对称设置在手臂放置平台(101)前端,挡板(4)居中固定在手臂放置平台(101)前端,小型减速电机组件(7)共两组,分别通过电机安装支架(701)对称固定在手臂放置平台(101)底部前端,气缸组件(8)居中设置在手臂放置平台(101)底部;
所述手臂放置平台组件(1)包括手臂放置平台(101)、右侧铰链(102)、中央控制器(103)、左侧铰链(104)、感应区(105);右侧铰链(102)与左侧铰链(104)对称安装在手臂放置平台(101)前端,中央控制器(103)居中固定在手臂放置平台(101)上,感应区(105)呈U形对称设置在中央控制器(103)两侧;
所述中央控制器(103)包括显示屏(1031)、掌屈/背屈功能键(1032)、增加功能键(1033)、减少功能键(1034)、内屈/外屈功能键(1035)、启/停装置功能键(1036)、启/停语音功能键(1037),语音控制模块(1038);掌屈/背屈功能键(1032)与内屈/外屈功能键(1035)呈圆形,居中设置在中央控制器(103)上,减少功能键(1034)与增加功能键(1033)呈方形,对称设置在中央控制器(103)上,启/停装置功能键(1036)与启/停语音功能键(1037)分别呈正梯形和倒梯形,居中设置在中央控制器(103)上,语音控制模块(1038)位于中央控制器(103)一侧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用手腕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滑轮组件(2)包括鱼眼螺栓(201)、S形双钩(202)、双环扣(203)、第一滑轮(204)、第一折弯板(205)、第二滑轮(206)、第三滑轮(207)、第二折弯板(208)、第四滑轮(209)、钢丝绳(210)、第五滑轮(211);鱼眼螺栓(201)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右掌放置台(303)一侧,S形双钩(202)一端连接鱼眼螺栓(201),另一端连接双环扣(203),钢丝绳(210)一端连接双环扣(203),然后分别经过第一滑轮(204)、第一折弯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豪吴立军邢廷洋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